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组诗作品。1899年为己亥年,黄遵宪仿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例,作《己亥杂诗》 八十九首。
作品原文
词句注释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1905年),字公度,晚清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光绪三年十月(1877年)黄遵宪应邀任参赞,随
何如璋出使日本。光绪八年,黄遵宪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光绪十三年,黄遵宪成书《日本国志》,书中以大量篇幅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情况,并批判秦汉以后的专制主义,肯定西方的立法制度,提出一系列学习西方的主张。光绪二十一年,黄遵宪参加强学会成为维新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光绪二十二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沪创办《
时务报》鼓吹变法。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光绪帝任命黄遵宪为出使日本大臣。戊戌政变失败后,黄遵宪被清政府列为“从严惩办”的维新乱党,但由于外国驻华公使等干预,清政府允许黄遵宪辞职还乡。黄遵宪回乡后仍热心推进立宪、革命等工作,并潜心新体诗创作,被誉为“诗界革命巨子”。。黄遵宪的著作生平自定的有《
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等。
创作背景
黄遵宪是
维新变法的积极人物,1898年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就回到老家广东梅州,第二年(1899年)便是己亥年,他写下了《己亥杂诗》八十九首。他一生主要搞洋务,经历非常丰富,出使过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眼界开阔,思想新颖,被
李鸿章称为“霸才”,又极为
张之洞赏识。他的传统学问也好,熟读经典,诗才纵横。所以,居闲时,心不闲。回顾一生,潮起潮落,无数事件,无数故人,在心中萦回,便成就这一组诗。这情况也酷似当年
龚自珍。
诗文赏析
《己亥杂诗》在《人境庐诗草》中是首数最多的组诗,在黄氏诗集中有特殊的重要性。此组大型组诗之作,明显受到龚自珍《己亥杂诗》的影响。在黄遵宪写作此组诗前的60年,龚氏于1839年(卒前两年)辞官离开他居住二十年、最有可能让他实现变法理想的北京,首途回故乡仁和(杭州),途中写了七绝315首,记述了其旅途见闻,以及其家世、平生师友交游、著述、政事、思想、抱负等,不啻是龚氏的诗歌形式的自叙传。黄遵宪的《己亥杂诗》,也全面反映了黄氏的家世、师友交游、事业、思想、抱负以至于他在戊戌变法期间的经历。在这些诗里隐寓着诗人对时局的褒眨和罢官归里后的忧郁心情。
词条字数有限,仅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篇进行赏析,其余各篇赏析内容可在古诗词网阅读。
“我是东西南北人,平生自号风波民。” 开篇两句,诗人以“东西南北人”自喻,表明自己在广阔天地间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以“风波民”自号,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如同波涛中浮沉的个体,饱经世事沧桑,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百年过半洲游四,留得家园五十春。” 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轨迹与情感寄托。他用“百年过半”概括了人生的大部分时光,而“洲游四”则暗示了他四处漂泊的生涯。尽管如此,诗人并未完全放弃对家园的眷恋,他“留得家园五十春”,意味着即使在外漂泊多年,内心深处仍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情感,将五十年的美好时光都寄托于对家园的回忆之中。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的思考,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黄遵宪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人文关怀和深沉情感。
首句“生是天骄死鬼雄”,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历史人物生前的辉煌与英勇,即使在死后,其精神与影响力依然震撼着世界,如同天之骄子一般。这里的“天骄”和“鬼雄”分别指代生前的英雄与死后的英灵,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高评价。
次句“全欧震荡气犹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影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们的精神力量如同龙之气息,能够震动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这不仅体现了历史人物的影响力之广,也暗示了他们所代表的精神价值具有普遍意义,能够跨越国界与时代。
后两句“世间一切人平等,若算人皇只乃公”,则直接触及到了社会平等的主题。诗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不应因为出身、地位或权力而有所区别。这里的“人皇”指的是拥有至高权力的人,但诗人指出,真正的“人皇”应该是那些能够促进社会公正和平等的人。通过这样的表述,黄遵宪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平等的强烈追求,以及对那些能够引领社会向更公平方向发展的领袖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生前与死后的形象,以及对历史人物影响力的描述,探讨了英雄主义与社会平等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诗中描绘了一幅充满深意的画面,通过“颈血模糊似未乾,中藏耿耿寸心丹”这两句,诗人以鲜血和丹心象征着忠诚与执着,即使历经磨难,心中的信念依然坚定不移。接着,“琅函锦箧深韬袭”一句,用珍贵的书籍和锦盒比喻知识与智慧的传承,强调了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最后,“留付松阴后辈看”表达了对后人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先人的智慧与精神,继续前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与传承的重视,也蕴含了对后世的期许与责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黄遵宪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情怀与担当。
诗中描绘了诗人梦回盛世,酒醒后感叹衰老的复杂心情,以及在周遭人中,唯有自己亲近且能理解自己的境遇。首句“蜡余忽梦大同时”,以“蜡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往昔的辉煌已成过去,梦境中的“大同”则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次句“酒醒衾寒自叹衰”,写出了诗人酒醒后的孤寂与自我哀叹。这里的“衾寒”不仅指身体的寒冷,更深层地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岁月的无情。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面对衰老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第三句“与我周旋最亲我”,点明了在诗人周围的人中,唯有自己是最亲近、最理解自己的。这句诗揭示了在复杂人际关系中,能够找到真正心灵契合之人的难得,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感。
最后一句“关门带读自家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关门闭户,沉浸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这一行为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自我世界的探索与构建。通过阅读自己的作品,诗人或许能在文字中找到慰藉,与过去的自己对话,或是对未来有所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酒醒、亲密关系与个人创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在复杂人生境遇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认同的过程。
作品评价
近现代·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一生历史之小影。”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国涛香港《
文汇报》:“钱仲联先生在《前言》里介绍,黄遵宪受龚的影响‘特别显著’,‘那种雄奇的境界,瑰丽的藻彩,风雷鼓荡的生气’,都是。而《己亥杂诗》‘连题目也借用了过来’……本来钱锺书在《谈艺录》里也说到,龚诗到晚清,几乎被诗人们剽窃、摹仿完了。我就想到黄诗受到龚诗的影响也是自然的。比如黄诗‘后二十年言定验,手书心史井函中’,是由龚诗(76)‘五十年中言定验,苍茫六合此微官’来的。又如黄的《己亥杂诗》第二首云:‘斜阳桥背立移时,偶有人过偶颔之。商略雨晴旋散去,不曾相识亦忘谁。’那句式使我想起龚氏《己亥杂诗》135首:‘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逐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这句式是很相近的。”
扩展阅读
1899年,黄遵宪又作《
己亥续怀人诗》二十四首,可算作是对《己亥杂诗》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