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初年,以嘉靖志颇多阙略,虽经增修,仍未能完善,历经四十余年,至万历四十五年(1617),杨廷谟来掌斯邑,集县内文士,历时数月,成《平遥县志》十二卷。清初政局初定,于康熙十二年(1673)由陈以恂、梁雉翔纂修《
重修平遥县志》二卷,内容过于简略,内容过于简略,下至康熙四十六年(1706),邑令王绶鉴于旧志简略,乃邀学者康乃心,共同商榷纂修,记平遥的山川、田赋、文物、风俗,历时七月而成《重修平遥县志》八卷。这部康熙四十六年纂修的八卷本县志,洋洋洒洒,十几尤字,为我们展现了三百年前康熙盛世时的平遥古城,已是物阜民康、人文荟萃;展现了古城平遥城池巍峨、衙署森严、街市井然、商铺繁陈、民居鳞盗栉比。亭台楼阁、河桥古柳、祠庙、道观、佛寺星罗寺星罗棋布;显示了平遥作为具有明清时期特色的县城的历史原型。
平遥县编修志书的历史大概是:自金代(1115-1234)首纂《平遥图经》始,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方有志书之修。明万历初年,以嘉靖志颇多阙略,虽经增修,仍未能完善,历经四十余年,至万历四十五年(1617),杨廷谟来掌斯邑,集县内文士,历时数月,成《平遥县志》十二卷。清初政局初定,于康熙十二年(1673)由陈以恂、梁雉翔纂修《
重修平遥县志》二卷,内容过于简略,下至康熙四十六年(1706),邑令王绶鉴于旧志简略,乃邀学者康乃心,共同商榷纂修,记平遥的山川、田赋、文物、风俗,历时七月而成《重修平遥县志》八卷。这部康熙四十六年纂修的八卷本县志,洋洋洒洒,十几万字,为我们展现了三百年前康熙盛世时的平遥古城,已是物阜民康、人文荟萃;展现了古城平遥城池巍峨、衙署森严、街市井然、商铺繁陈、民居鳞盗栉比。亭台楼阁、河桥古柳、祠庙、道观、佛寺星罗寺星罗棋布;显示了平遥作为具有明清时期特色的县城的历史原型。
8. 平遥县志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