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镇,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
永寿县,由原常宁镇、上邑乡、豆家乡3个乡镇撤并而成,位于县境东北部,地处乾礼永三县交界处,东和礼泉县
南坊镇接壤,南傍五峰山与乾县
峰阳镇相接,西连马坊镇,北和淳化县
官庄镇隔泾河相望。总面积162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41001人(2017年)。
历史沿革
唐时建常兴寺,后取常久安宁之意,改为常宁寺。
宋时曾在常宁镇设寨(相当于县一级的军事建制),取名常宁寨。因当地群众经常在此进行农副产品交易,逐渐形成集镇。
金收国元年(1115年)前后,改名常宁镇。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在常宁境内设常宁里、强(jiàng)化里。
清顺治四年(1647年)上邑属宁化里。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设常宁镇。
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常宁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豆家、上邑属常宁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设店子头、上豆家乡、上邑乡。
1952年6月,撤销店子头乡,增设北顺什乡。
1953年7月,重设店子头乡、撤销北顺什乡。
1956年3月,辙区并乡时撤销店子头乡,常宁区建立袁家乡。
1958年5月,改称常宁乡。
1958年10月,常宁乡、豆家乡、上邑乡合并建立常宁人民公社。
1961年8月,分设为常宁、豆家、上邑人民公社。
1984年6月,机构改革时改称常宁乡、豆家乡、上邑乡,同年7月改为常宁镇。
1998年4月,改称豆家镇。
2011年,撤上邑乡并入常宁镇。
2015年6月28日,撤销豆家镇,并入常宁镇。
行政区划
2005年,原常宁镇镇辖荔家嘴、直家宫、强(读“将”)华、安德(读dēi)、杜家、刘家、陈家、袁家、房家、官庄、高侯、龙子沟、炎家山、新华、穆家、左家、朱家嘴、果纳、西班白、东班白、姜家、南章、东邑、折楼、北屋等25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68个村民小组。
2005年,原豆家镇辖和平、灰家、下豆家、胡家嘴、豆家、左村、良村、三峰、杨家岭、王家嘴、南顺什、店子头、良店、何谈等14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
2005年,原上邑乡辖上邑、下(读“哈”)邑、石桥头、草德(读dēi)、冯家、线家、坳里、东岭、硙子头、北顺什、油坊村、千家、应(读“妮”)村、小张等14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4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常宁镇辖35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常宁镇位于永寿县县境东北部,地处乾礼永三县交界处,东和礼泉县
南坊镇接壤,南傍五峰山与乾县
峰阳镇相接,西连马坊镇,北和淳化县官庄镇隔泾河相望。总面积16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原常宁镇属黄土破碎塬沟壑区,整体向东、南、北3面倾斜。北部多丘陵沟壑,南部较为平坦。海拔1000~1300米。
原豆家镇被南北走向的店子头沟分割成东西两个塬面。东部较平缓,西部由南向北倾斜。五峰山横亘南部,最高峰海拔1467米。
原上邑乡塬面较为完整平缓,塬地占总面积的61%。
气候
常宁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617.3毫米。冬季长而干旱,夏季短而温和。年平均气温10.8℃。最高气温为38.9℃,最低气温为-18℃。早霜始于10月下旬,晚霜终于3月下旬,无霜期约为210天。全年总日照为2166.2天。
水文
常宁镇主要河流有泾河、三岔河、店子头河。泾河境内流域面积26.8平方千米,三岔河境内流域面积12.6平方千米。泾河从北端流经,年均流量60.97平方米/秒,最大洪水9200立方米/秒。建有水力发电站1个。三叉河从南端流经。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常宁镇境内植物以农业植物群落和栽培的落叶阔叶树为主,自然植被中,乔木主要有
杜梨、
沙棘等;灌木主要有
狼牙刺、
山桃等;草被有野芦苇、黄蒿等;草药有
柴胡、甘草、蒲公英、茵陈等。人工植被分经济林和用材林。经济林型包括粮、果、菜等;用材林型包括刺槐、中槐、杨、桐、椿、榆、柏、柳、皂角等。
动物资源
常宁镇境内野生动物以野兔、
獾、鼠、雉、鸽、鹊、麻雀等为多,并有少量狼、
野猪等出没。饲养动物主要是家畜、家禽,以牛、马、羊、猪、狗、鸡等为多;虫有蜜蜂、蝎、蚊、蝇、蝴蝶、蝉等;其它动物有蛇、青蛙、蚯蚓等。
人口
2005年,原常宁镇共3806户、16786人。其中城镇人口603人,占总人口的3.59%。
2005年,原豆家镇共2298户、9362人。其中城镇人口203人,占总人口的2.17%。
2005年,原上邑乡共2586户、11251人。其中城镇人口110人,占总人口的0.98%。
截至2017年末,常宁镇常住总人口41001人。
经济
综述
2005年,原常宁镇生产总值5800万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3900万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1460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4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9元。
2005年,原豆家镇生产总值3640万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830万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30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5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1元。
2005年,原上邑乡生产总值2948万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740万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126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元。
2017年,常宁镇企业个数共103个,企业从业人数590人,其中工业企业5个。
第一产业
2005年,原常宁镇农林牧业总产值3900万元,是1990年2810万元的1.39倍。耕地面积2642公顷,主产小麦、玉米、高粱等;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苹果等。苹果种植面积达到520公顷,总产1.2万吨。和渠子镇共有水库1座,有抽水站8处、机井19眼。果纳、西班白、穆家、左家等村成为烤烟生产重点村。
2005年,原豆家镇农林牧副业总收入2830万元。耕地面积1654公顷,主产小麦、玉米、高粱、豆类、糜谷等。经济作物以苹果、油菜为主,另有烤烟、中药材及桃、杏、柿子等水果和干鲜果。全镇苹果面积1237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74.79%,人均2.1亩,苹果总产量2700多吨,销售收入1430万元,占总收入的50.53%。
2004年,原上邑乡乡政府在北顺什村建日光温室大棚48座,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芹菜、辣椒等反季节蔬菜,当年单棚收入近8000元。2005年,原上邑乡农林牧业总产值2740万元,是1990年的8.3倍。耕地面积1829公顷,主产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豆类等。经济作物有苹果、油菜、柿子、核桃、大枣、花椒等。果园面积801公顷,果品总产6324吨,收入711万元。
第二产业
2005年,原常宁镇有镇办企业7家、村办企业4家、个体私营企业10多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460万元,是1990年的1.63倍。
2005年,原豆家镇无镇办企业,只有两家砖瓦厂及1家白灰厂。企业产值230万元。
第三产业
2005年,原常宁镇商业、饮食业较多。个体私营工商业户380多户,实现产值440万元,是1990年的6.88倍。
2005年,原豆家镇商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收入580万元,是1990年的6.1倍。
2004年,原上邑乡紧临常宁镇,商业、餐饮业数量很少。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5年,原常宁镇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800多人。完全小学4所、初级小学19所、幼儿园3所、在校学生2450多人,教职工108人。
2005年,原豆家镇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10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1650人,教职工123人。
2005年,原上邑乡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3所、初级小学6所、幼儿园2所,在校学生2033人、教职工109人。
医疗卫生
2005年,原常宁镇有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35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5名。开设床位18张,医疗设备较为齐全。个体诊所8个、药店6家,从业人员18名。农村卫生室、保健站25所,乡村医生25人。
2005年,原豆家镇有卫生院1所,卫生技术人员16名,开设病床10张;个体诊所5家,从业人员9名;农村卫生室14所,乡村医生18名。
2005年,原上邑乡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2名;个体诊所、药店7家,从业人员7名;农村卫生室15家,乡村医生15人。
基础设施
2005年,原常宁镇新铺设通村公路25.3千米。25个行政村中,22个村路面柏油化,3个村路面砂石化。新建水塔6座,16个村的农民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结合扶贫重点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建新村5个,移民搬迁822户、4014人。农民新建房屋1万余间、24万多平方米。旧庄基还田360公顷。在新农村建设中,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同步发展。老街改造中新建二层临街门面房201间,建成综合市场1个;配合永(寿)常(宁)公路改道,延伸街道1050米。
2005年,原豆家镇主街新建两层临街门面房36间,向南延伸街道500米,新建商业门面房87间。共建扶贫村2个、新农村4个。农民新建房屋6200间、11.9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1平方米。旧庄基还田55公顷。12个村通村道路柏油化,2个村砂石化。有12个村、1950户用上了自来水,各行政村全部完成了农网改造。
社会保障
2005年,原常宁镇共有电话机2540部、手机3260部、电视机4120台、机动车3650辆、摩托车3100辆,人均住房面积由1989年的2.1平方米增加到16.4平方米。
2005年,原豆家镇有电话机1700部,每百户74部;手机3540部,每百人39.33部;电视机2281台,户均1台;机动车643辆,摩托车1562辆。
2005年,原上邑乡有电话机780部、手机835部、电视机2280台、机动车195辆、摩托车107辆。人均住房面积15.6平方米。
交通运输
常宁镇有永常公路、永豆路和南坊镇—永寿县公路过境。有乡道1条绛山路,乡村道路21条,柏油化路面8个,沙石化12条。
地方特产
常宁镇有永寿槐花蜜、羊肉泡馍、长寿挂面、刺绣、仪井豆腐脑等特产美食。
永寿槐花蜜,颜色呈水白色、白色及微黄色,清香甜润,有槐花香味,蜜质粘稠。每年5月至6月蜜源植物泌蜜期,组织蜜蜂采蜜,在保护区范围内经蜜蜂自然酿造成熟蜜,人工分离取出后装入蜜罐储存。2018年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永寿槐花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羊肉泡馍是永寿的一道特色小吃,先将新鲜的羊肉洗切干净煮时加葱、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烂,留汤汁备用。馍,是一种白面的死面(不用发酵)烙饼,碗是一种看着比较笨重的大老碗。吃的时候把馍掰碎成黄豆般大小放入碗内,然后交厨师在碗里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汤,并配以葱末、香菜、料酒、盐、味精等调料,再佐以辣子和糖蒜即可食用。
长寿挂面,又叫长寿面,俗称“细面”,逢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的餐桌上都能见到,一般都是搭配辣汤佐食。挑一小撮面,浇上沸腾的辣子汤,撒上鸡蛋饼和韭菜末,吃的时候只捞面、不喝汤,将剩下的汤回入锅中,反复浇面,当地人管这种吃法叫做“涎水面”。
相传“涎水面”为周文王所创,又叫和气面,主要流行于永寿、乾县地区。周文王曾被囚禁于此,获释后,乡亲们拿肉、菜来看望他,文王将所有的肉、菜做成了一锅鲜美臊子汤,为了使数万部族都能尝到臊子汤,规定只吃面,不喝汤,将汤倒回锅中,故称涎水面,取和气团结之意。
历史文化
村名由来
常宁镇:唐时建常兴寺,后取常久安宁之意,改为常宁寺。宋时曾在常宁镇镇设寨(相当于县一级的军事建制),取名常宁寨。因当地群众经常在此进行农副产品交易,逐渐形成集镇,改名常宁镇。
豆家镇:豆家镇以驻地豆家村得名。本为“窦家镇”,后书写为“豆家镇”。
上邑乡:上邑原名上营。据《后汉书·百官志》载,时屯骑校尉分5营,“掌宿卫兵,领北军营垒之事”。光武中兴,“但设中侯,以监五营”。其上营(今上邑村)、下营(今本乡下邑村)、营房村(今本乡油坊村)、营村(今本乡应村)连同顺城(今本乡北顺什村、东顺什村及豆家镇南顺什村)构成5营。
荣誉称号
2010年,常宁镇曾先后荣获省级卫生镇、市级文明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