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峪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下辖村
平安峪,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位于冶源街道迟家庄以西5公里。共810户左右,3200人,人口为全县第二大村庄,素有”小上海“之称。耕地千余亩,主产小麦、玉米、花椒、山楂、香椿、苹果。林业发展较快村内山地松柏覆盖率较高。矿产有青石、观赏石等。青石产量达全县之首。
乡村概况
平安峪村位于临朐县城西南18.5公里、冶源镇政府驻地西5公里处,土山东南麓。北邻福山坡、石湾崖两村,东与栗沟村毗连,南隔嵩山水库东干渠与赤良峪村相望。村落南高北低,呈圆形。迟(家庄子)平(安峪)公路直达村内,李(家庄子)豹(伏岭)公路自村东经过,交通便利。
清末设集市,农历二、七逢集。
发展历程
明至清宣统二年(1910)属临朐县礼让乡朱阳社;宣统二年至1929年属冶源区朱阳社;1930年属第四区平安镇;1944年属纸坊区;1952年属第二(冶源)区平安乡;1958年2月撤区并乡属冶源乡,9月属冶源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镇)后属冶源镇。
有耕地2547亩。土壤为褐土和淋溶褐土。1949年建国前,粮食作物有小麦、谷子、玉米、高粱及小杂粮,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玉米、地瓜面积增加,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1973年,嵩山水库东干渠通水后,可自流灌溉粮田1850亩,亩增小麦120公斤。1974年,建扬水站2处,扩大水浇面积300余亩。1983~2007年,先后打机井4眼,建水囤4座,埋设地下管道5000米,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现小麦、玉米亩产分别达500公斤和600公斤。
明、清时期,即植桑养蚕,1949年前,无论平地、山地,俱有粗大桑树。1922年,刘某的南裕丝厂,有缫丝车70台,年购茧2.3万公斤;刘相贤的恒裕太丝厂,有缫丝车40台,年购茧1.35万公斤,两家均为县内较大丝厂。新中国建立初,全村年养蚕仍达300余张。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因茧价不稳,土地调整频繁等原因,桑树杀伐殆尽。
黄烟亦为本村传统产业,因土地适宜黄烟生长,所产烟叶质优价高,一度为主要经济来源。1987年至1991年,年种烟均在千亩以上,1989年,达到1350亩,收入169万元。2006年,由潍坊市烟草公司投资,到村租地660亩,建设黄烟生态村。
1987年,栽植苹果400亩。1993年,产苹果百万公斤,有46户收入过万元。
养殖业,原以传统畜禽猪、羊、鸡为主,多为分散饲养。1999年,规模饲养兴起。现有肉鸭养殖户160家,养鸭大棚200个;养猪户35家,常年存栏生猪1500头;养羊户20家;蛋鸡养殖户5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二三产业兴起。现有民营企业9家,主要产品有消毒剂、硬质合金和瓶盖。村人王兴玉在临朐县城创办的山东兆冠药业公司,职工180人,注册资金800万元,固定资产3000万元,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所产消毒剂、塑料添加剂,销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市。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分别捐赠价值156万元和33万元的消毒药品。公司被评为潍坊市抗击非典先进单位和抗震救灾先进单位,王兴玉被授予潍坊市明星企业家、先进企业家称号。村有超市、连锁店6家,饭店2家,小菜、炸鸡店2家,馒头、火烧铺5家,理发店5家,建筑队8支,运输户25家。常年在外务工人员550多人。
平安峪过去是有名缺水村,全村只有村东1眼吃水井,遇旱年,有4个月到邻村取水吃,水贵如油。1983年,在临朐县水利局帮扶下,打220米深水井1眼,修水囤2个,埋设主管道740米,村设3个供水点,初步解决吃水难问题。2002年,全村用上自来水。
1981年,全村通电,现有变压器8台,容量460千伏安,50%的户用上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进入家庭。
1984年,始行新村规划建设,1987年基本完成。2004年,硬化东西主街,长500米。2008年,硬化东西大街2条,南北大街3条,全长5000米,安装路灯32盏,方便了村民生产和生活。
1946年,有踩高跷、打花棍等文娱活动。新中国建立后,先后排演过歌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吕剧《王定保借当》、《墙头记》和京剧《沙家浜》等剧目。1964年,自编自演的歌剧《逛东山》,获临朐县地方戏汇演一等奖。2009年,设社区文化中心,成立文艺宣传队、腰鼓队和秧歌队,村民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多彩。
1953年,村民首次在村内看电影。放映日白天,村民就四处“搬”亲戚,当晚,邻近10余村的村民涌来观看,有的步行5公里。放映点设在村东河滩,演出战斗故事片《智取华山》。
1931年,村设小学,后因战乱停办。1950年,复设小学。1968年,设联办初中,1999年并入冶源初级中学。2001年,在东山新建小学。有幼儿园1所。
新中国建立以来,村中子弟升入本、专科院校者220人,其中,硕士、在读硕士20人,在读博士1人。
清末,设中药铺。1951年,有中西医诊所1处。1968年,实行合作医疗,设卫生所,有赤脚医生5人。现有卫生室2处,医务人员6名,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46人参加八路军、解放军,仅1948年,一次就参军28人。董建祯,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任解放军某部副团长。1946年,在四平战役中,被炸掉一只胳膊,仍奋勇杀敌,后因失血过多,由通信员庄宿良背下战场,送进吉林医院。伤愈后,同庄宿良(沂水人,后落户村中)复员回平安峪,任村党支部书记多年。1976年4月,因伤口恶化,在临朐县人民医院逝世,被批准为革命烈士。为国捐躯的英烈还有董竹亭、王学武、王瑞福、董建利、程安平、马荣桂、孙国卫、李兴照、倪峰。
董致和之妻孙氏,20世纪3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壮大党的组织,亲自培养并介绍自己的丈夫董致和及董致德、董建成入党。她不顾个人安危,长期奔走于临朐、纸坊、杨善、冶源等地,为八路军和区中队送信、送饭、收集情报,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
李星斗,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八路军,正师职干部。
刘魁吉,1949年南下干部,曾任浙江省湖州市副市长,已故。
1949年建国后,村较有影响的人物有:刘洪清,曾任解放军某师政委、潍坊军分区政委,已退休。董守魁,现任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机要局副局长。董明伟,任职于国务院国资委。董志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教授。程秀军,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政报》编辑室副主任。程永霞(女),供职于山东省统计局。孙振永,潍坊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兽医师。倪承波,东营胜利油田高级工程师。董守祯,曾任中共上林镇党委书记。刘振星,奎文区水利局长。孙榕生,现任广大集团驻福建首席代表,2007年、2008年,先后为平安峪小学捐赠图书、电脑等物品,价值21万元。董桂胜,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教授,经济系主任。王兆友,临朐第六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王兴亮,曾任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倪开远,五井医院院长助理,副主任医师,县政协委员。
村四面环山,有老山、南山、土山、猪山、边崮山、和尚帽子(山)、钉子崮等。边崮山鸽子洞,深不见底。猪山的“猪鼻子”,鼻孔穿两峪。和尚洞、银龙洞、簸箕峪、鸡脯子岭,各有一个美丽动听的故事。
老山,位于村东南1公里处,海拔390米。相传有一金蚕,在土山吐丝,到此山做茧,当地人称做茧为“蚕老了”,故称该山为老山。清乾隆初年,山顶修建大圣、蚕姑、送子娘娘、药王石大夫庙宇。清末,为避匪患,附近村民在老山顶筑有围墙。2006年,周边群众自动出工捐款,重修上述庙宇。香火日,善男信女纷至沓来,烧香敬神。
村东北角,原有三官庙,建造年代不详。庙宇坐北朝南,东有蚕姑庙,占地约2.4亩。院内有古柏数株,石碑十多幢。“文化大革命”中,庙拆除。
1928年,为防土匪劫掠,村人合力绕村建起围墙。围墙由石块和三合土(石灰、砂子、土)筑成,底宽1米,顶宽半米,高约2.5米,设4门。当年土匪刘黑七来抢劫被阻,村人安然无恙。
漫步在平安峪村的东西大街上,但见各种店铺林立,人来人往。每逢农历二七,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们就是在这里进行赶集交易的。这里不仅仅是这山里的农产品走出大山的地方,更是广大村民们走出大山连接外界的窗口。迟平路和李豹路在这里交汇,每天数班公交车从这里发车。这里不光连接着山外的世界,更是平安峪人梦想启航的地方。多少年来,无数的平安峪村的游子们就是从这里怀揣着梦想出发、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4 15:04
目录
概述
乡村概况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