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宗祠
始建于清朝的古建筑
常氏宗祠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仙居乡珍珠村。它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常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建成已有270多年历史。 宗祠坐东朝西,后面是海拔442米的高家山,前面是大架槽山。常家河从旁边流过,在宗祠前来了一个“U”字形拐弯。当地人说这条河从上游崇山峻岭的山泉中流淌下来,常年不断,最后缓缓汇集注入到北河水库。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简介
宗祠是一组面阔六间的两进院落,远观,宗祠全部用灰砖和条石垒砌,墙体高大,雕梁画栋,气宇轩昂。环绕祠堂一周,发现祠堂右侧的外墙中镶嵌着一块纪年砖,长27厘米、宽15厘米,上面记载着祠堂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仲春月修建。沿祠堂右侧参观,一块靠在墙边的大青条石匾格外醒目。匾长1.8米,高0.6米,厚约10厘米,上书“常氏宗祠”四个苍劲大字,左右两旁分别刻有几行小字,书写着“前清诰封奉政大夫常秀升所建,前清举人历任昭化丹棱县常炳耀书”以及“民国三年仲夏吉旦”的字样。记载着常氏宗祠始建于雍正年间,在民国三年(1914年)又对宗祠进行了扩建。
这块石匾原来立于祠堂中堂大门上方,后来中堂被拆除,就被移放到墙角。在大门右侧墙壁上有一个直径1.8米的白墙圆框,上面用黑字画满佛教的图案,圆框上是一幅扇面图,上绘6幅人物画。走过中堂,看见那做工精细的雀替,绘有八仙人物的过梁,画有彩凤的屋檐壁画等,仍然能让人们感受到它昔日的风采与神韵。
在右侧正面的外墙上,有一条通栏的红色宣传标语和口号,最上面依稀看到是用隶书横写着“坚持民主……”的字样,下面是10多条用红笔书写的标语,虽有些斑驳,但隐约能看到是有关土改和抗美援朝的内容。而在祠堂旁边的牛栏屋墙上,也有一块面积约1.5平方米的方形宣传栏,白底红字地书写着“天下农民是一家”“抗美援朝,努力爱国才能保住家”“土改复查不是二次土改”“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彻底打倒地主阶级”“拥护中央人民政府”等15条斗地主、分田地和抗美援朝的标语,落款是“活动村宣”。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同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据记载,“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嘉靖才“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人文历史
祖源碑见证
在常氏宗祠的东侧山边有一墓地。这里一字排列着5块高大的石碑,最中间的一块立于咸丰三年(1853年),是常氏先祖常金榜与夫人刘氏的墓碑和祖源碑。常金榜生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卒于乾隆七年(1742年),享年66岁。其妻刘氏生于康熙十年(1671年),卒于雍正六年(1728年),享年57岁。刘氏比丈夫大5岁,早丈夫14年去世。碑上记载“我祖自清初落籍于斯,可谓根深源茂。”
常金榜夫妇墓碑旁边是“历代高曾祖讳众神祖之位”的平原堂碑,即常氏历代祖宗神位碑。上有一世祖常金榜,妻刘氏;二世祖常定国,妻王氏等,立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其他三块碑是常家三世祖的神位碑,分别是大房常大明,配偶廖氏;三房常大元,配偶陈氏;幺房常大魁,配偶彭氏。每块碑高140厘米,宽60厘米,厚13厘米,额头上分别有“本支百年,万古流芳,木本水源,百世流芳”等秀美文字。
资料记载
荆门市档案馆收藏的《荆门常氏家谱》中有这样的资料记载:常氏于明末从江西迁至荆门五里草场常家湾。清康熙年间,常金榜因哥哥去世后,娶嫂嫂为妻而违反族规,自感世俗难容,遂携妻自南迁到偏僻的仙居珍珠村常家河。这不仅与常金榜和其妻刘氏年龄相差五岁相符合,而且与常氏祠堂修建的年月相吻合。
无字碑的述说
“常家神位碑上有历代祖先,有大房、三房和幺房,为什么缺少二房呢?”常付昌在已拆除的常氏宗祠中堂的废墟中,发现过一块无字碑。这座碑高1米,宽0.5米,用一整块青石雕成,底下有插销,通体无字。无字碑比神位碑小了许多。这块碑究竟是不是“常氏二房”的?碑上为何没有刻字?都是个难解的谜题。
常氏后人
荆门市档案馆里留存有荆门最后一位秀才常宅午的科考试卷,成为荆门档案馆里为数不多的市宝之一。而此人,和常氏祠堂的一世祖常金榜同属常氏一族。应为其曾孙辈。近现代以来,常氏家族还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如抗日烈士常正刚、革命老将军常青等,他们为社会进步、人类解放和祖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常氏宗祠考察记.荆门市档案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9 17:33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