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社旧址,位于广东省
广州市起义路
广州市公安局大院内,亦即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旧址存有大门,南、中、北三座办公楼和拘留所等建筑,占地5992平方米。
历史沿革
民国十六年(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攻克大半个广州城,在此建立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
195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把南楼辟为广州起义陈列室,对内开放。
1966年,广州公社旧址门前道路更名为广州起义路以作纪念。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广州公社旧址,位于广东省
广州市起义路200号之一
广州市公安局大院内。
交通线路
1、从五羊新村站坐广州公交204路(坐11站)到康王北路站转乘广州公交527路(坐3站)到中山六路站下,走约370米到达;
2、从天河城站走约50米到地铁体育西路站坐广州地铁1号线(坐5站)到地铁公园前站C出入口下,走约100米到达;
3、从沙面新城站坐广州公交205路(坐15站)到站南路总站走到地铁广州火车站D4出入口转乘广州地铁2号线(坐3站)到地铁公园前站C出入口下,走约100米到达;
4、从锦绣香江站坐广州公交309路(坐12站)到下芳村站转乘广州公交64路(坐8站)到
起义路站下,走约210米到达。
建筑特色
格局
广州公社旧址大门正对的房子是广州苏维埃政府办公楼。坐东向西,房子呈凹字形,为混合结构的两层建筑,面积约910平方米。楼下为起义总指挥
张太雷的办公室、苏维埃政府会议室,以及临时救护处。
二楼南面有两个办公室,是苏维埃政府委员和工人赤卫队负责人周文雍、杨殷、陈郁等的办公室。北面是大会议室,周文雍曾在这里召开工人赤卫队骨干会议,指挥工人赤卫队战斗。
广州公社旧址现存文物建筑有院内大门、中楼(苏维埃政府和工人赤卫队总部)、北楼(工农红军指挥部)、南楼(警卫连部和宿舍),以及拘留所等。《广州起义》基本陈列设在北楼,中楼、南楼进行了部分复原。
广州公社旧址的苏维埃政府办公楼北面,有幢坐北向南,混合结构的两层楼房,是工农红军指挥部。面积约400平方米。楼下为会议室,二楼为工农红军总指挥叶挺、副总指挥
叶剑英、参谋长徐光英以及省委军委负责人
聂荣臻等人的作战指挥室。秘书长恽代英亦在此西边的一小房间办公,起草苏维埃政府文件。办公楼南侧,有幢坐南向北、混合结构的三层楼房,面积约207平方米,是警卫连的连部和军械杂物仓库。办公楼东北角有幢两层混合结构建筑,面积824平方米,为苏维埃政府扣押反动政权人员的拘留所。
文物遗存
广州起义旧址存留了一批来自中央档案馆的资料和苏联的解密档案。毛泽东的《战争与战略问题》手稿中,他为广州起义下了历史性结论,平息了党内对广州起义评价的诸多争议。此外,展览还用最新解密的一批档案突出了“共产国际”对广州起义的指导作用。
历史文化
广州起义
民国十六年(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人
张太雷、
苏兆征、叶挺、
叶剑英、
聂荣臻等领导发起了广州起义,这次起义以工人赤卫队和教导团为主力,起义军攻克了公安局大院,在这里宣告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人民政权,后来因力量悬殊,起义军在国民党三个师以及英、法、日、美等帝国主义军舰和陆战队的反扑下损失惨重,余部撤出广州。起义建立的政权维持了三天后失败。
保护措施
1961年3月4日,广州公社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国后,除工农红军指挥部及拘留所为市公安局使用外,其余建筑于1987年由政府拨款进行维修,并按原貌复原,辟为广州起义纪念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州市政府决定对旧址维修复原,并成立广州起义纪念馆,对外开放,叶剑英同志为广州起义纪念馆题写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