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德国电影剧作家
布莱希特·贝托尔特(Bertolt Brecht,1898年2月10日—1956年8月14日),是德国电影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生于德国奥格斯堡。
人物生平
1898年2月10日生于巴伐利亚州奥格斯堡,父亲是一家造纸工厂的经理。1917年进慕尼黑大学学习文学,兼攻医学。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他被派往战地医院服务。革命失败后,继续在大学学习,对戏剧发生浓厚兴趣。同年写出第一部短剧《巴尔》,攻击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1923年在莱比锡首演。1920年完成剧作《夜半鼓声》。1922年写出第三部剧本《城市丛林》,同年获“克莱斯特奖金”。这一时期,布莱希特还为《人民意志报》撰写剧评。1922年被慕尼黑小剧院聘为戏剧顾问兼导演。1924年应M.莱因哈特聘请赴柏林任德意志剧院戏剧顾问,创作剧本《人就是人》。
1926年,布莱希特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并与女作家盖哈特·霍普特曼、音乐家魏尔、导演恩格尔等人合作,从事戏剧活动。1928年与女演员魏格尔结婚。这个时期,布莱希特开始形成自己的艺术见解,初步提出叙述式戏剧理论与实践的主张,并在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1927)的说明中,将戏剧式戏剧与叙述体戏剧作了区分。1928年发表《三分钱歌剧》后,开始享有国际声誉。1930年写出《屠宰场里的圣约翰娜》,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进行揭露。1930年前后,布莱希特写了几部被称为教育剧的短剧,如《巴登的教育剧》《措施》《例外与常规》等,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释社会问题。1931年将M.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为舞台剧,1932年首演。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他携眷逃离德国,开始了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1940年移居芬兰。1941年前往美国,结识著名电影艺术家C.卓别林。1947年10月离美赴欧,1948年10月返回柏林(东)定居。1949年与魏格尔一起创建和领导柏林剧团,并亲任导演,全面实践他的叙述剧演剧方法。
布莱希特在流亡期间,思想和艺术日臻成熟。剧作有《圆头党和尖头党》(1932~1934)、《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1935~1938)、《卡拉尔大娘的枪》(1937)、《伽利略传》(初稿,1938)、《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四川一好人》(1939~1941)、《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1940),以及改编的舞台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1941~1943)、《高加索灰阑记》(1944/1945)等。他还以演说、论文、剧本注释等形式,阐述叙述剧的理论原则和演剧方法,其中较重要的有《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1936)、《论实验戏剧》(1939)、《买黄铜》(1939~1940)、《表演艺术新技巧》(1940)等。1948年后的剧作有《公社的日子》(1948~1949)、《杜朗多》(1950~1954)等,理论著作有《戏剧小工具篇》(1948)、《戏剧小工具篇补遗》(1952~1954)、《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等剧的导演分析。
布莱希特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副院长,荣获1951年国家奖金和1955年列宁和平奖金。
创作历程
布莱希特从1919年开始创作舞台剧本,1923年任慕尼黑
主要作品
电影作品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布莱希特,B..《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3 00:3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