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塔村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下辖村
平塔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城南郊,距县城2.3公里,为平阳南部地区入县城的必经之地。
简介
50年代初属城南乡,1986年属昆阳镇城南办事处;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办事处撤销,属昆阳镇。
平塔村位于平阳县城南郊,为平阳南部地区入县城的必经之地。村境东接牧村,南临务洋乡周家岩村,西靠务洋乡流水坑村,北连皇岙村。为小南平原水网地带。辖平桥、塔下、峡屿桥、蓝宅桥、陈浃5个自然村
1992年,平塔村有410户、1502人。耕地783亩,其中水田741亩,山园42亩。平塔村背靠青山,面向平原。村区环境优美,古迹众多,地势优越,堪称为平阳小南平原的一颗龙珠。龙山坐落在村中,山由5个小山峰相连,中高头尾低,最高峰海拔45米,相对高程约为38米。
自然景观
头向西南,尾朝东北。村民聚居在龙山之颈。坡南塘河自北向南,经龙山西侧至龙山口部时,分成东、西两河,通向鳌江
龙山山顶建有文明塔,为六角七层青砖结构,底直径5米,高21米,外观挺拔,塔内原有木梯盘旋至塔顶。塔从一层开始向上收缩,形如笔,前人亦称“文笔峰”。据《(民国)平阳县志》载:此地原有两塔,建于宋乾道年间,毁于清乾隆二年(1737)。
据文明塔塔碑载:宋至明,平阳文风昌盛,人才辈出,有“小邹鲁”之称。清乾隆后,文风日下,百余年间竟无中第者。光绪间,知县汤肇熙在乡人倡议下,建造此塔。为县城唯一的古塔,已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旁曾建有文明书院,民国间曾作浙南战时临时补习中学和县医院,现屋舍无存。
平塔村村中有峡屿桥,为坡南街道至104国道公路必经之桥,建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1949年后整修抬高,现长20米,宽3米,高4.5米,桥面有石栏杆,桥下可通河轮。坡南塘河旧时自峡屿桥分支为东、西塘河,东塘河出龙山颈部,为龙颈河。
据《(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载:“明天启中,令胡宾以龙颈河流直破曳学宫形势气脉,令地民填塞,别于峡屿桥西南,开凿新渠”。即龙山头部南侧,通东塘河,并建飞龙桥。
龙颈现为104国道公路通道,至鳌江水路埠头也设在塔下自然村,水陆交通较为便利。村中还建有峡屿殿、塔下宫和塔下寺各1座;另有百年以上的大榕树5棵,大樟树1棵。村处龙山之下,绿荫之中。
经济发展
塑料编织业
50年代初期,村民主要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虽然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但经济收入仍然很低。70年代中期,村党支部着手发展村级经济,创办了砖瓦厂、麻织袋加工厂。
至1978年,村级资金积累为3万元,年人均收入为175元。
80年代开始,农业落实联户承包责任制,村民抓住时机,振兴塑料编织业。投资2万多元,将村办的麻织袋加工厂改办为塑料编织袋厂,安排劳力42名,生产编织袋,运销省内外。
运输业
由于村办工业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也随之兴起。
1983年以来,村成立农机队,
1992年,交通运输业创利税42万元,成为村民主要收入之一。
农业
为了加强农业生产,村级集体采取以工补农办法,购买拖拉机,安装水泵房,为农业提供机耕、排灌社会化统一服务。
1992年发放贴农金6万多元,投资8万元兴建两条排灌渠道和水泵房,架设1500米农用专线,为农田的旱涝保收提供有利条件。
文明建设
由于村级集体经济逐渐壮大,村庄建设也不断改善。
1984年,村投资7万元,安装了自来水,改变了村民饮用河水的不卫生习惯。1
1990年,村投资8万多元,建造1条长500米 ,宽4米的水泥路。同时支持各自然村改建水泥路,村集体给予总造价70%的补助。平塔村的大小路巷,基本建成水泥路面。
1992年为安排村民新建扩建住宅用地,同时保护良田,村投资12.6万元在村中心地段,将弯曲河道填平,新增宅基地5940平方米,安排村民建房和开发商品市场。
平塔村的村民致力文化教育事业。1982年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普及率达99%。平塔村办有小学、幼儿园各1所。
1991年对成年人进行扫盲,取得测试合格。
1980年开始,平塔村办有青少年之家,购置图书1500多册,订阅报刊、杂志多种,供青少年学习。
1980年,村团支部被评为市级先进。
1981年被评为浙江省级先进,并受到共青团中央、中国青联表彰。
1986年,平塔村被命名为县级文明村,村党支部被评为县级先进。
党支部书记曾承松于1986年、1987年两次被评为省优秀党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6 16:10
目录
概述
简介
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