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哲学
哲学术语
希望哲学又称“乌托邦哲学”,是德国E.布洛赫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他认为“希望”不仅是人的一种意识特征,而且也是一种本体论现象。
名词解释
希望哲学(英philosophy of hope) 亦称“乌托邦哲学”。德国E.布洛赫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一般认为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世界是开放着的、向前运动的未完成过程,处在一种“尚未”的状态中,未来以无限多的可能性向人敞开,由此人便对未来(世界的未来和人自身的未来)产生种种“希望”。希望是人类种种激情中最富于人性的激情。因为现实的人总是局都的,不完全的。充分的人性、真正的人性仍存在于前面,人要不断地朝前。对于人来说,希望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固有的人类需要,是一种不可须爽缺少的本体论现象。人在希望中生存,但并不自觉地意识到它的存在,常常夸大外在客观世界的力量,忽视内在于人性中的希望和创造的力量。哲学的真正使命便是唤醒人心中的希望的情绪的“乌托邦”能力。人性中充满着希望和对未来的向往。人类文明史即由无数的乌托邦构成,既有着眼于重新设计全社会的乌托邦,又有种种局部的乌托邦,如宗教乌托邦、娱乐乌托邦、戏剧乌托邦等等。乌托邦可以分为两大类:抽象的乌托邦和具体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
形成
人的未来包含着多种可能性,究竟哪一种可能性被实现,不取决于客观事物,而是取决于主观意志和克服前进中障碍的能力。人要实现自身的本质,达到理想的状态,成为摆脱各种异化的“完全的人”,首先必须对未来抱有希望和信心,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力和创造性,努力去争取。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不可能离开这个非人的世界而成为完全的人。所以,人在实现自己的内在本质时,还必须帮助周围世界完善起来。周围世界也处于不断的自我生成之中,它本身也具有自我完善的“倾向——潜在性”。“期待、希望、向往,走向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意向,——这不仅是人的意识的根本标志,而且当它们被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的话,也是整个客观实在内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所以,世界要走向完善,也有待于人的能动作用予以帮助。在希望的驱动下,人通过劳动积极解决主体客体矛盾,在人和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将实现自己的本质而成为“完全的人”;世界也将消除异化而成为没有任何忧患和邪恶的理想世界,从而达到主观愿望和客观可能、主体和客体二者相互适应。这样,人类社会就将跨入充满人道主义的“具体的乌托邦”,也即人道化的“伦理社会主义”社会。
希望哲学的由来
布洛赫看来,马克思主义应该由客观冷静的经济分析(即“寒流”)和精神道德的倾向或“乌托邦过剩”(即“热流”)两方面组成。而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却忽视了“热流”,缺乏伦理学,忽视主体性,具有庸俗的经济决定论倾向。希望哲学则集中在“热流”上,着重强调主体精神在认识和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并非不是乌托邦,而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他主张把乌托邦精神重新引入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即成为“希望哲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30 18:15
目录
概述
名词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