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情怀”就是真诚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自觉尊重维护普通百姓的各种权力,以提升普通百姓的生存质量为己任的情怀。
历史叙事
——2009年国产“红色”题材电视剧回眸
余则成、翠平、杨立青、瞿恩、“团长”、顺溜……2009年中国电视荧屏一路“飘红”,在宏大历史叙事的背景下,人们记住了一批传奇人物形象。
自今年年初起,以军旅、谍战为主的“红色”题材电视剧毫无悬念地攻上了2009年国产电视剧排行榜的制高点。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题材剧占到了献礼电视剧的约七成份额,从《解放》《
北平战与和》等一批大开大合式的经典之作,到《
潜伏》《
人间正道是沧桑》等耳目一新的精品,让观众回味无穷。
“红色”题材走下“神坛”
新中国60华诞,中国电视剧献礼之作一片繁荣,其中尤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的 “红色”题材剧炙手可热。
以三大战役为主轴的《解放》是一部50集的鸿篇巨制。它试图向观众呈现“比电影《建国大业》更写实”的那段峥嵘岁月。导演兼主演唐国强认为,《解放》的容量大大超过《
建国大业》,《解放》中数得上名号的人物多达470余个。
在《解放》中,领袖也有失眠、头痛等普通人的烦恼,因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而使以往“高、大、全”的伟人形象显得越发生动活泼起来。为展现国共双方在各条战线上的殊死较量,剧中揭秘了互派“潜伏”人员等一系列真实故事,也被视为这部“红色”作品的一大突破。
在“60年”这个重大节点,“首都北京”再度成为电视剧创作的焦点之一。改编自长篇小说 《古城春色》的《战北平》和另一部《北平战与和》在今年的电视荧屏上争奇斗艳。有网友点评:“《北平战与和》首次把傅作义定为‘男一号’,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并特别揭秘了一批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要贡献的幕后英雄,还历史本来面目,非常难得。”
《亮剑》原班人马打造的大型海军题材电视剧《沧海》也激发了不少军事迷的“追剧”热情。全剧开篇,就以一场“金马海战”大胆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遭遇的惨烈战役之一——金门战役。剧评人士分析,《沧海》的创新,不仅在于首次大跨度展现我国海军成长史,剧中人物归国科学家马建成(何政军饰)等所传递的忧患意识,也是以往影视作品中所鲜见的。
50集长剧 《人间正道是沧桑》也尝试了“大历史加小人物”的叙事结构。剧中对黄埔早期的师生群像描绘,不以历史名人为主轴,却巧妙地通过瞿、杨两家年轻人的视角,展现国家兴亡与匹夫之责的关联。剧中主要人物的爱情,或因抛头颅洒热血而无法延续,或因政治信仰的歧见而止步,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
“现如今的‘红色’电视剧,不再是千篇一律‘报流水账’了。”一位复员军人对记者说:“在《亮剑》之后,今年的 《解放》《沧海》《人间正道是沧桑》等都挺耐看,可见编导的努力和用心。”
触碰“信仰”命题
2009年上半年,《潜伏》创下了全国各大电视台电视剧收视率的高点之一。主演孙红雷、姚晨及配角冯恩鹤、吴刚、祖峰等人的精湛演技倾倒无数观众,可谓老少“通吃”。社会学家、文艺评论家誉其是一部向隐蔽战线英雄致敬的经典作品;“80后”“90后”则甘当“粉丝”。一些自称“潜艇”的年轻人,在课堂以外,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新的兴趣。
从几年前《暗算》走红,开启国产谍战剧的新一轮热潮,到2009年《潜伏》热播,后者被认为已将中国谍战剧的艺术水准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潜伏》的魔力究竟何在?如其片尾曲《深海》中唱道:“生命只为一个信仰,无论谁能听见。”《潜伏》编剧兼导演姜伟坦言:“整部戏是一个坚定信仰的过程。”在剧中,孙红雷扮演的军统特务余则成,因受女友左蓝和上级吕宗方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看透了戴笠等人出卖国家利益的种种行径,最终奔向革命。迷恋女友、信任恩师等因素,使余则成确定个人信仰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恰恰也正是这种 “偶然性”,赋予了这个小人物以真性情。对观众而言,余则成是个充满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显得格外亲切。
折射文化价值多元化
纵观2009年,以“红色”题材为主的“主旋律”电视剧正在以更有人缘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今年以来,《解放》《沧海》等挑起 “主旋律”大梁;《潜伏》《冷箭》《地上地下》等谍战剧令观众欲罢不能;《我的团长我的团》和《我的兄弟叫顺溜》在各种不同的声音中,依然拥有相对稳定的观众群,在部分卫视赚足人气。文艺评论界人士指出,这恰恰显现出当今中国文化价值的多元化趋势,同时也折射出电视剧创作者的心态变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人们注意到,在《解放》中的敌军阵营里,四平之战中的陈明仁、孟良崮战役中的张灵甫等历史人物均未被 “脸谱化”。而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大哥杨立仁、二姐杨立华等角色的塑造,也告别了非黑即白的定式,层次丰富的人物性格塑造,颇耐人寻味。如此种种突破之举,都获得了观众肯定。
新中国60华诞,电视剧的制作与播出已迈过半个世纪的门槛。与电影和戏剧相似,中国的电视剧亦是“照出”中国当代民众所思所想的“一面镜子”,是把握时代与社会脉搏的文化“风向标”之一。
统计显示,中国内地年产电视剧已超过万集。以往,帝王戏、清宫戏红火一时,言情剧、商战剧、家庭伦理剧各领风骚。继《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暗算》《士兵突击》等掀起热潮之后,如今军旅与谍战题材正酣,且已现泛滥之态。专家提醒,一些盲目上马的制片方,似乎还未真正吃透热播剧的成功之道。
“观众需要史诗般的剧情、惊险的博弈、深刻的哲理,但这一切不能太脱离实际。”正在创作新剧的国家一级编剧王丽萍说。
文艺平民情怀
这个时代,商品逻辑无处不在。权利与金钱,威逼与利诱,世俗利益、物质享受和欲望满足成为社会的普通寻求,人们在追求中的精神共振点大大减少。
当今文艺界,平庸的诗意和虚妄的浮华在泛滥,真情故事和温婉的感动却在消失,悲悯、关怀以及良知等旨意渐成昨日黄花。创作人员在现实面前主动或被动的,以各种方式丢弃了文艺的精神价值取向,以游戏精神、消遣趣味、休息娱乐为主体的通俗文艺,在市民阶层的精神要求下有了存在的合理性。纵观一些通俗文艺,多以秘史、野史、艳史来满足人们的窥探欲,用赤裸裸的肉欲来诱惑人们的眼球,或者找点不轻不重,无关痛痒的乐子来充当精神自慰的润滑剂。无论网络还是漫天飞舞的期刊,我们看到的东西大多表现出一种回到事实本身,求实务真的合理动机,使人觉得更加贴近世俗生活层。实际上内容和主题仅流于表面,远离了形而上的瞩望,以油滑世故为和谐,以低级下流为亲切。这些作品,大多充斥着色情和暴力,只有情绪和态度的哗众取宠,没有历史和精神的重负。
勿庸置疑,人们在步入市场体系后有些方寸渐乱,探索精神自动退位。在来不及界定“精神”的精确定义时,物质与金钱已控制了人们欲望和激情的领域。实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又对人们本已脆弱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堤坝进行了令人想象不及的冲击。上个世纪末的还珠格格和金庸式偶象文学余温还在,纸媒和镜语一律被幻化成“小资”情调。人们在梦幻中与皇帝、后妃、名流、艳星们亲密接触,在恍恍惚惚中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使人们在合理的想象中,把价值趋向堂而皇之的异化并确立,认为脱“贫”致“富”不过是物质、权利、金钱的符号化,与阶层、地区、政治、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传承和创造没多大关系,甚至总在期待白马王子的千里光临,和皇族轿里绣球的垂青。通过理想中的爱情和中奖式的发迹,是许多年轻人心目中改变命运的途径。
当然,社会的激变时期已经过去,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新时代,现实本身缺少了刺激文艺创作的激动点,因而使部分文艺创作者的道义意识、现实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都在消退。同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使创作者失去了洞察自然规律和学术规则的明智,失去了探求真理的锐勇。尽管后现代文学热闹纷繁,但其凌乱、没有方向的表征正是文学创作式微的表现。他们打着反判传统,欲打破陈规禁锢的旗帜,但这种反叛深受外来文学,特别是西方文学的影响,缺乏自已的思想资源和生活内涵。
于此,我想起了汉末魏晋六朝时代文学的英姿飒爽,以及其中的人本精神。在当时“生命无限度,朝夕有不虞”的社会动荡中,诗人们以积极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生命的珍爱,试图在有限的时光一旦建立无限的功业。将自然之性视作人的本性,以一种淡泊宁静、少私寡欲的心境去追求人生的真谛、生命的自由和人格的完全独立。他们试图在文学中张扬人性,恢复人道主义精神,否定了高度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后,强调人的原欲以及充分肯定原欲的合理性。同时他们对百姓命运的关怀与同情,也深深震撼着读者以及后世人的心灵。
俄国文学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认为,文艺应该富有人民性,“它渗透着人民的精神,体验他们的生活,跟他们站在同一水平,丢弃等级的一切偏见,丢弃脱离实际的学识等等,去感受人民所拥有的一切质朴的感情。”而当今文艺在无限度地强化着文艺的娱乐和赢利功能的同时,极端淡化甚至完全遗忘了文艺创作的人文关怀精神,使人们在找寻真理之道,善良之义以及唯美之志的旅程更趋困难。有人认为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是维护人类的基本价值的主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该是创作人员最好的注释。然而,前一句的实践者已越来越少,许多创作人员对现实社会的政治或市场保持着高度的敏感,致力于技巧的提高和风格的立异。在作品的审美性加强的同时,却忽略了关怀和温情这个主题,使得触及现实的深度削弱了,思想的锋芒、唯美唯善的精神也有所萎缩。有的将过于宏博的旨意建立在一种茫然的文化心理上,把传统的深透与现代的时髦混在一起,使人读后感到一种空泛的快慰和长久的不甘。
文艺,应该是建立在人文思潮基础上的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体现,擅变中的文艺需要创作者通过反思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及重新认识平民情怀的崇高,来构建新时期的文艺关怀。激发更贴进现实的平民情怀,关注人的存在与发展,关注人性的复杂与人性的异化,冲击一些既定模式形成的遮蔽,揭开生活最本真的现象,去触摸生活的细节,触摸刚刚发生的历史。试问,不经过生活体验蜕变成生命体验的递进,不给灵魂以旷远的空间,怎能创作出那份真实的感动?
当前文艺界许多新问题,需要大众文艺作正面的积极引导,同时更应考虑对负面影响进行控制。精英文艺素来是以“严肃,高雅,厚重”为名,它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却因过于凝重,过于理性化而与部分读者拉开距离。但这绝不是庸俗文艺产生的借口和前提,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文学艺术的定义,它的商品属性与消费状况,它的形式与种类。在考虑文艺的群众性时,是削足适履将精英文艺群众化,还是通过一些手段提高群众的欣赏水平?这是主流文艺的发展及质量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注意吸纳古今中外已有的一切先进文化成果,以新的视野审视,全方位探索文艺创作和研究的真谛。除了借重以文艺批评为理论武器的参与性建构和反思性批判外,更应注重自然常识,注重普通人群的受众面,积极去发掘它对现实世界的创造性作用。 推开现实滚滚红尘,肯定并尊重个体生命的情感,泄导人情的人性关怀精神,文艺需要平民情怀里自然而原始的精神远游。
培养平民情怀
——人教版初中教材“平民教育”初探
“平民”在《现代汉语规范辞典》上的解释是:普通百姓。那么,按我的理解,“平民情怀”应该就是真诚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自觉尊重维护普通百姓的各种权力,以提升普通百姓的生存质量为己任的情怀。
有人会说,平民情怀是针对“非平民”而言的,对于普通人,谈不上平民情怀。似乎应该是这样。但是,现实却让我们尴尬。因为,当今的时代,“平民情怀”正在平民中丧失。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穷国办大教育,历史的原因、基础的原因、现代化进程的原因,使许多教育怪现状层出不穷。身在教育一线,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中国的教育,本来是服务平民的教育,但是却已经畸变为“逃离”平民的教育。在某些不发达地区的学校,校门口堂而皇之地挂着宣传标语:考上大学穿皮鞋,大学落榜穿草鞋。中国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普遍的目标就是让教育改变孩子人生,让教育成为快车道,载着孩子进入社会上层。平民的教育成为了培养贵族的教育。为了让孩子们心无旁骛获取高分然后顺利地成为知识精英逃离平民阶层,也为了让管理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孩子们一走进校园,社会、学校和家长就有意识地不仅在思想上也在生活场景上隔断他们和滚滚红尘的联系。孩子们不得已蜷缩在校园四角的天空下,提前成为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少年伪贵族。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恐惧底层,鄙视老百姓就成为了自然而然。
当然,造成这样的局面的原因很复杂,这和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社会正在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平民教育的严重滞后付出代价。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效益,但是,并没有让中国人实现相应的精神着陆。“平民情怀”的丧失是中国知识分子甚而是中国人精神迷失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从日常的教学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平民因素”,并且凭借这些“平民因素”,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平民情怀,铸造学生的平民人格,为学生未来成长为优秀的平民和树立服务平民的理想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而人教版教材富有进行平民教育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开发,就会有所作为。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担当。
第一、体验平民的人生苦难
不能理解苦难,就不可能体验幸福。现在的中学生也爱说苦难,但他们的苦难常常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青春困惑。就如鲁迅说:因为所感觉的范围颇为狭窄,便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悲观,而且就看这小悲观为大世界。又如北大教授曹文轩说:一个初涉人世的少年,一落笔,就满纸苍凉,很独孤很颓废很绝望很仇恨,仿佛受了莫大灾难与折磨的样子,仿佛这个世界虐待了他丢弃了他。更如王栋生说:以叛逆为个性,以另类为时尚,以晦涩和忧郁为流行,人云亦云,东施效颦……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借助经典,让学生触摸真正的平民的人生苦难,为学生认识生命开掘通道:《故乡》中闰土的辛苦麻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的愚昧粗鲁,《台阶》中父亲的辛劳困顿,《背影》中父亲的潦倒沧桑,《孤独之旅》中顾小康的成长艰辛,《变脸》中几代艺人的叵测人生,“老王”的穷困孤独,“信客”无法躲避的风霜刀剑,“范进”的终生失意……教材本身就是一部呈现人生苦难的长卷。
我们要让孩子们慢慢理解,平民的悲苦一方面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一个时代的人的身上常常会有时代缺陷的烙印。如老王的命运,闰土的命运就有着典型的时代背景阴影投射。人生的苦难另一方面则是由人生本身的困惑造成的。人类对自身的一些终极追问,不仅体现在知识分子身上,其实也体现在平民身上。比如《台阶》中父亲建好了高台阶的房屋之后的迷惘失落就远远不仅仅是平民的忧伤,而是代表着人类的一种终极困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向哪里去?”父亲曾用艰苦卓绝的诚实的劳动回答了这样的问题,但是,父亲在完成了人生的一项重要使命之后终究不能够顺利过渡到人生的另一个阶段,物质的超前和精神的滞后让父亲陷入了新的人生困境。父亲的痛苦由此产生。父亲的痛苦其实代表的已经不是农民的痛苦了,这种痛苦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的痛苦母题。
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城市的中学生被迫或者是自愿地远离人生苦难。所以,我们在教读这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人生苦难其实是生命的常态。在任何一种社会背景下苦难的形象其实都是人生的原型。理解苦难的必然性,敬畏生命的苦难,就是正视人生。
学习此类课文,我们要通过真实的苦难平民众生像让中学生懂得:没有苦难的反衬,幸福就没有鲜润的颜色。来自于大地的苦难歌谣往往就是生命的歌唱,他们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无病呻吟和故弄玄虚。体验苦难和追求幸福并不矛盾,省察和咀嚼平民的人生苦难乃是走进生活理解生活的重要途径。培养“苦难意识”涵养“苦难情怀”就是为自己走向幸福的青春奠基。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时事让学生了解当代平民的喜怒哀乐,学生的心弦就可能被真正地拨响。
第二、敬畏平民的美好情怀
人生的苦难掩饰不住人性的光华,或者说,人生苦难恰如生命的神秘黑幕,更加映衬出如星辰般璀璨的高贵品质。平民百姓不一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却能常常引发我们对自身的深刻反省。他们讲究日子再苦也要过得有滋有味,有腔有调,处境再难也绝不丧失做人的根本。可以说,底层人物的生活往往脱不了灰色的背景,但是投射出来的却常常是暖色的人生。因此,在对苦难的突围中感悟人性的美好,往往更能够激发年轻的灵魂对真善美的思索。
老百姓的聪明智慧让人惊叹:平民百姓中到处都有“俗世奇人”,个个身怀绝技让人叹为观止。泥人张的手杨巴的嘴不用说了,百姓们连“吆喝”都“出嘴不凡”。《云南的歌会》中百姓们都是歌坛高手,《蒲柳人家》中的何大学问一丈青更是民间传奇……
老百姓的善良纯真让人动容:温馨的亲情,纯洁的友情,热烈的爱情是平凡人生永恒的主题。最感人的乃是身份卑微身世苦难的“老王”“阿长”“信客”们的身上闪耀着的最高贵的人性之光。还有中年人在《散步》中顿悟的代际担当,《我的母亲》中母爱的柔善坚韧,《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少年的迎风成长,《枣儿》中对亲情流失的深刻思考。《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中有对弱者的关爱,《社戏》中有天人合一般美好的人际描绘,《我的第一本书》中有对纯美人性的深情怀恋,《关雎》、《蒹葭》更是热烈恒长的爱情经典……
老百姓的长情大爱更让人震撼:《安塞腰鼓》中西北汉子多么刚健蓬勃,《愚公移山》的老少一家多么勇敢执着,揭竿而起的陈涉改写了历史,以天下为己任白衣进谏的曹刿更是书写了平民参政的传奇。还有慨然勇赴国难的花木兰,用生命燃烧了“最后一课”的韩麦尔先生,余光中的唤起了无数人共鸣的“乡愁”,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画出的血淋淋的中国地图,艾青的那一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舒婷的那一遍比一遍更加炽热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更是让人血脉奔涌。
人教版教材就是一本普通百姓的列传。我们看到了百姓们平凡甚至卑贱的地位、平淡甚至扭曲的人生,但我们也看到了这里从来不缺少忠勇、仁义、坚韧和理想。他们确实卑微,但他们是最为鲜活饱满的生命群体。在为帝王将相做正史的时候,粗陋的历史大筛子往往选不中他们,但历史绝不可能绕过他们。而读出这些普通百姓的丰富和美好,反思这些普通百姓的命运和前途,我们就将获得一种信念:敬畏平民就是敬畏历史,思考平民的命运就是思考民族的命运。而如果我们能够往年轻学子的心中灌注这些来自于底层的美好元素,学生们的心中自然会升起热爱百姓和服务百姓的浩然正气。
第三、探索平民的价值重建
培养平民情怀不是空话大话套话,他体现在具体的文本解读和教育教学细节中。我们要通过经典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爱平民百姓需要更博大的悲天悯人的胸怀和更深刻坚定的人本思想。
比如我们在讲《台阶》时,就很容易把“父亲”讲成一个悲剧人物。因为在父亲身上,确实有一些悲剧因素。如果我们对其“可悲”之处的强调方法不恰当,就完全有可能引发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负面思考,严重的甚至可能使学生鄙视底层劳动者。在教学中我们要避免这样的误区:就是把父亲的痛苦仅仅归结于父亲的提升家庭地位的“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奋斗不止的一生,他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绝不是失败的。以父亲为代表的这些一无所有但依旧艰苦创业的草根阶层,正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中华民族也正是在这样的坚韧的精神的支撑下才繁衍不息的。父亲就算有些“可悲”,但他的伟大也远远超越了他的可悲。我们绝不能把批判这种“可悲”作为学习《台阶》的主旋律。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父亲的创业精神,更要思考父亲以及中国农民的命运问题。
面对《台阶》这一类的小说,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学生——也许比农民生活得稍微多点儿尊严的人,应该有“俯下身去”读的意识。但这“俯”,绝不仅仅只是悲悯。只有真正的爱和深刻的理解,才会读懂《台阶》们的主人公,才不会在有意无意之中犯居高临下的错误。我们只有坚守平民的阅读观才能让《台阶》们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思想价值避免被扭曲的可能。
又比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的英雄主义单元时,我们发现学生把英雄和普通平民隔绝开来,对英雄的价值提出了很多反面的置疑。针对这样的学习背景,在单元学习之中,我们引导学生在咬文嚼字中进行反拨,对“英雄”的意义不断地进行重新定位和充实,从而打通了“英雄”和“平民”之间的隔膜,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有现实意义的英雄情怀。
比如在对《真正的英雄》一课进行“精点研读”时,我们这样探索:
例句之一: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的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七位“挑战者”,记住他们活着的时候给熟悉他们的人带来的生机、爱和欢乐,给祖国带来的骄傲。
这提挈全篇的句子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价值倾向。它让我们思考两个问题:第一,真正的生活到底是什么?第二,为什么作者要把“生机、爱和欢乐”放在“给祖国带来的骄傲”前边。这两个问题提示我们:里根总统其实已经赋予了“英雄”以新的价值含义,除了看重英雄的丰功伟绩,更看重的是英雄们的日常生活态度和生活状态。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真正的英雄》才具有了能更加感动人的现实力量。
例句之二:迪克、迈克、朱蒂丝、埃里森、罗纳德、格里高利和科里斯塔,你们的家庭及你们的国家哀悼你们的逝去。安息吧,我们永远忘不了你们。对熟悉你们和爱你们的人来说,痛苦的打击是沉重的、持久的;对一个国家来说,他的七位儿女、七位好友的离去是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个句子中有三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你们的家庭”放在了“你们的国家”的前边。第二,“熟悉你们的人和爱你们的人”放在了“一个国家”的前边。第三,作者称七位宇航员是祖国的“儿女和好友”。从这些细小的地方可以窥见美国的平民文化的某些特点:视个体生命高于一切,视平民尊严超越国家尊严等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恰恰都是最为至情至性的地方,他启示着我们重新去思考平民的内涵和价值。
培养学生的平民情怀,更要不断地加强对百姓身份的认同,对百姓生活的理解,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对百姓情怀的敬畏。我们除了以教材为基点着力外,还应该适当发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中感悟百姓的艰难和伟大。
比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除了带领学生反思和批判小说中的拜金主义思想之外,我推荐学生阅读了当代优秀中篇小说陈应松的《母亲》。《母亲》讲了在西部的一个贫困山区,母亲患了重病,几个孝顺的儿女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已毒死母亲的悲情故事。这个故事展示的是现代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考验以及现代化带给普通百姓的生存威胁。严重的贫困不仅慢慢吞噬着孝道的存在,生活的重压更摧残改变着人性。借助于这篇小说,我们就有可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他们对如菲利普夫妇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情感选择能够有更多角度和更丰富层面的剖析和解读。
为了让学生对百姓的群体形象的艺术塑造加深认识,我们还在课堂上引进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集结号》等颇受学生喜欢的电影电视,以此讨论:这些优秀的剧作中最可贵之处在于普通士兵的面目开始变得清晰。这其实就是一种信号:从塑造高大的英雄形象到塑造平民英雄,我们的文学和我们的社会关注已经在转向。我还曾经选择部分脍炙人口的电视剧片断如《金婚》《丑娘》等让学生欣赏讨论,感受在一地鸡毛的百姓平凡生活中折射出来的生命的坚韧与美好。而在课堂上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更能够深深地打动孩子们。比如在汶川救灾行动中温家宝总理对救援队伍的那一声“你们看着办吧,是人民养活了你们”就引发了全班同学对平民的生命价值的热烈讨论。
除此之外,我还开展各种语文课外活动让孩子们接触平民,了解平民。“脑力长征”是我为孩子们创设的一种体验生活的真实情景。我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开动脑筋,通力合作,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谋生实践并感悟社会世态人情。
而当孩子们走进滚滚红尘和底层百姓有了亲密接触之后,他们对人生会有真正深切的体验。冉雪立同学在认真观察了一位卖橘的老农之后对生活有了更多的信心,他写到:
我着实被他的那份真诚与淡定迷住了——他是我读过的最生动且最震撼的一篇赋,一首歌行啊!那其中包含着生命的大智慧。在这纷繁的都市中,他简直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闲者,像一个跳脱疲惫,焦虑的文学家,在这阳光下不惊不动地吃着金汁四溢的橘子,再编上几句和韵的吆喝……这是怎样的超然与洒逸!不顾生活繁忙的轮回,不怨天不尤人,在这都市最疲惫、最焦躁的时刻,安然自若。我又何必告诉他《诗经》、《尔雅》呢?在这喧闹的街市,他比那些会吟诗做赋,会用二次函数算橘子产量的人都活得雅致高尚。他就像珍惜这冬日的阳光一样,万分珍重地享受这本自平淡无奇的日子,用微笑为它勾起一个个圆润的句号。而他那错了韵的“歪诗”,却意外地点起了这都市里的一盏微光,渺小却有力量,美得让这疲劳的城镇也生动起来了。
原来,在那个卖橘者的眼里,这每一个琐碎的日子都是万般珍贵,值得品味的。我们注定是这世间平凡而又平凡的人,没有传奇的情节可述。而那每一个走过的日子不又都像春节时贴在门额上的春联,褪色后还可以看出当日煞人的火红。那我们又为什么不珍惜呢?为什么不静心下来,一点点去回味和品读呢?
我忽然觉得满心的空明澄静。我穿过人群,踏着那篇质朴之极而又绚烂之极的生活赋走向校园。
培养平民情怀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告诉孩子们,什么是语文,语文不仅是高雅的唐诗宋词,浪漫的汉宫秋月,语文更是黄土地上的稻谷香气,是祖辈的苍颜发发,是父辈的伛偻腰身,是孩子的笑涡,是青年的血气……如果我们是未来的优秀的知识分子,那么我们就必须担当天下道德与良知,懂得百姓冷暖民生疾苦。为民争,为民爱,为民呼,为民死,这才是天下读书人的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