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头黄芩(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 ex Schrank)是唇形科黄芩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达36厘米,根茎斜行或近直伸,茎四棱形直立,常带紫色,在棱上疏被上曲的微柔毛;叶具很短的柄或近无柄,叶片三角状狭卵形、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花单生于茎上部的叶腋内,花梗被短柔毛,花冠蓝紫色,外面被短柔毛,花丝扁平,前对内侧后对两侧下部被疏柔毛,花柱细长;小坚果黑色,椭圆形,具瘤状突起,腹面近基部具果脐;花期6-8月;果期8-9月。
形态特征
唇形科黄芩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头巾草、山麻子。根茎斜行或近直伸,节上生须根;茎直立,高12-36厘米,四棱形,基部粗1-2毫米,常带紫色,在棱上疏被上曲的微柔毛,或几无毛,不分枝,或具或多或少或长或短的分枝;叶具很短的柄或近无柄,柄长1-3毫米,腹凹背凸,被小柔毛;叶片三角状狭卵形或披针形,长1.5-3.8厘米,宽0.4-1.4厘米,先端大多钝,稀微尖,基部浅心形,近截形,边缘大多具浅锐牙齿,稀生少数不明显的波状齿,极少近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较淡,沿中脉及侧脉疏被小柔毛,有时几无毛,具多数凹点,有时有不具凹点,侧脉约3对,上面凹陷,下面明显凸起;花单生于茎上部的叶腋内,偏向一侧;花梗长2-4毫米,被短柔毛,近基部有一对长约1毫米的针状小苞片;花萼开花时长3-4毫米,被短柔毛及缘毛,盾片高约1毫米,果时花萼长4.5毫米,盾片高2毫米;花冠蓝紫色,长2-2.2厘米,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冠筒基部浅囊状膝曲,宽约2毫米,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6.5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状,内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圆状卵圆形,先端微缺,最宽处7毫米,2侧裂片卵圆形,先端微缺,宽2.5毫米;雄蕊4,均内藏,前对较长,具能育半药,退化半药明显,后对较短,具全药,药室裂口具髯毛;花丝扁平,前对内侧后对两侧下部被疏柔毛;花柱细长,先端锐尖,微裂;花盘前方隆起,后方延伸成短子房柄;子房4裂,裂片等大;小坚果黑色,椭圆形,长1.5毫米,径1毫米,具瘤状突起,腹面近基部具果脐。花期6-8月,果期8-9月。
产地生境
并头黄芩产于中国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西,青海等地区,在蒙古,日本等国家也有分布。常生于草地或湿草甸,海拔2100米以下。生于草地或湿草甸,海拔2100米以下的草地或湿草甸。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西伯利亚。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适宜疏松土壤。
主要分类
微柔毛变种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茎沿棱上被有较密的上曲微柔毛;叶上面疏被但在下面除脉外亦被有紧贴微柔毛。
产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及山西;生于山地草坡上或湿草甸上,海拔1400米以下。模式标本采自黑龙江。
雾灵山变种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茎上部及叶上面毛被较密,且系具节长伏毛。
产河北(兴隆、承德)及山西(霍县);见于落叶林下,海拔1500-1650米。模式标本采自河北雾灵山。
喜沙变种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茎只在棱上疏被倒向微柔毛;叶披针状线形至线形,长1.4-4厘米,宽2-6毫米,先端极钝,极全缘或具少数远离的小圆齿,上面无毛,下面只在脉上疏被微柔毛,密生凹点。
产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北部,陕西;见于海拔1400米以下的砂地上。模式标本采自内蒙古。
多毛变种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茎密被上曲的短柔毛,尤其在棱及茎上部为甚;叶两面密被紧贴的短柔毛;花萼及花冠的毛被密集,密被短柔毛,有时混生腺毛。
产青海东部,甘肃,陕西,山西西部,以及河南西部;生于山地草坡或松林下,海拔1475-1900米。模式标本采自甘肃洮河一带。
繁殖方法
一般繁殖方式为分株或扦插繁殖。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并头黄芩的根状茎可以入药,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阑尾炎、乳腺炎、蛇虫咬伤、跌打损伤等症状。
观赏价值
也可用于布置花坛、花境及岩石园,非常具有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