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文计时单位,指平太阳连续两次
上中天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它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础,太阳圆面中心连续两次上中天经历的时间间隔则称为真太阳日。由于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不均匀以及
太阳周年视运动在黄道上运行而时角在天赤道上计量,真太阳日的长度在不断变化,最长和最短相差51s,因此不能直接用于计量时间。
形成原因
我们知道,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运动的,太阳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因此,在一年中,日地距离不断改变。根据
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在轨道上运动的方式是它和太阳所联结的直线在相同时间内所划过的面积相等,可见,地球在轨道上做的是不等速运动,这样一来,一年之内
真太阳日的长度便不断改变,不易选做计时单位,于是引进平太阳的概念。
天文学上假定由一个太阳(
平太阳)在天赤道上(而不是在黄赤道上)作等速运行,其速度等于运行在黄赤道上真太阳的平均速度,这个假想的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平太阳日,这也相当于把一年中真太阳日的平均称为平太阳日,并且把1/24平太阳日取为1平太阳时。通常所谓的“日”和“时”,就是平太阳日和
平太阳时的简称。
时长
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速度不均匀,又因黄道和天赤道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一年中真太阳日的长短不一样,用它来计时很不方便。在天文学中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假想有一天体在天球赤道上以匀速由西向东运行;此速度等于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平均速度。这个假想的天体,称为“平太阳”。
平太阳相继两次下中天所经历的时间(即一年内真太阳日的平均值)叫平太阳日。平太阳日比恒星日约长4分钟。一平太阳日分为24平太阳小时,一平太阳小时分为60平太阳分,一平太阳分又分为60平太阳秒。这些就是平常所使用的时间单位。
1960 年以前,
CIPM(世界度量衡标准会议)以地球自转为基础,定义以平均太阳日之86400分之一作为秒定义,即 1秒 = 1/86400 平均太阳日。
然而地球自转并不稳定,会因其他星体引力的牵引而改变。1960~1967 年 CIPM 改以地球公转为基础,定义西元1900年为平均太阳年。秒定义更改为:一秒为平均太阳年之 31556925.9747 分之一。我们在生活中通常使用的是平太阳日,但也有别的太阳日。
真太阳日
真太阳日又叫视太阳日,其长度是由观测得来的,也叫实测太阳日。这种太阳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是长短不等的。其原因有:
(1)地球公转速度不等
太阳日所以不同于地球自转周期,是由于它不但同地球自转有关,而且还同地球公转有关,一日之长是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的复合反映。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所以日地距离不断变化着。
在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大,每日达61′,所以冬至前后真太阳日长;在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小,每日运行57′,所以夏至日前后真太阳日最短,两者长短相差±8秒。
(2)黄赤交角存在
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而时间的流逝——一日之长是在天赤道上度量的。由于黄道和赤道斜交,故有黄赤交角存在。这样一来,即使地球公转是匀速的,每日太阳黄经差都是59′,而由它所造成的赤经差也是不等的。
这是因为,每日太阳赤经差是每日太阳黄经差在天赤道上的投影,其长度也随季节而变化。即由于黄赤交角存在,而使真太阳日在二分前后变短,在二至前后变长,长短相差±21秒。可见,它是导致真太阳日长短不等的主要因素。
由于近日点、远日点、中日点都在二至点和二分点之后大约十日多,所以秋分较春分距日远些。因此,秋分比春分的真太阳日更短些。这样,关于真太阳日的季节变化就可得出这样结论:
一年之中,真太阳日冬至前后最长、秋分前后最短,即“冬至长、秋分短”的结论。两者长短相差达51秒。这是地球公转速度不等和黄赤交角存在两个因素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而主要因素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