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南站(Changpingnan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是
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管辖的三等站,是广惠城际铁路的中间站之一。
历史沿革
2006年,根据《东莞轨道交通规划》,东莞轨道交通R3线(今广惠城际铁路东莞段)经过常平镇中心区域并设站。
2009年,广惠城际铁路莞惠段动工建设,拟定在常平大道板石段设站,代称常平站,最初拟建高架站。
2010年,广惠城际铁路常平镇中心路段由以桥代路方案改为地下隧道方案,常平站因此改为地下车站。
2015年,广惠城际铁路常平镇区站点命名为常平南站,以区分广深铁路常平站。
2016年,因广惠城际铁路常平镇常平大道施工段第七次发生坍塌事故,常平南站工期延迟。
2017年,广惠城际铁路道滘站至常平东站段开通运营,常平南站同步投入使用。
2024年5月26日,广佛南环、佛莞城际正式开通运营,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实现“四线”贯通,该地铁连通广州、佛山东莞、肇庆、惠州5城,全长258公里,总车站数达39站,为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四线”贯通运营后将全面启用“站站停+大站快车”公交化运营模式,执行“肇庆站—小金口站”和“佛山西站—小金口站”交路,平均行车间隔为26分钟,其中,大站快车固定停靠肇庆站、鼎湖东站、大旺站、三水北站、佛山西站、番禺站、广州长隆站、东莞西站、西平西站、松山湖北站、常平南站、陈江南站、西湖东站及小金口站共14个车站。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截至2018年9月,常平南站总建筑面积2.299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8093万平方米,其中设备层、站厅层和站台层面积均为6033平方米;出入口通道面积890平方米,风道面积3290平方米,其余设施建筑面积870平方米。车站为三层三跨框架结构,总长度232米,标准段外包尺寸宽25.14米、高23,32米。车站有效站台中心处覆土3.139米,地面高程5.36米,顶板顶面绝对标高2.221米,轨道顶面绝对标高-19.479米,整个车站设0.2%纵坡,呈东高西低。(资料来源:中铁北京工程局)
整体布局
截至2018年9月,常平南站为一座地下铁路车站,沿常平大道西南至东北方向布置。车站共有三层,其中地下一层为设备层,地下二层为站厅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每层的两端均为设备区,中部均为公共区。
车站地下一层主要作为人行通道,共有A、B、C、D四个出入口,对接地面广场、街道以及周边地下商城;截至2018年9月,常平南站只开通A出入口,直通地面广场(常平大道南侧马路边),其余出入口暂不开放。车站地下二层两端为售票处和办公区域,设有人工售票窗口,中部为候车厅和检票口;地下三层为站台与轨道;各层之间均有一组扶手电梯相通。
站台线路
截至2018年9月,常平南站拥有1台(岛式)2线,设有屏蔽门,途经常平南站的线路是广惠城际铁路。
运营情况
自助购票
截至2018年9月,常平南站地下二层售票厅内共有16台自动售取票机,其中有9台为常用,且非高峰时段仅开启3至4台。
便民设施
● 无障碍电梯
截至2018年9月,常平南站设有一台无障碍垂直升降电梯互通候车厅与站台层。
客运流量
2017年12月28日,常平南站累计发送旅客1500多人次。
2018年1月1日,常平南站累计发送旅客3700多人次,次日累计发送旅客5500多人次;同年2月18日,常平南站累计发送旅客1100多人次;同年2月21日,常平南站累计发送旅客1023人次、到达旅客935人次;同年清明假期,常平南站客流总量达7000多人次。
交通换乘
公交线路
截至2018年9月,因常平大道施工,常平南站暂无专用公交站点,附近主要公交站点为振兴中学路口站、常平一小站、常平国土分局站和星汇中心站。
振兴中学路口站距离常平南站最近,位于常平南站A出口东南侧150米处、新城大道边,常平南站A出口和振兴中学路口站均有指示牌引导。
常平一小站和常平国土分局站位于荔园路,从常平南站A出口沿常平大道向东至前方250米红绿灯路口处左转再前行200米到达,两个公交站有公交车一站(5至8分钟)即达广深铁路
常平站(公交站为常平火车站)。
星汇中心站位于常平大道与常黄路交叉口东南面,从常平南站A出口西行700米到达。
出租汽车
截至2018年9月,常平南站没有出租车接送点,旅客可在A出口旁边的常平大道或步行至新城大道振兴中学路口公交站附近等待或电召过往出租车。
城际铁路
广九铁路、
广深铁路常平站位于常平南站东北面1.2千米处,步行时间约15分钟(实际转乘需40分钟以上),也可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车程耗时8分钟内)抵达,可转乘
广九直通车、广深城际列车或广汕动车组列车。
价值意义
常平南站靠近镇中心区,与常平东站形成“一中一东”的站点布局,发挥了城际铁楼快捷、准点和舒适的优势,吸引更多市民乘坐。常平南站建成运营后,常平镇与东莞市区的轨道脉络正式打通,让市民能快速抵达各镇街。同时,常平铁路枢纽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也进一步提高。(东莞市政府 评)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