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比·鲁斯
美国职业棒球运动员
Jr.,1895年2月6日~1948年8月16日),美国职业棒球运动员。原来效力于红袜队,1918年被卖到扬基队,发下“圣婴诅咒”。他带领扬基取得多次世界大赛冠军,1935年退役。是美国职棒史上1920、30年代的扬基强打者,曾经连续三次打破大联盟全垒打纪录。1936年入选棒球名人堂,1998年运动新闻将他排百大棒球员的首位。他是同拳王阿里、球王贝利、飞人乔丹相比肩的传奇人物,有“棒球之神”之称。在美国在线于2005年举办的票选活动《最伟大的美国人》中,贝比·鲁斯被选为美国最伟大的人物第14位。
运动生涯
童年
1895年,贝比鲁斯出生于美国东部巴尔地摩市。因家境不好,他的父母为了沉重的家计拼命工作,以致没有多余的心思和时间去教育和照顾小贝比鲁斯,无人管教的小贝比鲁斯不知不觉学会了许多不好的行为,如偷东西、打架等,求学时期,他被退学五次,直到第六次入学,遇到一个有爱心的老师马夏司之后,才真正改变了他的一生。马夏司用爱心感化了贝比鲁斯,使他终于下定决心改掉过去所有的恶习。面对不爱念书的贝比鲁斯,马夏司便转从运动方面去发掘、探索他的潜能,进而发现贝比鲁斯在棒球方面的天赋,便教他勤奋苦练棒球。使得贝比鲁斯从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小混混,变成一个热爱棒球的热血少年。
由于贝比鲁斯的臂力很好,而他选择的守备位置是捕手。但贝比鲁斯是个左撇子,而以前左撇子的棒球手套还没有量产,所以面对对手的盗垒,他必须先将手套脱下在将球传向二垒。尽管如此,他还以他惊人的臂力将对手封杀,有一天,贝比鲁斯那一队的投手总是让对方击出安打,贝比鲁斯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登上投手丘担任投手,完全没当过投手的贝比鲁斯,投出来的球速却很快、很刁钻。此后贝比鲁斯便转行当投手
履历
贝比鲁斯是美国职棒史上1920、30年代的洋基强打者,跟着洋基取得4次世界大赛冠军。曾经在红袜取得3次世界大赛冠军,是美国棒球史上最有名的球员,被球迷昵称“棒球之神”。
贝比鲁斯1914年在波士顿红袜队以投手身份展开大联盟生涯。1920年红袜把他卖给洋基,加上红袜之后一直无法拿到世界大赛冠军,因此产生贝比鲁斯魔咒,直到2004年红袜队拿下世界大赛冠军才打破这个魔咒。贝比鲁斯转任外野手后展露在本垒打方面的天份,因此也创下不少纪录。1935年被洋基卖到波士顿勇士,并在该年结束后宣布退休,并留下不少纪录,其中714本垒打直到1974年才被汉克·阿伦打破。1936年成为首批入选棒球名人堂的5人之一。1998年运动新闻将他排百大棒球员的首位。1999年由球迷选入世纪球队。2006年被贝瑞·邦兹打破左打者最多本垒打纪录。
生涯数据
大联盟纪录
生涯长打率:.690(1)
生涯上垒加长打率:1.164(1)
生涯上垒率:.469(2)
生涯本垒打:714(3)
1位两次在世界大赛单场打出3支本垒打的球员(1926年、1928年)
4次击出单季50支本垒打者(1)
首位单季打出60支本垒打的球员
1936年入选成为棒球名人堂球员,得票率超过95%
人物语录
别害怕三振出局,而隐藏自己潜在实力。
终生打击率超过四成,这对我而言轻而易举,但这样的话我得打一垒打,而人们花钱来球场是为了看我打全垒打。
圣婴诅咒
关于“贝比·鲁斯”诅咒,又称“圣婴诅咒”。
那是在1918年,红袜上世纪最后一次夺得MLB的冠军后,球队被一位叫哈里弗拉茨的纽约佬买走,后者为了满足生意和享乐上的需要,以12.5万美元的价格,将红袜历史上最伟大的强棒——绰号“圣婴”的鲁斯卖给死对头纽约扬基。鲁斯是当时联盟最出众的球员,为红袜夺冠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是波士顿备受爱戴的城市英雄,鲁斯也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在这里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可想而知,他被卖走引起多么大的震荡——波士顿红袜和纽约扬基是公认的仇敌,百年流传到今日依然是不共戴天的世仇,弗拉茨把他们的最大英雄送于敌人,让这座城市怒火中烧。盛怒的鲁斯临走之前对那些不知内情的球迷愤怒地说:“我从没想到要离开波士顿,但那些老板……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我身上,如果我要承担叛徒的名声,那么红袜就要以永远夺不了冠军而作为代价。”这就是美国体育史上最著名的“圣婴诅咒”。
鲁斯来到扬基后,1923年就为球队赢得首个世界大赛冠军,这之后扬基又陆续获得25个冠军,成为MLB最为伟大的球队。而红袜从此一蹶不振,他们在1946、1967、1975、1986四次闯入总决赛,但是都3比4负于对手,创建之初就威震全美的红袜硬是86年来一冠未夺。
为了破解这个可怕的诅咒,红袜队想尽办法,三次去鲁斯出生地巴尔迪摩祭拜,请求宽恕和原谅,甚至在球场上请来巫师破法,还让鲁斯的女儿恳求父亲在天之灵网开一面,但都无济于事。整整86年,波士顿人不知道总冠军是什么滋味,作为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历史上第一个冠军,他们像在等待永不到来的戈多。顺便说一下那个老板弗拉茨,从此成为波士顿的最大罪人,他在这座城市的任何场合都不受欢迎,后来移居纽约生意也不大顺利,最终在卖掉鲁斯10年后去世。这个诅咒有多么可怕,可见一斑。直到2004年这个诅咒终于被打破。
社会评价
贝比·鲁斯,这一个神圣的名字,在之前几篇传奇系列,笔者已经数次提到了,他也是一位在1936年第一次名人堂投票中进入名人堂的五人之一。他不但是棒球传奇,更是拯救棒球的人。如果没有鲁斯,就没有今天北美四大球之一的棒球,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1919年对于棒球而言是极为黑暗的一年,在该年的世界大赛中,参赛的芝加哥白袜队的数名球员因为被赌博庄家收买,打假球故意输掉世界大赛,即便当时的法庭审判将8名涉案的球员无罪释放,可是大联盟的执行官,前中央法官兰底斯则为了要彻底清理当时大联盟的假球情况,将8名涉案球员,包括当时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乔杰克逊等人开除出大联盟,并永不录用。而这一事件,史称“黑袜丑闻”。在那一个时间,棒球的声势跌入最低谷,球迷们为了惩罚这些骗子,不再入场看球,而就在这个时候,拯救棒球的人出现了,他就是绰号为“圣婴”的贝比鲁斯。
鲁斯成长于波士顿红袜,以投手的身份在红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帮助球队拿下了1915,1916,1918年三次世界大赛的冠军。1919年,因为红袜不愿满足鲁斯的年薪要求(2万美元),便将鲁斯以十二万五千美元的现金,以及三十万美元贷款(被用于建设红袜的主场芬威球场)的价格卖给了纽约洋基。这一次交易也让洋基和红袜两支球队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走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洋基季后赛往往见神杀神,而红袜则多次在大好形势下痛失冠军。鲁斯的到来,开启了纽约洋基光芒万丈的未来,他帮助洋基在1923年队史首次问鼎,并在1927,1928,1932年再次夺冠,洋基在得到鲁斯后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中27次问鼎世界大赛冠军,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任何体育中最伟大的一支球队。相反红袜则受困于圣婴魔咒(以鲁斯绰号命名的诅咒),直到86年后的2004年才拿下鲁斯离开后的第一次冠军。
相对于对这两支球队的影响,鲁斯对棒球的影响更大,因为黑袜丑闻,在1919年后棒球遭遇了史上最大的低谷,而正是在这个时候,鲁斯站了出来,鲁斯以每年击出五十多次全垒打的成绩彻底将棒球从死球时代带进了活球时代,以往联盟的全垒打王,一个赛季大约击出10-15支全垒打,鲁斯的横空出世,一下子将这个记录提升到了59,60。在当时鲁斯一个人的全垒打数比其他很多球队全队的总和还要多,在最伟大的三四棒连线,鲁斯-贾里格连线,最为巅峰的时期,他们两个人一个赛季的全垒打数就相当于整个联盟的四分之一。当现在人们总是不吝华丽之辞称赞乔丹,皮蓬组合时,笔者只想问一下,乔丹巅峰时,单赛季的得分有比其他整一支球队要多吗?乔丹皮蓬两个人一个赛季的得分有达到过联盟的四分之一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位能够总是将球打出全垒打墙外的超级巨星,球迷们才重新爱上棒球这一项运动,重新回到球场,重新给予棒球掌声,棒球在鲁斯的手中凤凰涅槃!前大联盟球员托米福尔摩斯曾这样形容鲁斯:“二十几年前,我便不在别人面前谈论鲁斯,因为我终于了解,那些没看过鲁斯打球的人根本不相信我说的话。”
鲁斯生涯击出了714支全垒打,直到1974年才被汉克阿伦打破,生涯.690的长打率,1.164的攻击指数,在今天依然排名历史第一。鲁斯固然纵情声色,一生不良习惯无数,但是他从不抗拒与非裔球员同场竞技,对球迷尤其是孩子们无比亲善,并亲自来到远东的日本推广棒球让他广受球迷爱戴。在1923年旧洋基主场洋基竞技场落成之后,鲁斯击出了该球场的第一支全垒打,此后洋基球迷们也亲切的称呼洋基竞技场为鲁斯球场。由于长期纵情烟酒,1948年8月16日,53岁的鲁斯在饱受肺炎折磨后去世。而就算是鲁斯逝世后,人们总是相信他的英灵会保佑洋基。在2001年世界大赛,洋基连续两场主场比赛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完成逆转,当年洋基的对手球队亚利桑那响尾蛇的球员在经历过不可思议的溃败后表示:“在洋基竞技场,总有一种高于自然的力量守护着洋基,那大概是贝比(鲁斯),卢(贾里格),还是米奇(曼托)的亡灵吧。”2003年,洋基在联盟冠军赛,主场逆转红袜后,球员们在比赛结束后,纷纷走到外野全垒打墙后的鲁斯大理石纪念碑前,拍打亲吻镶嵌在大理石纪念碑上的铜质浮雕,感谢鲁斯的英灵。2004年,红袜打破圣婴魔咒夺冠后,也打出了“贝比(鲁斯)请安息”之类的条幅,对这一位死敌的英雄没有丝毫不敬。鲁斯虽然早已逝去超过半个世纪,他的传说,他的英灵却长存于棒球与体育史册。1999年ESPN评选的世纪百大体育人中,鲁斯高居第三,仅次于乔丹和拳王阿里,但是当我们想到当时投票的人们大多都是看着乔丹和阿里长大的,鲁斯的职业生涯则结束于是近乎远古的1930年代,看过鲁斯打球的人少之又少,鲁斯依然能够取得如此地位,这大概就很能说明问题了。神一般的贝比鲁斯,毫无疑问就是美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传奇!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7 10:47
目录
概述
运动生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