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曼(Selman)提出儿童的友谊在小学阶段发展到双向帮助的关系,开始建立同伴团体时称为帮团时期。
简介
随着个体的成长,每个人都会和身边的社会发生着各种联系。儿童对友谊的认识是逐渐发展的,到小学阶段,个体逐渐形成与外界他人相互帮助的关系,这一阶段称为帮团时期。具体而言,6、7岁的儿童认为朋友就是一起玩耍的伙伴;9—11岁的儿童强调相互同情和相互帮助,认为忠诚是朋友的重要特征,朋友关系应该是比较稳定的。
形成阶段
塞尔曼(Selman)曾提出儿童友谊发展有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
第五阶段(12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小学生的同伴团体
小学时期是开始建立同伴团体的时期,因而也被称之为“帮团时期”。
在学前期,基本上还没有形成同伴团体。这一时期,对未来孩子的人格与习惯的养成极为关键。特别是在目前城市中独生子女占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孩子普遍缺乏兄弟姐妹式的生活,同样帮团团体大多不够固定,沟通机会也少。
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同伴团体往往是非正式的,通常是由儿童自发形成的,同伴交往缺乏正式的规则,团体成员经常变换。从中高年级起,同伴团体的组织结构更加完善,同伴团体的压力日益显著,开始对儿童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一般进入高年级后,学生之间常常会出现一些模仿性的帮团组织。如果能够在这样的的帮团组织之间加以合适的引导,则必然会使得孩子们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造成很好的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的良好气氛。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与组织。
学伴,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帮团形式。
社会交往
A、亲子交往。儿童入学以后,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儿童与父母的交往时间、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都有所改变。在交往时间上,与学前期相比小学儿童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相对减少,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也相对减少,儿童对父母的依恋和依赖程度减弱。在交往内容上,小学儿童的父母更多关注孩子学业和品德。如辅导学习、检查作业,与孩子讨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讨论日常行为举止的适当性等。在交往方式上,父母的控制性在小学阶段开始减弱,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自己做决定,6岁以前儿童的大部分事情是由父母决定的。
B、同伴交往与同伴团体的形成。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的社会化方式。同伴交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的形式更为复杂;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他们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他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小学时期是开始形成同伴团体的时期,因而又被称为“帮团时期”。小学时期的同伴团体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在一定规则基础上进行相互交往;限制其成员的归属感;具有或明或暗的行为标准;在共同目标下形成了一定的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可能是松散的,也可能是严谨的。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表现为: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团体活动中,儿童学习处理各种关系中的社会问题,学会按照同伴团体的标准建立合适的反应模式来组织自己的行为,社会交往技能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同伴团体还可以为儿童提供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同伴的拒绝与接受反应使儿童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C、师生交往。师生关系是小学儿童面对的又一种重要社会关系。小学儿童特有的社会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与教师的交往方式。刚刚跨入学校大门的儿童总是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随着年级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随之增长。而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影响着他们对教师的反应。
帮团实例
高端帮团,又称“高端教育帮团”,是由有14户家庭的家长聚在一起而成立。“帮团”的家长们认为,一个孩子学和一群孩子学有很大差异。一群孩子学能让孩子自然而然去接受,这种同伴在一起的乐趣是大人无法给他们创造的。帮团”里的孩子,在各自班里都非常优秀,成绩名列前茅。“帮团”不拒绝“不聪明,不优秀”的孩子。家长们都觉得,孩子之间互相引导学习起了很大作用。
又称“高端教育帮团”,由有14户家庭的家长聚在一起而成立。“帮团”的家长们认为,一个孩子学和一群孩子学有很大差异。一群孩子学能让孩子自然而然去接受,这种同伴在一起的乐趣是大人无法给他们创造的。
“帮团”现在有10多户家庭,走动比较频繁,平时活动基本AA制。“帮团”不定期组织活动,每次活动家长们都特别有爱心,利用自身优势,或贡献教学资源,或给孩子们买吃的,或带孩子们出去玩。
“帮团”里的孩子,在各自班里都非常优秀,成绩名列前茅。“帮团”不拒绝“不聪明,不优秀”的孩子。家长们都觉得,孩子之间互相引导学习起了很大作用。这个“帮团”在家长群中名气不小。
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给孩子塑造高端、宽阔的视野。为优秀的孩子寻找与之匹配的“朋友圈”,而“圈内”的父母们,都致力营造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们互相引导着,快乐地学习,创新地学习。
“高端帮团”认为,孩子大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该进入一个“帮团”时期,这个时候同龄人对同龄人的影响,往往要大于成年人对孩子的影响,这个年龄段同伴之间产生的帮扶教育效果会很好。
专家点评
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小教系副教授刘瑛说,这种学伴式的教育现象属于分层次教学,在国外还是比较多的。很多学校设英才班,供基础好的学生学习;特殊班,供成绩相对差的学生学习。条件相同的孩子在一起,进步更快,确有道理。
但在国内,这种学习形式组织起来比较困难。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家庭经济条件、家长空闲程度、家庭教育观念等。组织这样的团队最好是相互比较熟悉的家庭,可以是纯游玩活动,因为中国孩子的学业负担已够重,再让他们课余学习,对成长反而不好。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副教授、硕导牛玉柏: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更加在乎老师和家长对他的评价;但高年级的孩子,更加在乎的是同伴之间的评价。小学五六年级是同伴依存性高峰期。“帮团”的形式我觉得很不错,增进异龄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了孩子的社会性,因为在社会性中除了情感、自主意识,还有亲社会性等。孩子在学校以学习为主,“帮团”形式可以培养孩子的亲社会性(助人、分享、模仿榜样的行为)。还有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帮团”的形式可以让层次高的孩子给层次低的孩子带来积极的作用。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教授、心理系副主任、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侯功林: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除了学习,还有语言、社会交往等方面能力的培育。在心理学中,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作为社会教育是必须的,而且是对孩子的一种全面培育。但在课余生活中,像以上家长形式展开的培养,组织孩子“玩”到一起,而且玩得有“技术含量”,是很可取的一种弥补当代教育缺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