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顿大麦草(Hordeum bogdanii Wilensky)是禾本科大麦属植物。多年生,具根茎。秆丛生,高50-80厘米,径约2毫米,具5-6节,节稍突起,密被灰毛。叶鞘幼嫩者具柔毛;叶舌膜质。穗状花序长5-10厘米,宽5-7毫米,穗轴节间长约1毫米,易于断落;花药黄色,长约2毫米。花、果期6-9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具根茎。秆丛生,高50-80厘米,径约2毫米,具5-6节,节稍突起,密被灰毛。叶鞘幼嫩者具柔毛;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
叶片长6-15厘米,宽4-6毫米。
穗状花序长5-10厘米,宽5-7毫米,穗轴节间长约1毫米,易于断落;三联小穗两侧生者具长约1.5毫米的柄;颖长6-7毫米;外稃贴生细毛,连同芒长约5毫米;中间小穗无柄,颖针状,长7-8毫米;
外稃长约7毫米,先端具长约7毫米的芒,背部贴生细毛,内稃长约6.5毫米;花药黄色,长约2毫米。花、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布顿大麦草生于较湿润的草地。苗期能耐0-2℃低温,成株能耐-36至-38℃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格,pH在7.2-8.6时也可生长,在海拔3200-3400米地区生长良好。耐荫,在林下、 灌丛中及阴坡处生长良好。 特别喜于生长在湿润的平滩、沟渠边缘。一般散生在滩地、河谷等各种类型的草地上,形成茂盛的株丛,但般不形成大片群落。
分布范围
分布于俄罗斯、蒙古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
繁殖方法
选种:对播种用的种子在播前必须进行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含量、生活力、健康度等质量检验,其净度在90%、发芽率在80%以上者均可播种,否则不能做为播种材料。
播种期:布顿大麦草播种时期不仅对种子田间发芽率有直接关系,而且对幼苗死亡率、植株和地下器官生长发育也有明显影响。根据试验,中国北方地区以春播较适宜于(4月)。在无灌溉条件和春旱严重的地区,可以延迟到夏季(5-6月)播种。
播种量:布顿大麦草种子发芽率比较高,故播种量一般较低,但也要视地力而定。最佳播量为每亩1千克,这样产草量最高,其原因是第一年苗齐、苗壮,第二年长势均匀旺盛。播种量少于或多于1千克时,产草量都有下降的趋势。
播种方法:布顿大麦草般采用条播,用畜力或24行、48行谷物播种机播种均可。播种深度2厘米,行距45厘米。播后要及时镇压,以利出苗。为了保证苗全、苗壮,在有水条件的地方,播前必须灌溉,然后播种。如果没有水利设施,则播前对土地需要镇压,以利保墒,提高出苗率。
栽培技术
整地:布顿大麦草种子较小,要求整地精细,在播种的头年对土地进行夏翻或秋翻,并耙耱。若有条件可在夏、秋翻地时每亩施入
有机肥料4000-5000千克做基肥。当年播种前对土地进行浅翻。粑耱,使土壤达到疏松平展,为布顿大麦草种子发芽、出苗创造良好的茁床。
田间管理:布顿大麦草播种当年生长缓慢,播种之后,要加强保护,严防人、畜为害。苗期就要开始进行人工除草,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并在分蘖、拔节、抽穗时期各灌水一次,配合追施化肥。前期以氮、钾肥为主,后期以磷肥为主。
收获:如果年内收割一次草,则以开花期收割为宜,若收两次,则以抽穗盛期首茬,降霜前15-20天割二茬,留茬高度为4-5厘米。种子田,在80-90%的种子成熟时,即可收种,过迟则种子脱落,降低产量。
复壮更新:人工种植的布顿大麦草地,生长3-4年之后,就形成板结层,造成土壤水分不足,通气不良,致使产量下降。所以在生长二年后于春季返青前用无臂犁或圆盘耙耕切草皮、疏松土壤,以便达到复壮更新、提高产量之目的。
主要价值
布顿大麦草茎秆直立,枝叶繁茂,无刺,无异味, 易调制青干草。开花前营养价值最高,干草粗蛋白质达15.44%。适口性好,茎叶柔软,牛、马羊最喜食,成熟后,各种家畜也喜食。能促进幼商发育,提高母畜受胎率,是家畜增腰、提高成活率的良好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