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边缘
工业化出现后大城市核心建成区外围正在进行城市化的城乡交错带
市郊边缘也叫城市边缘区,是指工业化出现后大城市核心建成区外围正在进行城市化的城乡交错带,是一种非连续性的空间现象。
概念
市郊边缘也叫城市边缘区,是指工业化出现后大城市核心建成区外围正在进行城市化的城乡交错带,是一种非连续性的空间现象。
内容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城市自身的近域推进和广域扩展,反映到城市地域结构上,城市化最敏感、变化最大、最迅速的地区在市郊边缘。
市郊边缘的划分,从理论上讲,其内边界应以城市建成区基本行政区单位——街道为界,外边界以城市物质要素(如工业、居住、交通、绿地等)扩散范围为限,将这一城乡互相包含、互有飞地和犬牙交错的地域划为城市边缘区,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核心区、边缘区和影响区在人口特性、经济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历史习惯上的特点的互相合混。市郊边缘不一定是地理意义上的城市边缘区或城乡结合部,它的位置取决于伴生区。
市郊边缘的存在是客观的。它是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体现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连续变化过程。
在城市的市郊边缘带、内环线外或城市之间的主要干道附近,规划有利于未来具体配套设施建设的地块作为物流园区。
特征
从形态上看,在市郊边缘,城市要素与农村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相互运动,使各要素高度混合而成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空间;从结构上看,市郊边缘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结构的转换,又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结构的转换;从运动实质上看,市郊边缘是城市和农村地域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从总体上看,市郊边缘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⑴城乡过渡性
市郊边缘也是由城市到乡村逐渐变化的过渡带,两种地域的特征兼而有之。在其内缘区倾向于城市形态,外缘区倾向于乡村形态;在土地利用方面,非农业用地在内缘区所占比重较大,农业用地在外缘区所占比重较大,二者的农业用地均以服务于主城区的城郊农业为主;从人El和企业的分布密度来看,由内缘区向外缘区逐渐递减;从景观来看,由内而外依次为城市专用绿地,结合道路、水系绿地,到城郊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游览区绿地、大面积农田过渡的景观格局;从经济特征看,市郊边缘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过渡带,从农业经济来看也存在过渡性,由内而外依次分布精细蔬菜、花卉、苗圃等园艺农业分布带,蔬菜、畜牧(奶蛋为主)混合农业分布带,远郊为粮、经、果、牧综合农业分布带,且经济发展水平也渐次递减。因此,市郊边缘在地域上是城区与边缘区、边缘区与乡村的衔接;是经济社会最发达的社区——城市和相对落后的社区——乡村间的巨大梯度地带;是生产力、财富、人口、社会经济活动在城市和乡村间集中与分散的过渡带和转换区;甚至是城乡间在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观念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的衔接地带。
(二)区位优越性
由于市郊边缘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城市对外交通线路、停车场、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和航空港等设置的主要地区,依托这些交通枢纽,形成了大型城乡集贸市场、近郊商品批发市场和购物中心。由于近郊工业区和仓库区在城市边缘区的分布,城市边缘区也成为我国大城市货源的主要发生地,同时因城市居民集中分布于城市中心区,使该区也成为对内工作性人流聚集的地方。对外交通港站的分布,又使其成为对外客流的主要集散地。市郊边缘货源发生地及客流聚集地的特征,也使该地区的交通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⑶通勤频繁性
市郊边缘布局有大面积的工业区、商业区和仓储区等,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大量的人员到本区工作,但市郊边缘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均不及城市核心区,尽管这一地区有较多的工作岗位,但大部分职工仍以通勤上班为主。通勤职工可分为城市中心区扩散通勤和郊区农村转移集聚两部分,城市中心区职工通勤半径一般比较大,郊区农村离土不离乡的转移集聚人口,流动半径一般不超过5km;两者流动周期不同,郊区农村转移集聚人口一般以一天为周期,早出晚归,而中心区郊迁扩散通勤以一天为周期的占绝大多数,但也有以l~3天为周期,甚至少数人以一星期为周期;另外,两者通勤交通方式不同,郊馐农村转移集聚人口一般以自行车为主,而中心区通勤人口通勤方式多种多样,有郊区公共汽车、交通车(班车、自备车)、私家轿车和自行车等。
⑷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性
其一,出现发展目标上的分异,我国市郊边缘扩展的最根本动力是城市生产需要,生产性建设是城边缘区发展的先导,其次才是居住和一些配套设施。但由于受现阶段经济实力的限制,在城市边缘区的推进中,对有些农民的住宅改造没有及时纳入城市改造规划,出现与城市建设、管理脱节的“城中村”,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污染严重、规模效益低的现象。
其二,出现空间布局上的分异。市郊边缘的城市用地,由于各建设单位客观上要求成组成片布局,共享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其开发均采取连片形式,但它们具有生产性用地和非生产性用地之间明显过渡性的地带特征,和城市核心区各用地的“包围”以及“被包围”的布局形态截然不同。
其三,出现演变模式上的分异。市郊边缘有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演变过程,老的城市边缘演变成城市核心区,新一代城市边缘从临近农村地域中滋生,是不断演变的地域单元。演变过程推动城市地域的扩大,导致土地利用地域分异明显。在城市扩大的初级阶段,由于城市规模不大和落后的交通运输,居住和生产都局限在城市内部进行,“飞地型”的城市用地很少见,市郊边缘基本呈圈层式向外推进,且跨域小,城乡过渡明显;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其用地开始同步沿多个方向向外扩展,且扩展跨度基本相同,但很远的“飞地型”用地仍很少,市郊边缘扩展局限于一个特定范围;在城市发展的快速时期,“飞地型”用地明显增多,甚至可以镶嵌到很远的农村腹地,使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呈“楔型”紧密结合,城市边缘跨度加大,出现城乡梯度减少,范围扩大的“厚化”现象。
其四,出现填充内容上的分异。有工业区农业区上的差别;有高档住宅与棚户并存的现象;有高密度开发区域也有低密度开发区域等。
⑸景观异质性
市郊边缘由于各组成要素的空间组合,从大范围来看,呈圈层式结构。在城市新区,近郊工业区和居住新区形成市郊边缘的第一圈层;近郊区的开阔空间作为城市主要蔬菜基地、副食品基地、风景游览区和绿化隔离带等共同组成第二圈层;远郊区卫星镇、县城和若干集镇等组成第三圈层;远郊大面积农田则形成城市边缘区的第四圈层。
由于受到人为影响的干扰,市郊边缘的景观从空间格局看,呈现为异质构成的镶嵌体,在城郊景观可以将斑块、廊道和基质等景观要素划分出来。城市中的街区、建筑物、道路、城郊间的道路、防护林网、农田、输水河道等都是人工作用形成的,郊区或城区中的河流及部分林地等有些是自然原因形成的。这些不同景观要素以一定的组合方式,构成异质性的城郊景观——表现为二维平面的空间异质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主要功能
市郊边缘地带具有紧邻市区的优势区位,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低廉的土地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是城市扩展的重点地域。市郊边缘具有如下主要功能:
生产功能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蔬菜、副食品,尤其是鲜活副食品,具有消费量大、易腐变、难储运等特点,在生产布局上要求接近市场。市郊边缘毗邻城区,交通快捷,特有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土地质量优势使其成为供给城市系统以鲜、活为特色的蔬菜、副食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另外,市郊边缘分布有成片的工业区,也是重要工业品生产基地。
服务功能
由于二、三产业发展,人口高度集聚,家庭生活进一步社会化,大城市已成为庞大的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中心。市郊边缘因其位置适中,是货物中转要地、城区通往腹地的必经区域,为适应规模日益增大的城市生产、生活对原料、劳务、土地、蔬菜、副食品、绿色空间以及休闲娱乐场所的需求提供服务的功能突出。
缓冲功能
市郊边缘是城市的近域扩展区,它不仅承接了市区工业区改造外迁的企业,部分吸纳了城市要素功能的扩散,而且对缓解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病”起到积极作用,从而改善了城区的环境和结构。此外,市郊边缘还能截留部分农转非人口,防止向城市盲目蔓延。
生态功能
城市是各种生态环境污染源的集中地,高密度的人口与产业释放了大量废气、废水与废弃物,不同程度地污染了城市本身及其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事实证明,城市作为一种强大的污染源,是很难自我解决这种环境的污染及其蔓延。
市郊边缘是城市污染物的“消纳器”,通过区内众多的绿色植被环带,各种污染治理工程,以及生态农业的建设肩负着控制、治理和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艰巨任务,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市郊边缘内一般分布着市区边缘绿地、隔离带、公园以及众多垃圾处理厂,能够直接吸纳、储存和降解城市废弃物,抑制城市环境污染,对城市生态具有净化、美化和调节的功能。边缘区的绿地和水体网络还能缓冲、减轻和防止多种自然灾害。
旅游功能
经济发达的市郊边缘具有发展城郊旅游的独特优势,市郊边缘内存在风景名胜、森林公园、主题公园、运动场所及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观光农业园区等景观,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的功能,是适合发展“短期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还有人提出了城市边缘区旅游业发展的7种模式,即农园观光型、农园采摘型、森林公园型、浴场垂钓型、畜牧观赏狩猎型、乡村民俗文化型和综合观光型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3:06
目录
概述
概念
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