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历史年代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考察历史事件和历史文献的时序和年代的学科,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以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总结中外各国研究历史年代的经验与方法,是我国年代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考定和推算历史年代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1 )依据历史记载考察或比较具体的年代; (2 )依据天体运动和古今历法测定准确的年代;(3 )依据考古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推定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近年来利用自然科学新成就(如辐射法、土壤分析法等)测定年代,已成为年代学发展的一个方面。
年代学(或称
历史年代学),它的确切定义是什么?1980年版《新编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年代学,就其最广泛的意义而言,是一种时间尺度,一种编次年代顺序的方法。”王同亿主编的《语言大典》的定义是:“以规则的间隔或时期来测定或计算时间,并确定事件的本来年代之科学。”《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的定义则为:“研究测定历史年代的原理和方法,考索历史事件的和历史文献等的年代的学科,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之一。”显然,第一种定义最为一般,第二种定义显示了很高的精确水平,第三种的定义域则较为窄小。而从年代学一词的来源看,原为近代拉丁语chronologia,系由希腊语词头khronos(时间)与logia(学问)组合而成,意即关于时间的学问。
年代学最基础的概念是
纪年和
历法,其中纪年是对时间连续性的记录,而历法是对时间周期性的划分。古代中国使用
帝王纪年和年号纪年,以及中国传统历法,例如清
光绪二十六年(年号纪年,1900年)三月五日(农历),近代中国开始使用
公历(同时是纪年和历法,中华民国使用民国纪年)。这两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年代学研究的基础和标准。
山上的降石保护了石头底下的土壤免受侵蚀,因此从石头底下的石柱高度可以估算出降石的年代,这是一种相对年代测定的例子确定事物的时间通常可以使用
相对年代测定和绝对年代测定两种方法,前者通过比较相关事物确定时间,比如年代地层学,后者通过事物本身的特性确定时间,比如碳定年法(碳14检测)等。21世纪以来,年代学研究方法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贝叶斯分析被经常性的使用,比如在碳定年法中使用。一般来说1960年代之前的年代学测定结果的精确性在今天被置疑,而现阶段做出的年代学测定一般会更准确,从而对爱好者和记者等更有吸引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年代学的史书(编年体),例如《春秋》、
《竹书纪年》、
《资治通鉴》等,但《史记》等“二十四史”则不是以编年体而是以纪传体形式记述的。日本的正史六国史则全部是以编年体形式记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