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村镇,隶属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地处
叶县西南部,东与
夏李乡毗邻,南、西两面邻南阳市方城县
拐河镇,北接鲁山县张官营乡,距叶县县城30千米,区域总面积178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1949年11月,分属常村、栗林店、双山3个乡。
1950年,又分属常村、柳树王、文集、栗林店、下马庄、五间房、府君庙、双山、葛庄9个小乡。
1954年,成立常村中原社。
1956年,改为常村中原社为常村中心乡。
1958年8月,改为常村管理区,隶属夏李公社。
1960年6月,从夏李公社分出建立常村公社。
1984年,由常村公社改为常村乡。
2011年5月,由常村乡改为常村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常村镇下辖常村、艾小庄、暖泉、下马庄、李家庄、瓦房庄、柴巴、金龙嘴、五间房、金沟、大毛庄、大娄庄、西柳树王、月台、养凤沟、栗林店、文集、文庄、孤山、石院墙、府君庙、和平岭、毛洞、李九思、西刘庄、刘东华、杨林庄、赵岭、南马庄、马顶山、罗圈湾、尹湾、孤古岭、葛河、中马、黄湾、响堂37个行政村,下设27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常村镇下辖37个行政村:文庄村、文集村、月台村、栗林店村、养凤沟村、孤山村、府君庙村、石院墙村、毛洞村、和平岭村、刘东华村、瓦房庄村、常村、西柳树王村、下马庄村、暖泉村、艾小庄村、李家庄村、金沟村、金龙嘴村、大娄庄村、大毛庄村、柴巴村、五间房村、响堂村、黄湾村、西刘庄村、孤古岭村、葛河村、中马村、杨林庄村、南马庄村、李九思村、马顶山村、罗圈湾村、赵岭村、尹湾村,镇人民政府驻常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常村镇地处
叶县西南部,东与
夏李乡毗邻,南、西两面邻南阳市方城县
拐河镇,北接鲁山县张官营乡,距叶县县城30千米,区域总面积17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常村镇为浅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有老青山等山头69座;西部边缘的老青山,又名西唐山,主峰650.2米,是叶县、鲁山、方城之界山。
水文
常村镇境内河道有河、灰河两大河流;澧河发源于西部方城县境,流经陈庄、杨庄、文集后进入夏李乡境;灰河绕境北部,形成天然界河;另有罗圈湾河、关口河、铜马河、白牛河、红石河、枣园河、飘麦河、金沟河、暖泉河、白庙河等15条小河,流域面积178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常村镇境内已探明矿藏的有锰、镁、铁、白云岩、脉石英、石灰岩等10余种,其中白云岩储量在1240万吨以上,白土矿储量也在千万吨以上;森林资源有栎木150公顷,山杂木200公顷。2011年,常村镇有耕地5.6万亩,人均1.1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常村镇总人口有4536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000人,城镇化率26.5%;另有流动人口4948人。总人口中,男性24282人,占53.52%;女性21087人,占46.48%;14岁以下8348人,占18.4%;15—64岁32802人,占72.3%;65岁以上4219人,占9.3%。2011年,常村镇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55人。
截至2017年末,常村镇常住人口为44463人。
截至2018年末,常村镇户籍人口为4999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常村镇财政总收入为2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39元。
截至2018年末,常村镇有工业企业65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9个。
农业
2011年,常村镇农业总产值7923.6万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5%。常村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2011年,常村镇生产粮食4.2万吨,人均900千克。常村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截至2011年末,常村镇有养殖小区5个,农业专业合作社7家。
工业
2011年,常村镇工业总产值为1.5亿元。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常村镇有商业网点38个,职工1200人;有农贸市场8个。2011年,常村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250万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2亿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常村镇有2家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2.2亿元,人均储蓄4600元,各项贷款余额5500万元。
电信业
2011年,常村镇电信业务收入为38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常村镇有民办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2000余人,专任教师112人;有寄宿制小学2所,26个教学点,在校生5890人,专任教师21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初中1所,在校生3216人,专任教师23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常村镇教育经费达0.16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15亿元。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常村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中心10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6个;有体育场地30处,5个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广播入户率达到100%,电视普及率达到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常村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个,其中镇有中心卫生院1个,村卫生所(室)37个;病床16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7张。2011年,常村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57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31万人,参合率95%;孕产妇死亡率24/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常村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25户,人数2525人,支出184.325万元,比2010年增长10%,月人均73元,比2010年增长1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02人,支出15.3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43人,支出29万元,比2010年增长2.1%;农村医疗救助6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3100人次,共支出14.8万元;有敬老院3所,床位数86张,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30人。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常村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20千米,投递点37个,乡村通邮率100%;有电信服务点8个,有固定电话用户760户,电话普及率达5%;移动电话用户3.9万户;宽带接入用户600户。
截至2011年末,常村镇有自来水厂25座,铺设干线水管109千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76%。
交通
常村镇有330省道过境,境内长16千米。截至2011年末,常村镇有村村通主干公路6条,全长39千米。
历史文化
常村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常村而得名。明初,常姓来现在的常村建村,取名“常村”。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元月6日,红二十五军实施战略转移,北上抗日,在方城县七里岗被国民党军截击,战斗中26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伤员由地方党组织安排在常村疗伤,在中共常村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常村群众与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的斗争,对伤员进行疗养,使伤员得到痊愈,痊愈后,伤员们继续北上抗日。
风景名胜
常村镇境内有楚长城遗址、石门嘉遁、老青山远古时期岩画——“天书”等景点。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入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