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希望号实验舱
国际空间站建造的模块之一
日本希望号实验舱(Japanese Experiment Module,JEM),也称希望号,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国际空间站建造的模块之一,也是国际空间站上最大的舱组。其加压模组(Pressurized Module,PM)为一长11.2米、外径4.4米、内径4.2米的圆筒形状模组设备,是该实验舱的核心模组。该实验舱也包含十个国际标准组件挂架(International Standard Payload Rack,ISPR)。“曝露设施”(Exposed Facility,EF),又被称为“平台”(Terrace), 装设在此的各种实验被直接曝露在太空环境里。“实验后勤模组”(Experiment Logistics Module,ELM),包含服务PM的加压和EF的不加压部份,主要做为储藏和移动物品使用。“遥控操纵系统”(Remote Manipulator System,JEM RMS),是一机械手臂,装在PM锥体左舷,主要用来服务EF和移动物件到ELM。
简介
日本希望号实验舱(Japanese Experiment Module,JEM),即“希望”号(Kibō,Hope), 是日本国际空间站的贡献,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于2001年9月制造完成,也是国际空间站上最大的舱组。 希望号实验舱将是日本首个太空实验舱,主要研究项目为太空微重力,另外还将关注医药生物生物技术通讯等领域。希望号实验舱由舱内实验室、舱外实验平台和舱内保管室等部分组成,是日本的 载人航天器。这次由三菱重工业公司名古屋航空航天系统制造厂完成的是舱内实验室,它使用铝合金制作而成,呈圆桶形,全长11.2米,外径4.4米,内径4.2米,重15.2吨,耗资380亿日元。
设计
运送希望号实验舱的轮船于2013年2月7日从日本横滨启程。这是国际空间站未来的重要舱段,下一步工作人员将着手为“希望”号各部分的“上天”做准备工作。希望号实验舱由后勤保管室、实验室及机械臂、舱外实验平台三大部分组成,它们将先后搭乘美国航天飞机升空,并在空间站完成组装。其中增压舱段即后勤保管室,将在2007年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最先被送至空间站,它将作为在轨储存区域,存放实验用的材料、工具及物资补给等。
希望号实验舱是日本建造的首个可供人居住的太空设施,也是日本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中作出的最主要贡献。美国航空航天局表示,希望号实验舱未来将大大提高国际空间站的在轨科研作业能力。
希望号实验舱加压模块长11.2m、直径4.4m,包含23个“国际空间站”标准有效载荷机柜,其中10个为科学机柜,13个为系统机柜。不仅如此,拥有加压实验后勤模块的希望号实验舱还是“国际空间站”上唯一拥有储藏区域的实验舱,这无形之中增加了航天员的活动范围,这也是各国航天员喜欢到希望号实验舱“蹭场子”踢足球、打羽毛球的原因。最多可以容纳10个标准有效载荷并能释放立方星的外部平台,更是为希望号实验舱提供了更多实验与应用机会。此外,可以从地球操作的远程机械臂系统,能代替航天员完成外部平台维修和实验后勤模块货物转移任务,让实验舱“如虎添翼”。希望号实验舱作为实验舱家族中的“大块头”,充裕的空间让其有能力承载大量科学载荷实验。
服役动态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5日,日本京都大学宇宙木材研究室发表声明称,该机构研发的世界首颗木壳人造卫星在美国东部时间11月4日晚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货运飞船升空。卫星随飞船到达国际空间站约一个月后,将从日本“希望”号舱段被释放。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6 08:31
目录
概述
简介
设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