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叙述学,就是广义叙述学(general narratology),就是研究所有可以用来讲故事的符号文本的共同规律。建立这样一门学科,一方面是符号学学理的非功利彻底性本身的要求:任何理由都不能使符号学家在一个课题前退缩;另一方面,却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小说的影响力已经在衰退,某些精美的形式(例如短篇小说)几乎和诗歌一样濒危。而
电影、
电视、
广告、广播新闻、游戏、体育、梦幻等等各种各样的叙述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叙述转向
最近几十年,当代文化中出现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叙述转向”(Narrative Turn)这个大潮,始自70、80年代的历史学。海登·怀特出版于1973年的
《元史学》,开创了用叙述改造历史学的“
新历史主义”运动。此后,闵克、格林布拉特、丹图等人的进一步推动,造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运动。然后,叙述转向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大规模出现。社会学开创了记录叙述方式的社会学新研究法。
叙述学转向在不同的学科重点不同:在历史学,是用叙述分析来研究对象;在社会学和心理学,主要是把人人的叙述作为研究对象;在医学、法学、政治学中,主要是用叙述来呈现并解释研究的发现。
近年来已有一些学者提出新的想法,逐渐迫近了这样一门符号叙述学,瑞恩提出新的媒介(尤其是电子游戏)要求“跨媒介叙述学”。中国学者也开辟了叙述学的一系列新阵地:例如青铜器铭文与图案叙述,
《礼记》建筑叙事、牌坊叙事、谶纬叙事等,一门广义叙述学已经呼之欲出
叙述转向使我们终于能够把叙述放在人类文化甚至人类心理构成的大背景上考察,在广义叙述学建立之后,将会是小说叙述学“比喻地使用广义叙述学的术语”。
最简叙述定义
叙述化,就是在一个文本中加入叙述性,也就是把一个符号文本变成叙述文本。本来,任何符号文本都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一些符号被组织进一个符号组合中;
(2)此符号组合可以被接收者理解为具有合一的时间和意义向度。
这个定义虽然短,实际上牵涉两个过程,六个因素:一定数量的符号被组织进一个组合中,让接收者能够把这个组合理解成合一的时间和意义向度。在符号表意过程中,接收者是必需的环节,而符号发送者却不一定有。
叙述的最基本定义,只是在这个定义上加上一条:这个符号组合必需有情节,情节既是叙述文本符号组合方式的特点,也是叙述文本的接受理解方式。由此,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符号文本,就是叙述,它包含两个“叙述化”过程:
(1)有人物参与的变化,即情节,被组织进一个符号组合;
(2)此符号组合可以被接收者理解为具有合一的时间和意义向度。
叙述中的人物,必须是“有灵之物”,也就是说,他们对所经历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经验能力,并且能生发出具有一定的伦理意义的行为或感受。
基本问题范畴
按叙述者的形态变化,以及媒介性能,分成六个类别:
(1)“事实性”叙述(历史、新闻、庭辩、汇报、揭发、忏悔等)
(1)—a,拟“实在性”未来叙述(诺言、预测算命、宣传、广告等)
(2)记录性虚构叙述(小说、叙事诗、连环画、壁画)
(3)演示性叙述(电影、电视、戏剧等)
(4)参与式互动叙述(游戏、比赛、电子游戏等)
(5)梦叙述(梦、白日梦、幻觉等)
这是五种完全不同形态的叙述体裁,其大类的排列,是从叙述者极端个人化到叙述者极端框架化。任何叙述必然有一个叙述者作为文本发出人格,叙述者的首要任务是从底本的备选细节中,选择一部分构成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