短篇小说。姚雪垠作。载于1938年《文艺阵地》第3号。作品描写一个绰号叫“差半车麦秸”(即不开窍的意思)的农民,在抗日队伍中觉醒成长的思想历程。他为人善良、憨厚,在一次误会中被游击队当作“汉奸”捉住,后来怀着“鬼子不打走,庄稼做不成”的朴素认识参加了游击队,可是他身上带着农民的一些落后意识和不良习气。在侦察敌情时,顺手拿走老百姓的牛绳子;不称“同志”,叫人“二哥”,说是尊敬;讲“忌讳”,破坏了部队的纪律。但在抗日的战斗集体中,他提高了觉悟,逐渐克服了自私落后的缺点,成为同志们“最有趣的好同伴”。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坚持战斗,表现了自我牺牲的精神。小说采用生动的北方口语,幽默风趣的生活细节,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农民游击队员的形象,受到评论界的重视与好评,被认为是抗战时期短篇小说中 “最优秀的一篇文艺作品”。
姚雪垠(1910-1999),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姚冠三,
河南省邓县姚营村人。30年代开始文学生涯,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人性的恢复》,中长篇小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牛全德与红萝卜》、《戎马恋》(《金千里》)、《长夜》、《李自成》等。
《差半车麦秸》写于1938年4月,同年5月发表在茅盾主编的《
文艺阵地》第1卷第3期。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吧,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参加游击队前,他憨厚、质朴、善良,但
愚昧落后,
懵懂无知,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观念和习气。参加游击队后,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使他从昏睡中觉醒并奋起抗争,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王哑吧这个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历史内涵。这个形象表现了我国广大农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蕴藏在“老中国儿女”子孙们身上的无穷无尽的反抗侵略者的强大的潜力。说明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他们能够也一定能够同祖国一起彻底告别昨天,走向新生。
作者思想敏锐,及时捕捉萌芽状态中的民族新性格,成功地塑造了王哑吧这个形象,这在新文学创作上是个可贵的开拓和贡献。作品采用传统叙述方式,结构严谨缜密;描写细致生动,风趣幽默,善用群众口语,具有浓郁乡土气息。
1938年茅盾在《八月的感想》中给予《“差半车麦秸”》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塑造了“阿脱拉斯型的人民的雄姿”,是抗战文学的“新的典型”。其后,抗战文坛上好评如潮,这篇小说也很快被译介到国外,被视为中国抗战文坛的可喜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