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波动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市场波动》是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详细论述了如何运用数学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司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商业组织市场、商品市场、可收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等投机市场中的价格波动进行研究。
内容简介
《市场波动》详细论述了如何运用数学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司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商业组织市场、商品市场、可收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等投机市场中的价格波动进行研究。全书共分六部分,26章。第一部分共有2章,提出一些基本问题和可以选择的模型。第二部分共有9章,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行为分析方法对股票价格波动及股票市场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三部分共有5章,主要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行为分析方法对利率期限结构、债券价格和债券市场波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四部分共有2章,主要研究住房市场的有效性问题。第五部分共有3章,主要研究总体经济变化的最终根源以及股票市场价格变化的决定因素。第六部分共有5章,主要应用行为分析方法对股票市场和住房市场的投资者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罗伯特·席勒和约翰·坎贝尔等学者共同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和《金融杂志》等著名期刊上的论文。这些研究成果是现代金融理论研究和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经典力作。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问题和可选择模型
第1章 股票价格与社会动态
1.1 风尚和金融市场的证据
1.2 有效市场模型
1.3 可选择模型
1.4 探索性数据分析
1.5 小结和结论
第2章 风尚、风气和金融市场的泡沫
2.1 金融市场风气的传统证据
2.2 市场有效性的证据
2.3 扩散模型和风尚、风气及泡沫
2.4 来自心理学的证据
2.5 赌博行为
2.6 特色与判断力
2.7 态度的团体两极分化
2.8 结论与概要
第二部分 股票市场
第3章 概述
3.1 事后价值或精确预见价格
3.2 预测的可变性
3.3 本书这一部分的安排
第4章 股票价格波动:初步评述
4.1 有效市场模型和数据的初步考察
4.2 价格的可变性和方差边界
4.3 方差关系的正式推导
4.4 收益或价格变化的方差边界
4.5 威斯特不等式
4.6 关于被指称的过度波动的争论
4.7 波动关系的对数线性向量自回归分析
4.8 解释
第5章 股票价格变化太大以致不能由随后的股利变化说明其合理性?
5.1 简单有效市场模型
5.2 高峰度和信息的罕见重大突破
5.3 股利或盈利?
5.4 时变实际贴现率
5.5 经验证据
5.6 小结和结论
附录
第6章 应用波动性测度评估市场有效性
6.1 引言
6.3 方差不等式的推导
6.4 一些可选择的假设
6.5 模型的回归检验
6.6 结论和小结
第7章 显著违反现值方差不等式的概率
第8章 股票价格、盈利和预期股利
8.1 利用价格、股利和盈利预测股票收益
8.2 向量自回归方法
8.3 VAR程序的结果
8.4 股票价格和收益的历史纪录与理论价值的比较
8.5 结果的描述变化是如何强烈?
8.6 结论
第9章 股利比率模型和小样本偏差:蒙特卡罗研究
9.1 股利比率模型
9.2 数据产生过程
9.3 现值模型检验
第10章 股票价格的共同变化和股利的共同变化
10.1 有效市场模型中的共同变化
10.2 数据分析
第11章 因素和基本面
11.1 简单有效市场模型中的协方差
11.2 因素组合
11.3 斯科特式回归检验
11.4 结论
附录:资料来源
第三部分 债券市场
第12章 概述
第13章 债券市场波动:开篇综述
13.1 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
13.2 预期假说的方差边界检验
13.3 期限结构的斜率发出了错误的信号
13.4 期限结构的斜率发出了正确的信号
13.5 1930年以前长期利率过度波动的证据
13.6 理性预期费雪模型
13.7 结论
附录:资料来源
第14章 吉布逊谜团和实际利率的历史变化
14.1 英国数据的分析
14.2 基于利率对通货膨胀预期反应的理论
14.3 依赖利息敏感性货币需求或供给的理论
14.4 依赖用名义术语达成的合同的非预期价格影响的理论
14.5 结论
附录:资料来源
第15章 长期利率波动和期限结构的预期模型
15.1 引言
15.2 线性化的预期模型
15.3 线性化预期模型中的利率波动
15.4 检验交叉协方差函数的约束条件
15.5 小结和结论
附录A:利率谱密度的模型约束
附录B:资料来源
第16章 协整和现值模型的检验
16.1 现值关系的可选择检验
16.2 协整向量的性质
16.3 检验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模型
16.4 结论
第四部分 房地产市场
第17章 概述
第18章 单纯家庭住房市场的有效性
18.1 WRS指数
18.2 季节性、城市影响和贝塔
18.3 市场有效性检验
18.4 处理估计误差的简单权宜之计
18.5 利用住房市场的序列依赖性
18.6 预测单个住房销售数据
18.7 单个住房数据的结论
18.8 结论
附录:构建复合销售资料
第五部分 总体经济
第19章 概述
第20章 总体经济变化的最终根源
20.1 庇古的最终根源分析
20.2 大规模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证据
20.3 外部根源的部分表述
20.4 作为聚合方程的模型
20.5 说明
第21章 股票市场价格易变性的决定因素
21.1 股票收益和边际替代率
21.2 精确预见的股票价格
21.3 进一步的研究
第六部分 流行模型和投资者行为
第22章 概述
22.1 市场参与者的调查
22.2 动态反馈模型
附录
第23章 1987年10月股票市场崩溃中的投资者行为:调查证据
23.1 前期导向性调查
23.2 1987年10月崩溃的四个调查
23.3 结果
23.4 解释与推测
附录:邮递名单的来源
第24章 繁荣和后繁荣市场中住房购买者的行为
24.1 四个大城市地区的住房价格
24.2 调查
24.3 解释和推测
24.4 结论
第25章 总结性注释
25.1 看法的变化和市场无效
25.2 流行模型的重要性
25.3 投机市场的理论模型
25.4 未来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26章 数据序列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罗伯特·希勒 (Robert J.Shiller) 译者:文忠桥 卞东
罗伯特·希勒,是中国人所熟悉的享有盛名的经济学家,他1967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并于197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的著作涉及金融市场、金融创新、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房地产、统计理论以及市场道德判断、公共选择等多个方面。他的《非理性繁荣》一书已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并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媒体评论
《市场波动》提出了一种关于投机性市场上价格波动原因,并具备大量统计证据支持的开创性理论。通过强调公众舆论或心里因素在价格波动中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这种理论向解释资产价格的标准有效市场模型提出了挑战。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不动产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后,希勒讨论了这些投机性价格的关系,并将对投机性市场的分析拓展到对一般性宏观经济行为的分析。
一个幽灵在现代经济学中徘徊:“有效市场上单个股票表现出随机游动,但整个市场的价格水平没有展示出可以证明的有效性。”鲍勃·希勒是这场伟大争论中的关键性经济学家。买一本他的书并仔细思量书中的内容,有助于了解1987年10月股票市场崩溃是怎么回事。
——保罗·萨缪尔森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每一个对市场运行非常感兴趣的人都应该阅读希勒的书。
——理查德·A·格拉索 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6 10:4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