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百官志三》:“ 唐 有河堤使者, 贞观 初改曰河堤
谒者。有府三人,史六人,典事三人,每渠及斗门有长一人,
掌固三人,
鱼师十二人。” 唐 刘恂 《
岭表录异》卷下:“捕此者,仲春於高处卓望,鱼儿来如阵云,阔二三百步,厚亦相似者,既见,报鱼师,遂桨船争前而迎之。”
《
太平御览》卷九三五引《宋书》:“或问:‘鱼师得鱼卖不?’ 弘之 曰:‘亦不得,得亦不卖。’”按,今本《宋书·隐逸传·王弘之》作“渔师”。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鱼狗》:“鱼虎、鱼师、翠碧鸟。狗、虎、师,皆兽之噬物者。此鸟害鱼,故得此类命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禽语·翡翠》:“雌青雄赤是
鱼师,日夕清波浴不迟。”参见“ 鱼狗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鱼师》﹝ 集解﹞引
陈藏器 曰:“鱼师大者有毒杀人,今无识者。但《唐韵》云:鰤,老鱼也。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是无草木,多瑶、碧,其兽多橐(tuó)橐①,其鸟多鹠(liú)②。历虢(gu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师鱼③,食之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