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女红军》是由翔宇执导,远山、陈祖继、张仕芳编剧,钟小丹、夏衔、李瑞超等主演的战争电影,于2015年上映。
基本信息
电影《巴山女红军》由中润海天传媒出品,中润海天传媒董事长远山担任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艺术总监;内地青年导演翔宇出任该片导演。中共
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中共
南江县委、南江县人民政府、
四川传媒学院、北京环球联合国际文化艺术院参与联合摄制。
2015年5月,电影《巴山女红军》被四川省委宣传部列入文艺精品创展活动公映影片,2015年6月登陆太平洋、万达、星美、峨眉、华夏、保利万和影院等26家院线公映,谨以此片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四周年隆重献礼。
2015年12月21日,四川省第八届
巴蜀文艺奖在成都举行颁奖仪式,电影《巴山女红军》捧得第八届巴蜀文艺奖电影铜奖,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为获奖作品颁奖。
剧情简介
电影《巴山女红军》讲述了当年红四方面军川陕革命根据地一段悲壮的故事。1933年8月,一支特殊的部队在红四方面军川陕革命根据地长赤县(今日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苏维埃所在地成立,这就是给中国革命史带来无数悲壮往事的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曾经一度扩编为一个妇女独立师),这支红军队伍中的女战士在鼎盛时期超过了3000人,大多是来自川北地区贫苦农民家庭,特别是深受封建礼教的压迫和束缚,生活极端贫困和文化极端封闭。过早经历了磨难的花季少女,她们中许多人不满10岁就被当作商品一样贩卖,十二三岁的时候就要担负起养家糊口的担子,成为受尽剥削和欺凌的童养媳。
影片以当年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为历史背景,将镜头浓缩在了川北大巴山地区的一个小山村,着重刻画了以赵小莲、苦妹子为首的几个女孩子如何从受苦受难的童养媳成长为文武双全、英勇善战的红军女战士。影片生动地描述了赵小莲、苦妹子等人艰辛曲折的人生命运和她们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无限期望的感人场景。
演职员表
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A、选演员
电影《巴山女红军》剧中人物杨玉香、小莲的小丈夫两角色戏份不多,考虑到杨玉香的年龄在十四五岁、小莲的小丈夫年龄仅为6岁,剧组决定在长赤本地物色演员,长赤中学的王力学和长赤镇九义校的康博文被选中。
导演一眼相中6岁“小丈夫”
在开机仪式现场,身着演出服的康博文(乳名文文)非常惹眼。记者了解到,今年6岁的文文是长赤镇人,刚上小学一年级。
文文的妈妈代丽霞说,上周四(25日)下午,导演带着剧组成员到文文的班上挑选演员,正在上课的文文被导演一眼看中。“一看到这个小孩,就觉得挺适合的,当场就定下来了。”
“女红军”差点错过出演机会
因角色要求高,饰演杨玉香的演员是剧组最后定下来的。在长赤中学读书的王力学今年虽然17岁了,但看上去才十三四岁。
导演助理说,剧组成员偶然在长赤中学校门口碰到王力学,觉得她挺合适,便准备拍几张照片让导演看看,可王力学的姐姐误以为剧组工作人员是推销产品的,阻止了拍照。26日中午,剧组工作人员再次遇到王力学,一番沟通后拍下了照片。当天下午,王力学试镜后,剧组确定由其扮演杨玉香。
“这是我第一次触‘电’,这是一次机遇,当导演确定我饰演杨玉香时,我挺意外的,更多的是高兴。同学和朋友们都为我加油,鼓励我好好表现。”王力学说,因为是第一次演戏,没有表演经历的她主动找剧组中其他演员学习演戏。
B、花絮
居民骑车到片场看拍摄
28日下午2点,剧组来到青杠村进行现场拍摄,前来看热闹的群众络绎不绝。长赤镇居民颜华专门骑着摩托车来到现场,“想来看看电影是怎样拍摄的。”
道具师现场制作“定情物”
28日下午4时左右,片场前期工作准备就绪,正式开机拍摄第66场戏。拍摄时,剧组成员发现剧中主要人物小莲的情人为送她的定情饰品太时尚了,而工作人员一时又找不到替代品,怎么办?
剧组的道具师在当地村民家选了一个红薯,用雕刻刀打磨、上漆……不到十分钟时间,一个古典的挂饰便出现在大家眼前。
C、专访
夏衔:到了巴中如回到家乡
演员名片:
夏衔,曾用名夏梨妮,中央戏剧学院2008级表演系毕业。
主演过的影视角色有:40集法制电视连续剧《与法同行·与爱同在》饰女主角,35集情景喜剧《成都屋檐下之人小鬼大》饰女主角,25集电视连续剧《烽火长城》饰周海芳,26集电视连续剧《第三种爱情》饰女主角,电影《咫尺》饰茶艺女(女一号)。
饰演角色:赵小莲
赵小莲美丽大方,机警过人,能歌善舞。有一个六岁小丈夫的小莲,与村里的青年孬娃子暗中相好,经常受到公公婆婆的毒打。后来与孬娃子一起参加红军,在妇女独立团一连任司号员,后任三排排长……
朋友介绍进剧组
开机仪式上,主演夏衔一身近代红装,漂亮而干练。
10月中旬,正在拍摄广告的夏衔接到朋友电话得知,有一角色挺适合她。第二天,夏衔和导演见面后,看了电影《巴山女红军》剧本,并试镜表演。三天后,导演打电话给夏衔说,该剧的小莲角色由她来扮演。当知晓自己被选中后,她有些激动。
“看过剧本后,我觉得小莲那种传统中又带着叛逆的性格和我挺像的,我能把小莲这个角色诠释好。”夏衔告诉记者。
在巴中有回乡的感觉
夏衔是重庆人,来到巴中后,她被巴中人的热情所感动:“到了巴中,觉得特别亲切,有回到家乡的感觉。”夏衔还特别提起了长赤街道的小吃。“这边小吃味道很巴适,担担面、冒菜、麻辣烫,都是家乡口味,实惠又好吃。”
一直在外工作的她,已经有7个月没有和家人见面了,此次能到巴中拍戏,夏衔非常高兴:“我家离这边不远,这个月底,我爸妈会到这边来探班,很久没有和他们见面了,挺想他们的。”
钟小丹:巴中景色美、人纯朴
演员名片:钟小丹,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获2005年度中国影视新星最具人气奖。
主演过的影视角色有:电视剧《阳光路上》饰李淑芳,《谍变1939》饰苏亚茹,《张小五的春天》饰二宝,《爱了,散了》饰安丽。
饰演角色:张大姐
原型张琴秋,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女党员……剧中人物美丽大方,性格开朗,平易近人,姐妹们习惯叫她张大姐。
第一次饰演红军女团长
钟小丹说,她饰演过女武装部长、女刑警队长、女村长等多个主旋律影视剧正面形象,饰演过旧社会的姨太太和现代女性形象,还在《谍变1939》中饰演过日本特高课课长的反派形象,但饰演红军女团长,还是第一次。
她深感责任重大,到巴中后,她一直在研究剧本,力争把饰演的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
巴中景色美、人纯朴
因多次到四川拍戏,也结交了很多四川朋友,从小在北京长大的钟小丹喜欢上了川菜。“特别是四川火锅,我最爱吃。”
钟小丹是25日从北京坐火车到巴中的,“从北京西站,我坐了25个小时火车,又坐了近3个小时汽车才到巴中。”虽然经常在全国各地拍戏,但北京到巴中的车程还是让钟小丹有些吃不消。
到巴中后,钟小丹一直在宾馆研究剧本,很少出门。她说,对巴中的第一印象是:巴中景色美、人纯朴。
之前,她对巴中的了解几乎为零。“到巴中后,我们参观了一些革命遗址,听了一些革命故事,对红军在川陕苏区的战斗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巴中劳动人民为全国解放作出的牺牲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这对我塑造人物形象会有很大的帮助。”
获奖记录
制作发行
红色电影《巴山女红军》2015年5月被四川省委宣传部列入文艺精品创展活动公映影片,2015年6月登陆太平洋、万达、星美、峨眉、华夏、保利万和影院等26家院线公映,谨以此片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四周年隆重献礼。
影片评价
电影《巴山女红军》在国内上映后赢得较高的口碑,影片真实而自然的感情流露,故事质朴动人、不事雕琢,不强作煽情,也不刻意严肃,充满了强大的情感冲击力,细腻的呈现了革命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使爱的信仰与革命的信仰相映生辉,艺术地再现了人性的本能。
原红四方面军老战士、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老干部教育家协会主席、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无产阶级革命家王定国为电影题写片名,并担任该片总顾问;原红四方面军老将军、空军副司令员、中顾委委员王定烈,原红四方面军老战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开国上将肖华夫人王新兰担任该片顾问。
原声资料
1933年3月,红四方面军入川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大批妇女投入革命。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和川陕省委的直接领导下,从川陕省委机关和众多报名的优秀妇女中挑选出400多人,在四川省
通江县组建了“
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该营下辖4个连。第一任营长陶万荣,政治委员曾广澜,时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的
张琴秋直接领导妇女独立营的工作。从此,红军第一支正规妇女武装诞生了。
妇女独立营成立不久便在通江县鹰龙山打了一个大胜仗,消灭川军田颂尧一个团,受到了总部首长的嘉奖。同期,邻近的
苍溪县建立了妇女独立连,长赤县(今南江县
长赤镇)建立了妇女独立营,1934年2月,广元县妇女独立营也在旺苍坝(今广元市
旺苍县)成立。根据敌我斗争的形势需要,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川陕苏维埃政府制定了《川陕甘计划》,要求:“各县组织一支女侦察队侦察敌情,破坏敌人后方,组织看护队、慰问队、洗衣队、妇女参加运输队,担架队,在敌人后方办招待所,男子在前方打仗,女将在后方煮饭送饭,站岗放哨。”方面军总部以及川陕苏区46个党政区机关从通江县南移旺苍坝后,将广元县妇女独立营与长赤县妇女独立营合编为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为迎接中央红军入川共同北上抗日,把从苏区各地撤到旺苍来的妇女工作人员集中起来,连同原来的两个妇女独立团共2000多人,在旺苍县王庙街整编为妇女独立师。妇女独立师由方面军总指挥部直接领导,师长张琴秋,政委曾广澜。独立师下辖两个团,第1团张琴秋任团长兼政委,该团战斗力较强,为总指挥部机动团,驻旺苍坝、张家湾、黄洋场一带。第2团曾广澜任团长,刘伯新任副团长,吴朝祥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该团主要任务是保卫机关、红军医院、仓库、运送弹药、转送伤员等,驻百丈关、庙二湾一带。
红四方面军的女战士中多是近代追求男女平等最为激进的先锋,她们是永恒的英雄。妇女独立师人数之多、坚持时间之长,经历战斗之多,走过道路之曲折,在妇女运动史上是罕见的。抗战前夕,我军决定不再建立妇女部队,
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便成为我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妇女武装。
经过长征,妇女独立师人员有比较大的减少。1936年,妇女独立师整编为妇女抗日先锋团,同年10月参加“西路军”艰苦作战,最终折戟祁连山。
在长夜难明的中国千年封建社会,妇女一直受到君权、神权、族权和夫权的四大压迫,直至五四运动才发出女性解放的最早呼声。
张琴秋作为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不仅在求学和投身革命运动方面不让须眉,还跻身于过去一直是男人世界的战争领域,在铁与火的考验中显示出领导才能和英勇战斗的精神。
近代火器战争使妇女可以作为辅助人员投身战场,组建独立的女子作战部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强调妇女解放时的创举。30年代前期,海南岛曾建立过“红色娘子军连”。川东北地区的男性多受烟毒之害,女性承担起艰难家庭劳动的主角,使她们具备了参军所需的体力和精神上的有利条件。张琴秋领导的妇女独立师(长征途中缩编为独立团),便是在此基础上解放妇女的一次尝试。尽管该团多数同志后来浴血祁连山下,其业绩却永留中国妇女运动史册。
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央军委根据红军时期的经验教训,要求不再建立单独的妇女部队(应该说这是适合女性特点及残酷战争环境的规定),红军时期的女兵作战建制单位在人民军队历史上就此成了空前绝后的篇章。以往的组织形式虽然不再,然而当年张琴秋和她所率领的女战士们英勇战斗的无畏精神,却作为光荣的接力棒,传给那些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奋斗的一代代有觉悟的女性。
张琴秋,是红军历史上的女性将领。她在革命战争及和平建设时期都有出色的业绩,是我党第一代革命新女性中的突出代表。她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女党员,留学莫斯科五年回国,先后成为红军中的方面军女政治部主任、女师长,解放后又是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