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
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
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考古遗址之一。阿富汗中亚地区的文明古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位于阿富汗中部巴米扬城北兴都库什山区海拔2590米的小河谷中,它的北面是兴都库什山的支脉代瓦杰山,向南是巴巴山脉,巴米扬河从两山间流过,巴米扬石窟就开造在代瓦杰山南面的断崖上。考古遗迹主要以巴米扬石窟群为主。2003年,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于濒危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考古遗迹
Cultural Landscape and ArchaeologicalRemains of the Bamiyan Valley
入选时间:2003年(同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i)(iv)(vi)
地理位置:N34 50 49.984 E67 49 30.900
遗产编号:208rev
遗产描述
巴米扬山谷因丰富的佛教洞窟遗址及洞中高达53米的石雕佛像而与中国的敦煌石窟、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同被列为三大佛教艺术最珍贵的遗产地,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一个经典作品。
巴米扬是宗教哲学希腊佛教艺术中心。自2世纪起,数所佛教寺院的僧侣住在凿于巴米扬的山崖的小山洞内,有些僧侣在其居住的山洞内加添宗教雕像及精美、色彩鲜艳的壁画。他们以浮雕的手法从整片岩壁中分别凿出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释迦牟尼像与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应身佛像(应身佛,佛的三身之一,也称为应身),而后者又被认为是现今世上最高的立佛。围绕在这两座大佛像的洞穴超过上千个,覆顶的壁画、大小不一的泥塑或石雕佛像
巴米扬石窟拥有两项世界之最:巴米扬石窟是现存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佛像。因雕凿在巴米扬河谷边山崖面南的断崖上,故被称为“巴米扬大佛”。巴米扬石窟全长1300多米,大大小小的洞窟有700多个。巴米扬石窟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分别开凿在东段和西段的两尊高大的立佛像,两尊大佛相距400米。一尊凿于1世纪,高37米,身披蓝色袈裟,俗称“东大佛”;一尊凿造于5世纪,高53米,着红色袈裟,俗称“西大佛”,佛像脸部和双手均涂有金色。两尊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
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第三高的大佛(世界第一大佛四川省乐山大佛,佛像高71米、世界第二大佛山西省蒙山大佛,佛像高63米),大约雕凿于公元4-5世纪间。
200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i)(ii)(iii)(iv)(vi),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由于阿富汗战乱又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i):巴米扬山谷的佛像和洞穴艺术是犍陀罗派在中亚地区佛教艺术中的杰出代表。
遴选依据(ii):巴米扬山谷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佛教中心,这里的艺术和建筑遗迹是印度、希腊、罗马和波斯萨珊王朝影响交流的杰出见证,是犍陀罗学派发展一种特殊艺术表达的基础。在这一点上,可以加上伊斯兰教在后期的影响。
遴选依据(iii):巴米扬山谷是中亚地区一种已消失的文化传统的特别见证。
遴选依据(iv):巴米扬山谷是一个文化景观的杰出例子,它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佛教时期。
遴选依据(vi):巴米扬山谷是西方佛教最不朽的表达。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朝圣中心。由于其象征价值,这些古迹在其存在的不同时期都遭受过破坏,其中包括2001年震撼世界的蓄意破坏。
世遗委员会评价
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向世人展示了从公元1世纪至13世纪期间以古代巴克特里亚文化为特征的艺术和宗教发展。正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佛教艺术的干达拉流派兼收并蓄了各种文化影响。这一地区汇集了大量的佛教寺院、庙宇,以及伊斯兰教时期的防御建筑。此遗址同时也见证了塔利班政权无情摧毁两尊立佛像的暴行。这一事件在2001年3月曾震惊世界。
希腊式佛教艺术
巴米扬山谷因丰富的佛教洞窟遗址及洞中高达53米的石雕佛像而与中国的敦煌石窟、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同被列为三佛教艺术最珍贵的遗产地,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一个经典作品。
巴米扬地处丝绸之路上,是往来欧洲、波斯、中国和印度间的商队途经之地,当地曾有数所佛教寺院,是宗教、哲学、希腊式佛教艺术中心。自2世纪起至9世纪伊斯兰教徒入侵时,曾为佛教的一个宗教地点。往昔,数所佛教寺院的僧侣住在凿于巴米扬的山崖小山洞内,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有些僧侣在其居住的山洞内加添宗教雕像及精美、色彩鲜艳的壁画。他们最傲人的成就,即以浮雕的手法从整片岩壁中分别凿出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释迦牟尼像与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应身佛像(应身佛,佛的三身之一,也称为应身),而后者又被认为是现今世上最高的立佛。围绕在这两座大佛像的洞穴超过上千个,这些洞穴如敦煌千佛洞内一般,覆顶的壁画、大小不一的泥塑或石雕佛像。现今的文化艺术学者皆认为巴米扬佛教遗址艺术揉合了印度、波斯及残存希腊、罗马影响的犍陀罗风格,且是中国岩雕如敦煌石窟之原型。
屹立在巴米扬石窟群中的这两座大佛,一尊凿造于5世纪,高53米,着红色袈裟,俗称“西大佛”;一尊凿于1世纪,高37米,身披蓝色袈裟,俗称“东大佛”。因雕凿在巴米扬河谷边山崖面南的断崖上,故被称为“巴米扬大佛”。两尊大佛相距400米,远远望去十分地醒目。佛像脸部和双手均涂有金色。两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
公元四世纪和七世纪,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先后到过这里,并在其各自的著作《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对巴米扬大佛作了生动的描述。
两个民族的互斥
经历战火沧桑,有记载的大规模破坏,前后有4次。第一次发生在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征服巴米扬期间;第二次是在13世纪初,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的铁蹄踏上了这块土地,巴米扬石窟没有躲过这次战火的劫难,在梵衍那城陷寺毁后,巴米扬石窟已面目全非;第三次是在19世纪,当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阿富汗领土时,占领巴米扬的英军炮击了巴米扬石窟的两尊大佛,从此巴米扬大佛满目创痍,肢体残断。在多年的战乱中,巴米扬大佛到90年代后期已是千疮百孔,佛像的头部也不复存在。而塔利班执政以后,从1997年就开始计划摧毁有1500年历史的巴米扬大佛像。曾有很多国家的科学、文化、艺术和宗教界知名人士强烈呼吁,要注重保护这一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但是,2001年3月12日,塔利班政权不顾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和巨大压力,动用大炮、炸药以及火箭筒等各种战争武器,对巴米扬大佛进行了残酷的轰炸,爆炸声持续了三四天,最终摧毁了巴米扬大佛在内的所有佛像。
巴米扬佛像群如今一片凄凉。山崖下只是佛像形状的石窟和佛像的残骸,石窟外到处是碎石和黄土块。塞尔萨尔只剩下一个佛像的形状,佛像巨大的胳膊留下的凹痕清晰可见。佛像不见了,但仰头而望,仍不难想象当年的壮观景象。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1 07:30
目录
概述
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