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耳彩龟(学名: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隶属于泽龟科彩龟属,又称巴西龟、巴西彩龟等。该物种体型中等,体长约25-30厘米,体重约0.75千克。其头部较小,吻部圆钝,头颈部具黄绿色纵条纹,眼后具一对红色斑块,是其显著特征。背甲扁平,呈翠绿色或苹果色,中央具有一条显著脊棱,盾片上具黄绿色相间环状条纹。腹甲淡黄色,具左右对称的黑色环状斑纹。
形态特征
红耳彩龟体长可达25-30厘米,体重约0.75千克。成体背甲呈椭圆形,平缓隆起,脊棱明显,后缘呈锯齿状。头部宽大,吻钝,头颈部具黄绿色纵纹,眼后两侧各有一条长条形红色斑块,头颈侧面和腹面夹杂黄绿色线状条纹。眼较大,颈短而粗。体色多样,色彩斑斓,背甲翠绿色,每块盾片上具有黄绿色镶嵌的圆环状斑纹。腹甲平坦,淡黄色,具有规则排列的黑色圆环纹,形似铜钱。四肢粗短,趾间具发达的蹼。前肢五爪,后肢四爪。尾中等长度。红耳彩龟幼体(龟苗)体色鲜艳醒目,全身布满黄绿色镶嵌、粗细不一的条纹和图案,随着个体长大,颜色和图案逐渐变淡。雌雄个体形态差异明显:雄龟体型较小,躯干较长,前肢爪子较长,尾基部较粗,泄殖孔距腹甲后缘较远;雌龟体型较大,躯干短而厚,前肢爪子较短,尾细且短,泄殖孔距腹甲后缘较近。
栖息环境
巴西彩龟营水、陆两栖生活,常生活于池塘、湖泊和河塘等地。可离水上岸不远处觅食。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
分布范围
红耳彩龟原产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东北部,现今已经遍布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的很多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中国。
生活习性
食性
红耳彩龟是杂食性动物,自然条件下摄食小鱼、小虾、蝌蚪、蚯蚓和植物的嫩茎叶,人工养殖可投喂鱼、虾、蚯蚓、螺肉、蚌肉、蝇蛆、蚕蛹、畜禽内脏和下脚料、植物嫩茎叶、水果、蔬菜、米饭、面条、配合饲料等。
活动
红耳彩龟性情活泼,感觉灵敏,行动敏捷,对环境适应性强,耐受恶劣环境的能力较强。与其他龟类共同饲养时,表现出较强的抢食行为。红耳彩龟对水声和振动反应灵敏,一旦受到惊吓会迅速潜入水中。
温度耐受性
红耳彩龟喜暖怕冷,其活动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较适温度为20~32℃,水温在25~35℃时摄食量最大,生长速度最快;温度降至14℃以下时停止摄食;降至11℃以下时进入冬眠;水温低于5℃时,存在冻死的风险;稚龟和幼龟在10℃以下易死亡。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在自然条件下,红耳彩龟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4-5龄。经人工加温饲养的个体,2龄时体重即可达到常温养殖条件下的体重,但由于性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不能正常产卵,即使产卵,其受精率也不高。通常情况下,红耳彩龟需要经过2个夏季的室外培育才能达到性成熟。
繁殖方式
红耳彩龟于每年5月中旬开始交配,长江流域的繁殖期为6-8月。性成熟个体体重在250克以上,其中体重达1000克以上的亲龟繁殖力较强。雌龟每年可产卵2-3批,每批产卵10-20枚。卵呈椭圆形,平均长径约31毫米,短径约19毫米,平均重量约6.8克。红耳彩龟通常在黄昏至黎明前产卵。
人工养殖
养殖设施
巴西龟养殖设施简单,只需保证水源充足、光照充足、通风良好且方便排换水即可。家庭饲养可用脸盆、塑料盆、水缸、玻璃缸等容器,放置于室内外光线充足处。
专业养殖需根据规模建造稚龟池、幼龟池、成龟池、亲龟池等,可建于室内或室外。
稚龟池
稚龟池宜建于室内,面积1-3平方米,池深40-50厘米,水深10-20厘米,池底铺设1厘米细沙。池底一端做成25°斜坡伸出水面,供稚龟休息和投喂饵料,也可在池中架设水泥板,半露水面以利于龟晒背和摄食。新建水泥池需冲洗并浸泡数日方可使用。
幼龟池
幼龟池可建于室内或室外,面积5-10平方米,深约8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设20厘米厚泥沙,并设有与地面呈30°的斜坡或水泥板作为食台和休息场所。进排水系统需分开设置。
成龟池和亲龟池
成龟池、亲龟池可用土池或水泥池建造,结构与幼龟池相似,但面积更大,水更深,设有饵料台和休息场所。亲龟池需在一角设置沙滩供雌龟产卵。
饲喂管理
人工养殖条件下,投喂鲜活动物饵料的量为龟体重的5%左右。春秋季节每天中午投喂1次;夏季早晚各投喂1次,并适当增喂玉米粉、西瓜皮等植物性饵料。投喂需遵循“四定”原则,根据饵料种类、温度、天气、生长阶段等因素调整投喂量。产卵期后、越冬前应增加动物性高蛋白饵料的投喂量,以增强龟体质。冬眠阶段无需投喂。
水质管理
水质优劣直接影响巴西龟的生长发育。养殖水体需保持清洁,水质呈淡绿色。春、秋季每周换水1-2次,夏季根据水质情况勤换水。换水时温差不宜超过3℃。可在池水中施用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维持水体微生态平衡。
产卵孵化
人工养殖条件下,红耳彩龟3年可达性成熟,雄龟体重达0.4千克以上、雌龟体重达0.5千克以上即可产卵。产卵时间一般集中在早上4点至6点。卵呈白色,椭圆形接近圆形,自然温度下孵化期约70天,孵化率约为70%。
近种区别
危害与防治
生态危害
红耳彩龟被列入《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和《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其具有强烈的捕食能力,入侵后会掠夺其他生物的生存资源,与本土龟类竞争食物、栖息地和产卵场所,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疾病传播
红耳彩龟携带多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包括吸虫、线虫和沙门氏杆菌等。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其粪便传播,感染其他水生生物、鸟类、兽类甚至人类,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防治策略
加强宣传教育 由于红耳彩龟入侵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因此应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其危害的认识,避免其在野外环境中扩散。
各国防治经验
新加坡:通过立法控制红耳彩龟的进出口数量,并严厉打击走私活动。
俄罗斯:提高进口税率,限制进口数量;编制并发布红耳龟入侵防控指南;设立专门机构监测其入侵情况,并采取诱捕措施控制种群密度。
日本:修订外来生物法,禁止出售和放生红耳彩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