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背潜鸭
鸭科潜鸭属鸟类
帆背潜鸭(学名:Aythya valisineria):体长48-56厘米,翼展79-89厘米,体重860-1600克,寿命22年。是一种大型的潜鸭。头棕,胸及尾黑色,背部有鞍形灰白色斑块。色型如红头潜鸭,但体大而颈部显长,嘴也更长,头廓特征性高耸。头部近前额及近头顶处渐黑。雌鸟较雄鸟色褐且黯,但胸及体侧的对比度较雌性红头潜鸭明显。 雄鸟虹膜红色,雌鸟虹膜深褐色;嘴黑色;脚蓝灰色。
形态特征
帆背潜鸭雄鸟头、上颈栗红色,额至头顶和嘴基黑色。背、肩白色,微具细小的黑色虫囊状斑;腰、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黑褐色,尾羽灰色;翅上覆羽白色,具灰色虫蠹状斑;次级飞羽淡蓝灰色,内翈具窄的黑色羽缘;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灰褐色,翅上覆羽白色至淡灰色。颏黑色,下颈至上胸黑色;下胸、腹和两胁白色。两胁具黑色虫蠹状细纹。
雌鸟头至额部和上胸茶褐色,头顶较暗,呈暗茶褐色。眼周、颏、喉和颊缀有更多皮黄色。上体暗褐色、羽缘色淡,端部具虫蠹状纹。翅覆羽主三级飞羽达褐色,具虫蠹状斑;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褐色,次级飞羽灰色,端部色较淡两胁暗褐色,微具虫蠹状斑。其余下体白色,尾黑褐色。
虹膜雄鸟亮红色,雌鸟褐色。嘴黑色,脚蓝灰色。幼鸟和雌鸟相似,但背部较暗,下体缀有较多褐色斑点,头亦较暗。
大小量度:体重♂850-1600克,♀900-1530克;体长480-610毫米;嘴峰♂55-63毫米,♀54-60毫米;翅♂225-242毫米,♀220-230毫米;跗蹠43-45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繁殖期多栖息于开阔平原上的沼泽湿地,特别喜欢在有开阔明水面的浅水沼泽和有水边挺水植物的湖上,冬季和迁徙季节则栖息在大的湖泊、河湾、海湾和沿海地区及其附近沼泽地带。
生活习性
属迁徙性鸟类。每年春秋两季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作定期迁徙。迁徙时常集成大群,排成“V”字队形。飞行高度较高,偶尔漂泊到中国。
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常成大群活动在开阔的湖面上,繁殖季节则成对活动。性胆怯而机警。起飞时两翅在水面急速拍打一阵才能起飞,但升空以后飞行快而有力。常在水边浅水处植物茂盛的地方觅食。觅食活动主要在清晨和黄昏,白天多在岸上休息或飘浮在开阔的水面上睡觉。觅食方式主要靠潜水取食,一般多在水不太深的地方,有时也在水边浅水处将头伸入水,或尾朝上扎入水中取食。较安静。炫耀时雄鸟发出轻柔的咕咕声,雌鸟回以沙哑的krrr声。
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主要为各类水生植物的球茎、叶、芽、嫩枝和种子,如眼子菜水芹菜慈姑水仙大叶藻等,也食动物性食物如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蠕虫以及蛙和小鱼等。
分布范围
原产地:百慕大、加拿大、古巴、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波多黎各、美国。
旅鸟: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法属波利尼西亚、牙买加、日本、韩国、马绍尔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英国。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在冬末即以形成对,亦有少数在迁徙途中或到达繁殖地后才形成对。营巢于距开阔明水面附近的水边浅水处芦苇丛或蒲草丛中,属浮巢,通常漂浮于水草丛间或半固定于水草上,可随水面涨落而起落。也营巢于水域附近草地上。巢由干的植物茎叶构成,内垫有大量绒羽。每窝产卵通常8-10枚,卵呈橄榄色,平均大小为63毫米×45毫米,重68克。雌鸟孵卵,雄鸟在雌鸟开始孵卵后即离开雌鸟前往换羽地换羽,孵化期24-25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随亲鸟活动和觅食,在雌鸟抚育下经过58-68天即能飞翔。
保护现状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20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
Canvasback.BioLib.cz.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4 15:0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