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二批)
广州市民政局于2023年11月28日公布的名录
《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二批)》是由广州市民政局于2023年11月28日公布。该名录共收纳441个具有广州特色和代表性的老地名、历史地名,包括广州各行政区名称、广州大桥等桥梁名称、沙湾水道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每个地名词条的内容包括标准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来历、含义、历史沿革等。
编制说明
广州是有着 2200 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试验田,在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中沉淀和孕育了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名,这些地名见证和记录了广州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演变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风俗民情,成为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之根。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广州文脉,广州市民政局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广州市地名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和广州市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等资料,组织编制了《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旨在通过对这些老地名、历史地名的挖掘和研究,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依法编制本名录。《地名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的地名进行普查,做好收集、统计等工作,制定保护名录。”《广州市地名管理规定》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市、区民政部门应当分级分类编制同级行政区域内的地名保护名录并向社会公布,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其他相关工作,对地名依法实施保护利用。”本名录以广州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资料为基础,辅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正德琼台志(广东省)》《广III东省志•地名志》《广东省行政区划图志》《广东省古今地名词典》《广州百科全书》《广州城坊志》《广州市地名志》等资料,经收集、整理、统计等环节编制而成。列入本名录的地名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广州市地名管理规定》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地名可以列入地名保护名录:(一)反映广州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二)与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事件或者著名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等相关,具有纪念意义;(三)其他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纪念意义的地名。”列入本名录的词条共 441 个,根据其主要功能和历史特点分为政区区片、云山珠水、名胜古迹、千年商埠、红色印记、近代史迹、古村古庄、老街老巷、交通设施、科教文卫10 类。每个词条的释文内容主要包括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及其来历、含义、历史沿革等,重在反映其文化属性、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列入本名录中的地名应依法予以保护。《广州市地名管理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对列入地名保护名录的地名,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加以保护利用:(一)严格限制更名;(二)运用挂牌、立碑等形式宣传相关历史文化;(三)周边地理实体命名、更名时,合理派生使用;(四)已经销名或者消失不用的,在地理实体原址重建或者迁移时视情恢复使用;(五)其他保护利用措施。”作为加强我市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IV本名录的编制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注意借鉴其他省、市编制地名图、录、典、志的做法,坚持“成熟一个、列入一个”的采词原则,对列入本名录的每个地名认真把关,注重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以体现其保护传承价值。本名录中涉及数据,主要参照国家地名信息库的做法进行表述:历代纪年均换算成公元纪年(在括号中表示),不加“公元”、“年”字样,如“唐武德元年(618)”;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取整数,公顷和平方千米取小数点后两位,占地面积不足 1 平方千米的以公顷表示(自然地理实体除外);除国家规定必须用汉字书写的数字(如清光绪三十二年)外,其他均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地名用字原则上以《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 年发布)规定使用的规范字为准,个别地名仍沿用地方方言或者习惯用字。地名拼写执行中国地名委员会等 3 部门 1984 年 12 月 25 日公布的《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因本名录的编制尚无具体规则可供遵循,亦缺乏编制工作的经验,故在体例框架、采词范围、词条分类等方面还难以做到穷尽合理,在词条释义、地理实体概况等方面也还难以做到全面准确,诚望包涵并予以指正,以便在后续编制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政区区片
1.越秀区[Yuèxiù Qū] 广州市辖行政区。位于广州市中部,东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与荔湾区毗邻,北邻白云区、天河区。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广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所在地。行政区域面积 33.8 平方千米,下辖 18 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街道越华路 183 号。因境内有越秀山而得名。自秦代至元代先后为南海郡番禺县地,南越国建都之地,南海郡、县治所,汉建安二十二年(217)为交州治所,州、郡、县同治地,唐代至南汉为岭南道、南海郡、岭南东道、兴王府的治所及番禺县治所。宋开宝四年(971)为广南东路治所,后东属番禺、西属南海两县。元代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广州路,为道、路治所。明代为广东布政使司、广州府治所,清代为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及广州府治所。1912年归属广州市。1949 年,越秀区域内有 11 个区。1949 年 12 月,广州分为 28 个区,后合并为越秀区等 16 个区。1952 年 9 月,广州市重新调整城、郊各区,其中市区划分为东、西、北、中、河南和珠江 6 个区。1960 年 7 月,中区的 8 个街道并入北区,北区改称越秀区,东区改称东山区。2005 年 9 月,东山区并入越秀区,成立新的越秀区。是广州市最古老的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如光孝寺、怀圣寺光塔、圣心大教堂、中山纪念堂、广州公社旧址、秦代造船工场遗址、镇海楼、五仙观、岭南第一楼、明代古城墙、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是封建社会时期最早最大的外贸港口之一,唐代波斯人、阿拉伯人来华贸易,居住的今光塔路一带,称为番坊。宋代“双门底”以南(今北京路段)发展成为商业闹市,城西南的南濠口、西澳(今广东省中医院一带)是当时广州最大的外贸码头、市舶司驻地,有“百货之肆、五都之市”之称。明、清时期濠畔街一带,秦楼楚馆、商铺林立,堪似南京的秦淮河。改革开放后,北京路、中山五路一带已成为广州最繁华的商贸中心和古城文化旅游区之一,环市东路一带写字楼云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密集,形成具有特色的“总部经济”,成为华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2.海珠区[Hǎizhū Qū] 广州市辖行政区。位于广州市中部,珠江南面,北部与越秀、荔湾、天河区隔江相邻,东部、西部、南部分别与黄埔、荔湾、番禺区相望。区域的主体为海珠岛,还有官洲岛和丫髻沙岛。行政区域面积 90.4 平方千米,下设 18 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江海街道广州大道南 999 号。古称江南洲,历史上属番禺县地。“海珠”得名于古代珠江的海珠石。清乾隆年间范端昂《粤中见闻》所记:“广城南海中,有片石涌出水面,广袤数十丈。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球至此,珠飞入水,浦曰沉珠,其石曰海珠”。海珠石因长年受泥沙冲积,渐与珠江北岸连成陆地。海珠区还有“河南”的旧称,一般认为因其在广州珠江南岸而得名。据清屈大均《广东新语》所记:“河南之得名自孚(杨孚)始”,认为河南之名源于东汉时期杨孚。东汉章帝时期杨孚在河南洛阳为官,他辞官回居住地时,带回几株河南洛阳的松树,植于宅前,于是人们将其居住的地方称为河南。1918 年划入广州市。1950 年 7 月,原广州城南蒙圣、洪德、海幢 3 区合并,设河2南区。1960 年 8 月,河南区改称海珠区,取“海上明珠”之意,沿用至今。区内有海幢寺、琶洲塔、赤岗塔、黄埔古港、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十香园、云桂桥、汇津桥、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太古仓等名胜古迹和纪念地。
3.荔湾区[Lìwān Qū] 广州市辖行政区。位于广州市西部,东北部与越秀区相连,东南部与海珠区和番禺区隔江相望,南部、西部与佛山市南海区接壤,西北部、北部与白云区相邻。行政区域面积 59.1 平方千米,下辖 22 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石围塘街道芳村大道西 2 号。历史上地处广州府城西门外,俗称西关,因“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美景而得名。有北片和南片,北片位于珠江北岸,原是广州城外的沉积小平原,河涌密布。早在西汉时期就遍植岭南佳果荔枝树,名人雅士以在一湾绿水中品尝荔枝为乐事,形成“荔枝湾”地名。南片位于珠江西南岸,称为芳村。荔湾自古风物荟萃、名胜云集,很早就成为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活跃之地,明代是对外通商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广州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怀远驿”设在今十八甫附近,专供各国使节来华下榻,成为中外商人从事贸易的馆所。清代十三行是唯一合法对外通商口,长达 8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 年 6 月,逢源区与黄沙区合并称为荔湾区,首次出现荔湾区名。1960 年 8月,北片西区改称荔湾区。2002 年 1 月,大坦沙岛并入荔湾区。2005 年 9 月,南片原芳村区并入荔湾区,成立新的荔湾区。区内旅游和商业资源丰富,有荔枝湾(古代羊城八景之一“荔湾渔唱”)、陈家祠、沙面风情建筑群、白鹅潭、詹天佑故居纪念馆、上下九步行街、荔湾湖公园、华林寺、西来初地、仁威祖庙、锦纶会馆、八和会馆、西关永庆坊旅游区等,有泮溪酒家、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等中华老字号。骑楼式店铺密集,西关大屋展现了古今中外建筑艺术与南粤建筑工艺的特色,也反映了荔湾区各个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4.天河区[Tiānhé Qū] 广州市辖行政区。位于广州市东部,东与黄埔区接壤,南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与越秀区、白云区相连,北与白云区毗邻,行政区域面积 96.33 平方千米,下辖 21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天园街道天府路 1 号。因辖内有原天河机场及天河村、天河体育中心等地名而得名。1985 年 5 月,天河区从广州市郊区分出,成为广州市辖行政区。1987 年 9 月,同和镇(由同和乡和京溪乡组成)划归白云区管辖。1992 年 4 月,杨箕村从东山区划归天河区。1994年 2 月,原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凤凰农工商公司属下的柯木塱、渔沙坦两行政村划归天河区。1994年 8 月,沙东村二队(自然村)从东山区划归天河区。2000 年 9 月,原属广州市新塘农工商公司的新塘、沐陂、凌塘、玉树 4 个行政村划归给天河区。2005 年 6 月 7 日,登峰街道和杨箕村划归越秀,新塘街道的玉树村划归萝岗区。天河区是广州市新城市中心区,天河 CBD 是全国三大商务区之一,天河路商业带有广州购书中心、天河城、正佳广场、万菱汇、天环广场、太古汇等知名购物商场。广州市城市新中轴线及花城广场一带有中信广场、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花城广场、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市少年宫等标志性建筑。石牌、五山一带汇集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3等多所高校。有毛主席视察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旧址、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士坟园、朱执信墓、邓世昌衣冠冢、火炉山森林公园、龙眼洞森林公园、天河公园等纪念地及名胜古迹。有珠村乞巧节、龙舟竞渡、舞狮、粤曲等特色文化。辖内地铁、快速公交系统(BRT)等多层次城市交通体系完善,有广州火车东站、天河客运站、东圃汽车客运站等铁路公路运输中心。
5.白云区[Báiyún Qū] 广州市辖行政区。位于广州市中北部,东邻增城区,南连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等四个区,西接佛山市南海区,北接花都区和从化区。行政区域面积 795.8平方千米,下辖 20 个街道和 4 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景泰街道广园中路 238 号。因境内有白云山,故名。前身为广州市郊区。1949 年 11 月,广州市政府第一次进行市属区域调整,郊区调整为南岸、三元里、沙河、石牌、新洲、沥滘、芳村 7 个行政区。1950 年 7 月,成立郊区办事处,统管城郊 7 个区的日常行政事务。1951 年 8 月,城郊 7 个区合并为白云、西村、新滘、芳村 4 个区。1954 年 6 月,又将 4 个郊区合并为新滘、白云、黄埔 3 个郊区。1956 年 4 月,将白云、黄埔、新滘 3 个城郊行政区合并成立广州市郊区。1960 年 5 月,广州市撤销郊区,原郊区分设为江村、黄埔、芳村、良田 4 个人民公社。7 月,4 个人民公社调整为江村、黄埔、芳村 3 个人民公社,均为区建制。1962 年 5 月,将 3 个区级人民公社合并,重新成立广州市郊区,并组成郊区区委、郊区人民委员会。1980 年 6 月,广州市郊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广州市郊区人民政府。1981年 6 月,成立矿泉街道,辖三元里公社的居民户。1984 年,公社改为区,大队建乡。1985 年 5月,从广州市郊区划出沙河、东圃 2 个区及五山、员村、沙河、车陂 4 个街道,建立天河区;划出鹤洞区和芳村、鹤洞 2 个街道,建立芳村区。1986 年 5 月,将广州市郊区辖下的新滘区和赤岗街道划归海珠区。1986 年 12 月,广州市郊区撤销区公所,改建为 12 个镇,新设三元里街道,连同原有的矿泉街道、槎头街道,共 3 个街道,另有 1 个渔业联社。1987 年 1 月,广州市郊区更名为广州市白云区,列入广州市城区建制。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有新“羊城八景”之一的白云山风景区、帽峰山森林公园、白云湖公园、云台花园等。“蒲涧濂泉”“白云晚望”“景泰僧归”等均被列入古代“羊城八景”。三元古庙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自发斗争的历史见证。石马桃花、江高大田马蹄粉、江村黄鸡、人和霸王花等众多土特产品闻名遐迩,是广州市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和花果之乡。
6.黄埔区[Huángpǔ Qū]广州市辖行政区。位于广州市东部,珠江北岸,东接增城区,西临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南接番禺区,北至从化区。行政区域面积 484.17 平方千米,下辖 16 个街道和 1 个镇,区人民政府驻萝岗街道香雪三路 1 号。地名来历有两说,一说是环绕南海神庙前的珠江河段,古称为“黄木之湾”,整个河段称为“黄木河”,而沿河两岸都称为“黄木”,由于乡音原因,“黄木”遂转变成“黄埔”;另一说出自黄木河南岸的自然村黄埔村(历史上曾属黄埔区管辖,现为海珠区管辖),传说有一凤凰飞来该村地头沐浴,所以叫“凰浦”;后因该村黄姓人较多,且是开村人,故改称为“黄埔”(取“浦”字谐音“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黄埔地区前属番禺4县管辖,1951 年划入广州市,1953 年 1 月第一次建立区级建制,1956 年撤销并入广州市郊区,1958 年横沙乡和东圃乡合并成立黄埔人民公社,1960 年 7 月第二次建立区级建制,1961 年改为黄埔公社,1962 年撤销并入广州市郊区,1973 年 11 月第三次建立区级建制。2002 年 8 月“撤镇设街”撤销大沙、南岗、长洲镇,设立大沙、文冲、南岗、荔联、穗东、长洲街道,2014 年 1 月经国务院批准,原黄埔区、萝岗区合并为新黄埔区,2015 年 9 月 1 日,新黄埔区成立。黄埔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南海神庙,近代中国革命策源地和“将帅摇篮”——黄埔军校,抗战史迹——东江纵队会址旧址,岭南建筑瑰宝——玉岩书院和横沙书香街等名胜古迹。有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黄埔港、生物科技园区(官洲岛)等科技与创新发展聚集区,是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7.花都区[Huādū Qū] 广州市辖行政区。位于广州市西北部,东邻从化区,南至白云区,西接佛山市三水区和南海区,北靠清远市清城区。行政区域面积 970.04 平方千米。下辖 4 个街道和 6 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新华街道迎宾大道 89 号。因地处花山,清代设县时定名“花县”。汉代属番禺县辖,隋时属南海县辖,宋代以后属番禺、南海分辖。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划出南海、番禺两县部分区域置花县,隶属广州府。1914 年,花县属粤海道。1920 年,由广东省直辖。1936年,归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抗战爆发后,隶西江行署。1943 年,复归第一行政督察区,次年改属省政府直属督察区。1949 年 10 月 13 日,花县解放,属北江专区,同年 12 月隶属珠江专区。1952 年和 1956 年先后改属粤北行政区和佛山专区。1958 年 11 月花县改名“广北县”,次年 3 月复名花县。1960 年 4 月 20 日划为广州市属县。1993 年 6 月 18 日,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定名“花都市”(县级),由广东省直辖,委托广州市代管。2000 年 5 月,国务院批准花都撤市设区。花都区历史悠久,有著名历史人物洪秀全、冯云山、骆秉章等。境内有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工业企业较发达,有“中国皮具之都”的美称。
8.番禺区[Pānyú Qū] 广州市辖行政区。位于广州市南部,北临海珠区、黄埔区,东隔珠江与东莞市相望,西临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南接南沙区。行政区域面积 529.94 平方千米。下辖11 个街道和 5 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市桥街道清河东路 319 号。“番禺”之名,历代省志、府志、县志,多持“二山”说。《后汉书·地理志》、唐《元和郡县志》及《初学记》等均认为县治有番山、禺山,因以为名。此外还有“一山”说。根据《水经注》记载,“番”是指辖内的番山,“禺”即隅,指附近的地方,“番禺”意为番山及其附近地带。番禺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 214),为南海郡郡治所在地。汉代至清代,逐步划出今珠江三角洲主要县市和香港、澳门地区。清代至二十世纪前期,番禺和南海分东西两半管治广州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后,全县分为鹿步司、茭塘司、沙湾司、慕德里司 4 个巡检司和 1 个河泊所及捕属。1933 年,番禺县署从广州城内迁至新造,1945 年迁至市桥。1949 年 10 月,番禺全境解放。1958 年 9 月 3 日,全县改称“番禺人民公社”。1958 年 12 月,番禺、顺德合并为番顺县。1959 年 6 月,番禺、顺德分别恢复县的建5置。1987 年 1 月 1 日,全县设置 22 个镇。1992 年 5 月,番禺县改为番禺市(县级市,广州市代管)。2000 年 5 月 21 日,撤销番禺市,设立番禺区,原行政区划不变。2005 年 4 月 28 日,原番禺区南沙街道、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以及灵山镇的庙南村、七一村和庙青村部分区域,东涌镇庆盛村、沙公堡村、石排村部分区域以及珠江管理区划出,设立南沙区。2012 年 9 月,东涌镇、大岗镇、榄核镇划归南沙区管辖。有华南地区最大的高铁客运枢纽广州南站。有长隆旅游度假区、莲花山旅游区、广东科学中心、宝墨园、岭南印象园、大夫山森林公园、沙湾古镇、余荫山房等名胜古迹,以及大岭村等中国传统村落。
9.南沙区[Nánshā Qū] 广州市辖行政区。位于广州市南部,珠江虎门水道西岸,西江、北江、东江三江在此汇集。东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与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接壤,北以沙湾水道为界,与番禺区隔水相连,南濒珠江出海口伶仃洋。行政区域面积 783.86 平方千米,下辖 4 个街道和 6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南沙街道凤凰大道 1 号。据《番禺县镇村志》载:“因地处黄山鲁南面沙洲,清代已习称南沙”。南沙区中部地势高,为山地丘陵,北部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南部为冲积平原、滩涂,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河涌交错。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1993 年 5 月 12 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 年 4 月 28 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的万顷沙镇、黄阁镇、横沥镇、南沙街道,灵山镇庙南村、七一村、庙青村的部分区域,东涌镇庆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部分区域以及珠江管理区划归南沙区管辖。2012 年,番禺区的东涌镇、大岗镇、榄核镇划归南沙区管辖。2012 年、2014 年,国务院先后批准成立南沙新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片区,是建设中的广州城市副中心。2015 年 4 月 21 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挂牌。自贸区南沙片区是广东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的片区,面积 60 平方千米,由 7 个区块组成。2020 年 7 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广州南沙保税港区整合优化为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
10.从化区[Cónghuà Qū] 广州市辖行政区。位于广州市东北部,东与增城区、惠州市龙门县相接,南接白云区、黄埔区,西与花都区、清远市相邻,北连清远市佛冈县、韶关市新丰县。行政区域面积 1974.5 平方千米。下辖 3 个街道和 5 个镇,区人民政府驻街口街道新城东路 99 号。明弘治二年(1489),由番禺划地设置从化县,县城在今花都横潭,后迁街口,“从化”取自清代《建东山刘公祠碑》文中的“盖取远氓归化之义也”而得名。1949 年 5 月成立县人民政府,1949 年 10月 13 日,全县解放,隶属省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1953 年 3 月,划归粤北行政区(后称韶关专员公署)。1958 年 10 月,从化、佛冈两县合并为从化县,仍属韶关专员公署。1959 年 1 月,改属佛山专员公署。1960 年 9 月,改属广州市。1994 年撤县设市,2014 年撤市设立广州市从化区。从化区以温泉闻名,有“中国温泉之都”“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广州后花园”等美称。境内有 100 多个湖泊水库,森林覆盖率达 67.2%。有旅游景区近 20 处,有广裕祠、五岳殿等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新石器时代的吕田狮象岩人居遗迹及众多古村落等文化景观。
11.增城区[Zēngchéng Qū]广州市辖行政区。位于广州市东部。东邻惠州市博罗县,南临东江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连黄埔区,北与从化区、惠州市龙门县相接。行政区域面积 1616.47 平方千米,下辖 6 个街道和 7 个镇,区人民政府驻荔城街道惠民路 1 号。东汉建安六年设立增城县,隶属南海郡,据明清两代《增城县志》载:“后汉建安六年(201),析番禺地置增城县”。地名由来有三说:一说《元和郡县志》载:“昆仑山上有阆风,增城,盖取美名也”。意指此为美好之地;二为增江说:《太平寰宇记》载:“增城县,因增江为名”;三为加城说,清宣统《增城县志》载:“永乐志云:南海郡,前统县六,今增为七,故名增城”。南朝宋元嘉年间,分设东官郡,曾迁郡治于增城。并析增城置绥宁县。隋开皇十年(590 年),撤销东官郡,废绥宁入增城,归属广州府。明弘治年间,先后析增城部分地域置从化、龙门县,明、清仍属广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隶属东江专区、粤中行政区、惠阳专区、佛山专区、广州市。1975 年划归广州市管辖,1993 年撤县设市、由广州市代管,2014 年改设增城区至今。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城榄雕,有广州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畲族村),有何仙姑家庙、增江画廊、白水寨等名胜古迹。
12.洪桥[Hóngqiáo] 位于越秀区西北部,越秀山麓。东起东濠涌,南至法政路、东风中路,西至解放北路,北达环市中路、广九铁路。因古时人们称书院为“黉”,前往越秀山麓的书院有桥名为“黉桥”,后简化为“洪桥”,故名。辖内有镇海楼、五羊石雕、明古城墙、中山纪念碑等名胜古迹。
13.竹丝岗[Zhúsī Gǎng] 位于越秀区东部,东至新裕大厦,南邻亿达大厦,西为中山大学北校区,北有执信中学。因原为山岗,且岗上种有粉单竹,故名。
14.瑞宝[Ruìbǎo]位于海珠区西南部。清顺治年间建村,因四面环水及地形似堡垒,取名“水口堡”;后取谐音和吉祥之意改称“瑞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归新滘区管辖,隶属广州市郊区。有瑞宝涌、大干涌、石溪涌等河涌。有邓氏宗祠、何善衡故居等古迹。
15.赤沙大围[Chìshā Dàwéi] 位于海珠区北部,官洲街道辖内。东邻朝盛围,南接官洲北约,西达西约,北接黄埔涌。原是一个大型堤围,宋代建成堤围时命名。
16.沙园[Shāyuán] 位于海珠区西部。因地处古时河南七十二村之一的沙园村,故名。区片内有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汇津桥,有宝岗大道、昌岗中路、工业大道北等道路。
17.素社[Sùshè] 位于海珠区西北部。清末民初,一些文人迁入此地,形成社会团体,俗称“社”,因文人聚会吃斋而得名“素社”。区片内有南蟠龙里李氏自然村、基立新村华侨建筑等。
18.南石头[Nánshítóu] 位于海珠区西南部。1950 年建南箕乡政府,属新滘区。1952 年属河南区(今海珠区)管辖。1953 年与沙园乡合并,设立南边街道。1960 年 3 月,南边街道析出石7溪村,4 月成立石溪人民公社。1961 年撤社设南石头街道。1969 年底,南石头街道区域向东扩至大宋岗和燕子岗。1981 年,南石头街道区域向南扩至石溪山顶、沙溪、工业大道南一带。
19.冲口[Chōngkǒu] 位于荔湾区中部。东临珠江白鹅潭至鹤洞大桥段,南达鹤洞路,西与茶滘、东漖街道相接,北至下市涌出口。因地处两条河涌交汇处而形成的村落,故名。原为沙丘台地,河涌纵横,有大冲涌和沙涌。
20.东漖[Dōngjiào] 位于荔湾区中南部。东至花地大道中,南连环翠北路,西至花地河,北至浣花路。因位于花地河东侧(“漖”为水名),故名。以花卉种植和观赏鱼养殖出名。
21.东沙[Dōngshā] 位于荔湾区南部。东、南与海珠区、番禺区隔江相邻,西与东漖街道、中南街道相邻,北连白鹤洞街道。因位于原东塱村和沙洛村,各取一字,故名。有南漖门楼、武帝古庙、车歪炮台、广州市界碑、陈永泽堂水埠等文物古迹。
22.多宝[Duōbǎo] 位于荔湾区北部。东起宝华路,南临珠江,西至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旁荔枝涌,北至宝源路。清代安徽巡抚邓华熙在此地建楼宇,为该地起名“多宝”。多宝为旧时西关的一部分,是粤剧名艺人的聚居区。十五甫正街、宝华正中约、多宝坊等是西关大屋较集中的街巷。
23.金花[Jīnhuā] 位于荔湾区北部。东至人民北路,南至中山七路、龙津中路,西至荔湾路,北至西华路。因区内曾建有金花庙,故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金花曾是纺织、针织厂聚集的地区。
24.龙津[Lóngjīn] 位于荔湾区北部。东至越秀区光塔街道,南至华林街道,西至逢源街道,北至金花街道。因传说有龙腾飞空中,津液滴下龙津石桥旁水井,井水清甜可口,故名龙津。清代已有记载此街。有西门瓮城遗址、纶园、陶伦学社、乐行会馆旧址等古迹。
25.南源[Nányuán] 位于荔湾区北部。东与彩虹街道相邻,南与昌华街道相连,西与桥中街道、白云区松洲街道隔江相望,北与西村街道相接。因取当地南澳和源溪各一字成立街道,故名。有汉大夫陆贾驻节故地、“开越陆大夫驻节故址”碑、南岸环翠园、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甲工)、启康马公祠、善仑蔡公祠等古迹。
26.棠下[Tángxià] 位于天河区中南部。地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此处曾有高大的甘棠树,先民在甘棠树下开村,故名;二说因取自西周时期周公在甘棠树下理政的典故,故名。南宋初年开村,最早的村民是钱氏和白氏,后钟姓和潘姓从珠村分支而来,村落逐渐壮大。清代归属番禺县鹿步司车陂堡,民国时期归属番禺县第四区车陂堡。1953 年 6 月,棠下、车陂等地划归广州市黄埔区管辖。1960 年起归属郊区东圃公社。1985 年起归属天河区东圃公社(东圃镇)。19978年 12 月,归属棠下街道管辖。1958 年 4 月 30 日,毛泽东主席视察棠下农业合作社。现存钟姓宗祠 10 座,潘姓宗祠 1 座,其中湛川钟公祠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7.江夏[Jiāngxià] 位于白云区南部,黄石街道辖内。东至广云路,南至黄石公路,西至祥景社区,北至华南快速干线。南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李氏先人为避胡妃之乱从南雄迁至此地立村。因村内多山岗,风景秀美,得名峻岗。村子建在山岗下,名岗下村。后因粤语同音字通用,取“岗下”的谐音,改名“江夏”。
28.江高[Jiānggāo] 位于白云区西北部。广花公路与流溪河相交处西南。片区内原有清代所建的江村墟和高塘墟,1938 年被侵华日军所毁,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建,两墟合并,各取一字,合称为“江高”。有禺北民众抗日纪念亭、普惠医院旧址、听松亭、石华书院等古迹。
29.人和墟[Rénhé Xū] 位于白云区北部,流溪河西侧。清嘉庆五年(1791)由鸦湖、下高增、汉塘等 18 个乡合股建墟,寓意众人和睦相处,故名。是广州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人和霸王花是当地特产。有梁伯轩夫妇墓、曹佑和故居、君茂家塾、甘先故居等古迹。
30.太和墟[Tàihé Xū] 位于白云区东北部。1821 年由营溪、谢家庄等 8 个乡及海外华侨人士集资兴建,寓意“祈太平和睦之意”,故名。有帽峰山森林公园、玉虚宫、太和乡抗战殉国同胞纪念碑等古迹和纪念地。
31.九龙[Jiǔlóng] 位于黄埔区东北部。因由九佛片和镇龙片合并,各取一字,故名。2005 年8 月,原白云区钟落潭镇九佛片和原增城区中新镇镇龙片合并为九佛镇龙片区,归广州市萝岗区管辖。2006 年 1 月,成立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人民政府。2014 年 1 月,经国务院批准,原黄埔区与萝岗区合并为新黄埔区后调整为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2019 年 3 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设立黄埔区龙湖街道、九佛街道、新龙镇。镇内乡村遗存大量人文遗迹、古树名木、族谱史籍、民间传奇。镇内貔貅舞、舞春牛、客家山歌等项目入选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坦村貔貅舞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九龙白玉兰森林公园、生态园林公园、油麻山森林公园等景点。
32.新造[Xīnzào] 位于番禺区东北部。东至化龙镇,西隔沥滘水道与小谷围街道相望,南至南村镇、化龙镇,北隔珠江与广州大学城对望。明景泰五年(1454),当地人在河滩造地,筑堤建圩,故名新造。清代为茭塘都的新造堡、穗石堡,是茭塘巡检司驻地。清末属茭塘司深水社乡。1932 年底,番禺县治迁至新造。1984 年设为新造区。1986 年改为新造镇。2004 年 8 月,分出小谷围街道。
33.大石[Dàshí] 位于番禺区西北部。范围在大石水道以东、三枝香水道以南一带。相传唐末有一南迁官员隐居于飞鹅岭(西山)的石岩中,逢人询其住处,答曰:“住在大石”,故名。
34.石壁[Shíbì] 位于番禺区西北部。古为充军之地,今珠江航道未形成前,有长约一里的条状石岩横亘水面,导致石岩侧畔形成大片沉积土层(现已不存),岩峭如壁,故名。南北两端分别为大夫山和飘峰山,中部地势低洼、河涌密集。
35.沙滘[Shājiào] 位于番禺区西北部。因是沥滘水道和三支香水道交汇冲积而成的沙泥地(“滘”指分支的河道),故名。清末民初,属茭塘司之维安社乡,1953 年命名为沙滘,沿用至今。有洛溪村、上漖村、厦滘村、沙溪村等。
36.沙头[Shātóu] 位于番禺区西部。沙头旧名碧沙,因山前沙滩与后山碧绿的林木互相辉映,故名碧沙;碧沙初分五坊,最大的是沙头坊,且有集市,名沙头圩,因此沙头逐渐取代碧沙一名。南宋时建村,清代属沙湾都的榄山堡和白石堡。1953 年大部分属六区。1957 年沙头乡分设为沙头乡和沙圩乡。1959 年 4 月从大石析出为沙头公社。1984 年设为沙头区。1986 年改为沙头镇。1992 年 1 月全境并入市桥镇(1993 年改为市桥街道),2001 年分设沙头街道,沿用至今。
37.钟村[Zhōngcūn] 位于番禺区西北部。据记载,钟村各氏人大多数是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迁来,相传当时有钟、汤、屈、曾、余等姓聚居在白马庙、青树岗低丘一带,四周种树护界,当时钟姓人较多,故取名钟山堡,后简称钟村,故名。清代属沙湾司;1949 年 10 月,属禺南西区。1957 年,设钟村乡。1959 年 6 月从大石析出为钟村公社。1984 年改为钟村区。1987 年改称钟村镇。1993 年撤镇设街道。2005 年钟村街道办事处分设钟村街道办事处和石壁街道办事处。
38.石碁[Shíqí] 位于番禺区东部。据传村口有一花岗岩小丘,俗称龟如石,其旁有一用石雕的石碁(棋)盘,盘上放有碁(棋)子(古“碁”字通今“棋”字),村民遂以“石碁”为村名。明初开村,称石碁圩。北部是低丘台地,南部为三角洲平原。有凌边乞巧节、永善张天师诞等民间文化,有石碁同安社、莲塘天后宫、节孝流芳牌坊等古迹。
39.大龙[Dàlóng] 位于番禺区中南部,东、南至石碁镇,西至市桥街道,北至东环街道、南村镇。“大龙”一名来自于大龙村,因村北有两条形如龙的河涌流经,分别是大龙涌、小龙涌,该村位于大龙涌附近,取名为大龙。有国家级文化遗产沙涌鳌鱼舞、龙舟竞渡等特色文化,有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流芳堂、孔尚书祠、阙里南宗祠、古氏大宗祠、九成书院、跨龙桥、圣母宫等古迹。
40.花东[Huādōng] 位于花都区东部。东邻从化区太平镇,南至白云区钟落潭镇,西接花山镇,北靠从化区鳌头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花县东区,故名。有九龙湖旅游度假区、九龙潭森林公园、九湖村、高溪村、八角古庙等古迹。
41.江埔[Jiāngpǔ] 位于从化区东部,流溪河东岸。相传“大江埔是象形”,要把“象”养肥,就要有足够的草地和水,加之村前、村后旱埔较多,村前又有一条小溪而取名“大江埔”,于是取名“大江埔”,后得名江埔。明清时期,江埔属水东堡。1949 年属东区,后又称二区。1955 年因区政府设在大江埔,而后改为江埔区。1958 年成立江埔人民公社,后改称东方红人民公社。1959年 1 月复称江埔人民公社。1983 年 12 月撤销公社,改设江埔区。1988 年 8 月,改设江埔镇。2004年改为江埔街道。有从化古代八景之一的“鹧鸪返照”(双凤山)。
42.良口[Liángkǒu] 位于从化区北部。因有商人在此最早开铺名号为“两元”“良兴”,后逐渐发展为圩镇,取其“良兴”铺之“良”,又地处流溪河两支流交汇水口,故名。明代良口属流溪堡。1912 年至 1949 年间,先后属北区、十七区和十八区、五区、二区。1949 年属北区。1953 年改为五区。1956 年 2 月,撤区改乡。1958 年 10 月设立良口人民公社。1983 年 11 月,撤销人民公社,设良口区。1986 年,撤区建镇。境内天堂顶主峰海拔 1210 米,为从化最高峰。
43.太平[Tàipíng] 位于从化区南部。传说北宋初期皇帝派杨家将南下平乱,此地从此太平无事,当地居民为纪念杨家将的功绩,取名太平。是从化荔枝主产区之一。有宋代钱岗古村落、防御使钟公祠,明代广裕祠堂、五岳殿、邓氏宗祠及洪圣高庙,清代钟楼古村落、太平当楼等古迹。
44.鳌头[Áotóu] 位于从化区西部。原名牛头,传说在今三夹河边,村西北处有一山岗,地势形状似牛的头部,取名牛头。清同治年间,牛头、龙潭、人和、西隅、梯面等村在牛头圩联合举办赛诗会,结果牛头村独占鳌头,荣获诗魁,因“牛头”与“鳌头”是方言谐音,村民将牛头改名为鳌头,故名。
45.朱村[Zhūcūn] 位于增城区中部。东临荔城街道、荔湖街道,西临中新镇,北临小楼镇,南临宁西街道、仙村镇、石滩镇。因元末明初朱姓人由南雄珠玑巷迁居此处立村而得名。境内有西福河、白水寨森林公园。有崔与之、李昴英、胡庭兰等名人墓地。有葛洪白水山炼丹炉及增城明清古八景之一的“白水丹邱”。
46.正果[Zhèngguǒ] 位于增城区东北部。东临惠州市龙门县麻榨镇,南临博罗县福田镇、增江街道,西临小楼镇、派潭镇,北临派潭镇、龙门县永汉镇。相传北宋时因余宾公得道成佛、修成正果而得名。境内有广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畲族村),有正果佛爷寺、师爷庙等古迹。
47.小楼[Xiǎolóu] 位于增城区中北部。东接正果镇,南邻荔城街道,西至中新镇,北靠派潭镇。相传宋末有百岁老人临终时以屋中有小漏告诫后人要防微杜渐,后取谐音,得名小楼。有增江、二龙河、流溪河流经,是八仙传说之一何仙姑的故乡,有北宋理学大家周敦颐后裔聚居形成的村落。
48.仙村[Xiāncūn] 位于增城区南部。东邻石滩镇,南临东江,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至新塘镇、宁西街道,北邻朱村街道。曾名先村,传说有一年大旱,因葛洪仙翁云游到此,作法降雨普救众生,为当地带来“仙气”,从此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遂将“先村”改为“仙村”。
49.派潭[Pàitán] 位于增城区西北部。东至正果镇,南连小楼镇,西邻从化区,北与惠州市龙门县交界。地名来源有二说,一说因“异派之水而成潭”,故称派潭;二说相传因古代盛产木材,结成木排通过河潭销往外地,取“放排于水潭”之意,取名“排潭”,后谐音成“派潭”。石达开、宋刚、陈李中等历史人物曾在此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东江地区重要的根据地和游击区。
云山珠水
1.海珠涌[Hǎizhū Chōng] 位于海珠区西北部,跨南华西街道、龙凤街道、沙园街道、江南中街道、昌岗街道、新港街道、素社街道、滨江街道。珠江一级支流,属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古称洗马涌、马涌,1987 年整治河涌时,因全涌均属海珠区,为统一名称,故名。自西向东流,东接珠江北航道南岸鸭墩水,西至凤凰岗珠江南航道。干流长约 6529 米,宽约 26 米,流域面积约 11.32 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鸭墩涌、小港涌、三丫涌。流经晓港公园、十香园等,有工业大道北、南田路、宝岗大道、江南大道中、东晓路、滨江东路等道路跨涌而过,河上建有利济桥、海珠涌桥等。
2.海珠湿地[Hǎizhū Shīdì] 位于海珠区华洲街道辖内,为国家湿地公园。因地处海珠区,是河涌湿地、城市内湖湿地与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故名。海珠湿地地处广州新中轴线南段,是广州城市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湿地,占地面积约 1100 公顷,被誉为“广州绿心”。建设范围主要包括海珠湖及湿地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等区域。海珠湿地独具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特色,是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岭南水果发源地和岭南民俗文化荟萃区。2017 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9 年获全国首批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2020 年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3.龟岗岛[Guīgǎng Dǎo] 位于珠江下游段、荔湾区东沙街道辖内,属冲积岛屿。因岛上山岗远看似龟壳,故名。清代已有此名。是船只从珠江南航道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因船只从虎门航行至龟岗岛须转舵航行,故又俗称车歪岛。面积约 1 公顷,长约 250 米、均宽约 80 米,最大宽度 98 米。植被覆盖率约 85%。岛上有清代设立的车歪炮台。
4.花地河[Huādì Hé] 位于荔湾区中南部,跨石围塘街道、花地街道、东漖街道、海龙街道、中南街道、东沙街道、茶滘街道。属常年河、地上河、外流河,因流经花地,故名。宋代称大通滘,后又称山村河;清代称花地河,沿用至今。南起佛山水道,北至珠江白鹅潭花地河口。河长约 8.1 千米,宽约 100 米。在花地河出口东岸有宋代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烟雨”遗址。
5.大灵山[Dàlíng Shān] 位于天河区黄村街道辖内。因传说在此山上求雨灵验,故名。清同治年间已有此地名。主峰海拔 55.9 米,土壤为赤红壤,山体主要由砂岩和花岗岩构成,植被以桉树及常绿阔叶林为主。后山上建有求雨古庙,名为灵山古庙。
6.猎德涌[Lièdé Chōng] 位于天河区西南部。因河涌下游流经猎德村汇入珠江,故名。北宋《元丰九域志》称猎水,近代改称猎德涌。起于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止于珠江前航道,流经五山、石牌、冼村、猎德等街道,河涌南端穿越猎德大桥北段后汇入珠江前航道。
7.沙河涌[Shāhé Chōng] 位于天河区西部,横跨白云区、天河区和越秀区。因河涌含沙量多,并主要流经沙河地区,故名。清康熙年间已称沙河水,后改为沙河涌。起于白云区金盘岭耙齿沥水库,止于珠江前航道,流经京溪、元岗、银河、沙东、林和、寺右等地,经杨箕村在五羊邨附近注入珠江,有支流沙河西支涌。河涌上建有天平桥、沙河桥等桥。
8.摩星岭[ Móxīng Lǐng] 位于白云区同和街道白云山风景区内,海拔 382 米,是白云山三十多座山峰之最高峰。因其高耸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可远望摩天上星辰之意,故名。原名碧云峰,宋代至于明代称为第一峰,清康熙年间始称“摩星岭”。摩星岭牌坊有朱德元帅手书“锦绣南天”。山体以石英岩为主。山顶基岩裸露,土壤以红壤为主,南北走向。山林植被茂盛,覆盖率约 90%。
9.太和嶂[Tàihé Zhàng] 跨天河区、白云区。属帽峰山的一部分。东近凤凰生态园,南邻旺岗,西面、北面为山丘。因背邻太和,故名。最初称大腹岭或大壶嶂,清道光元年(1821),该山北面建太和墟,故称此山为太和嶂,曾名大和嶂。南麓曾建有石门古庙,景点“宝寺僧归”为清代“龙洞八景”之一,该寺于 20 世纪 30 年代被侵华日军所毁。
10.南浦岛[Nánpǔ Dǎo] 位于番禺区西北部,洛浦街道西南部,四面环水,北部至西部临三枝香水道,南部至东部临大石水道。因岛上有南浦墟,故名。“南浦”取广州之南、水边和河流入海地区之意。 据传,南浦建村于 1780 年,因地势低洼,终年积水,得名“坭塘”;又因地处珠江多支水道交汇处,河沙大量淤积,又得名“沿沙”;约于 1830 年统称此地片为“南浦”。
11.市桥水道[Shìqiáo Shuǐdào] 位于番禺区中部。属一级干流,为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古时称市桥沥,亦称“市桥河”,因水道主要流经市桥一带,故名。起于紫坭河,流经沙头街道、市桥街道、大龙街道、石碁镇、石楼镇,干流长约 29 千米,流域面积约 146.3 平方千米,年径流量 5.6 亿立方米。主要桥梁有景观大桥、市桥三桥、西丽大桥、市桥大桥、德兴大桥、市桥二桥、南沙港快速桥、广澳高速桥。主要支流有兰陵涌、汀根涌、岐头涌、丹山分洪河、丹山河、深涌、大塱涌、二塱涌、下婆涌、蚬涌、大口涌、沙陇头涌。有三沙水文站、三善水文站。
12.沙湾水道[Shāwān Shuǐdào] 位于番禺区南部,属中型河流。为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沙湾始建于古海湾的半月形沙滩之畔,水道主要流经沙湾区片,故名。是珠江水道北江下游潮水河段,西起南沙区榄核镇张松围,由西向东横贯番禺区南部,东接莲花山水道至石楼镇的“桕堂尾”,流经沙湾街道、桥南街道、大龙街道、石碁镇、石楼镇。长约 32 千米,河宽约 500 米,流域面积约 18.4 平方千米。支流主要有骝岗河、西樵、浅海、榄核河、沙湾左支和濠滘等。
13.大虎山[Dàhǔ Shān] 位于南沙区黄阁镇东部、虎门大桥西北方向,南至猪头山,其余三面临狮子洋。因山体形态酷似伏卧的老虎,故名。东西长约 1160 米,南北宽约 700 米,面积约 1.2平方千米,海拔 178 米。表土为砂岩赤红壤。山上有人工荔枝林、尾叶桉林、次生灌丛草坡。
14.小虎山[Xiǎohǔ Shān] 位于南沙区黄阁镇东部。东、南至狮子洋,西至黄阁大道,北接狮子洋。因山体形态酷似伏卧的老虎,但比隔水对峙的大虎山小,故名。南北宽约 590 米,东西长约 470 米,面积约为 1 平方千米,海拔 114 米。表土为砂岩赤红壤。山上有人工尾叶桉林、次生灌丛草坡。小虎山海蚀地貌面积约 1 万平方米,有海蚀穴等地貌景观。
15.大山乸[Dàshānná] 位于南沙区黄阁镇中部。因主峰四周分布着十多座小山,犹如众子簇拥着母亲,故名。主峰(烟墩顶)海拔 224.60 米,是目前南沙区内海拔第二高山,四周环绕约20 座海拔 150 米小山峰。连同周边环山边缘区,大山乸的总面积达到 9.46 平方千米。区域内共有不可移动文物 16 处,其中,明末清初古遗址 1 处(大山乸烟墩)、古墓葬 13 处、清代石刻 2处。
16.大角山[Dàjiǎo Shān] 位于南沙区南沙街道东南部。东临天后宫,南至滨海公园,西至鹿颈村,北接蒲洲山。因山下沙洲未完全发育时,山体形状像角一样向东南伸出,故名。清末当地村民已称此名。南北长约 1.09 千米,东西宽约 0.87 千米,面积约为 0.81 平方千米,海拔 150 米。表土为赤红壤,山下多为人工尾叶桉、荔枝林、台湾相思,山上为次生灌丛草坡。附近有天后宫、滨海公园;有建于清代的大角炮台群,今存振威、振定、安定三炮台门楼和炮池。
17.南沙湿地[Nánshā Shīdì] 位于南沙区万顷沙镇东南部。三面邻海,北临十七涌,占地面积约 2.13 平方千米。因湿地地处南沙,故名。2008 年设立,有海景园、九曲莲花池、芦苇区、红树林区、矮树林区、觅食区等旅游区。红树林和芦苇荡片区生态系统发育良好,每年有成群候鸟从北方来此越冬,珍稀鸟类有黑面琵鹭、白琵鹭、黑翅长脚鹬等。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18.洪奇沥[Hóngqílì] 位于南沙区万顷沙镇西部。属一级支流,为常年河、地上河、外流河。因每年汛期,洪水受海潮顶托,水势奇汹,谓之洪奇,故名。南北流向,北接潭洲水道和容桂水道,南至珠江口与珠江另一口门(横门)相通,主要流经大岗镇、榄核镇。河长约 31.9 千米,流域面积约 15 平方千米,草船涌是其主要支流。
19.上横沥水道[Shànghénglì Shuǐdào] 位于南沙区横沥镇中部。中国古代有“纵浦横沥”之说,故取其“横沥”二字;又有上北、下南之区别,两条平行的河涌中,北面的一条名称冠以“上”字,故名。东西流向,西接洪奇沥,东接蕉门水道。全长 9 千米,水面平均宽度 450 米。水道两岸原有 2 处渡口,上横沥大桥建成后渡口撤除。
20.下横沥水道[Xiàhénglì Shuǐdào] 位于南沙区横沥镇南部。中国古代有“纵浦横沥”之说,故取“横沥”两字;又有上北、下南之区别,两条平行的河涌中,南面的一条冠以“下”字,故名。东西流向,西连洪奇沥,东接蕉门水道。全长 10 千米,水面平均宽度 450 米。原水道两岸有渡船口 3 处,下横沥大桥建成后各渡口撤除。
21.骝岗水道[Liúgǎng Shuǐdào]位于南沙区东涌镇西部。属中型河流,为常年河、地上河、外流河。因流经骝岗山,故名。南北流向,北接沙湾水道,南至蕉门水道,主要流经东涌镇、黄阁镇。河长约 17.8 千米,流域面积约 3.32 平方千米。
22.虎门水道[Hǔmén Shuǐdào]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之间,为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北起东莞市麻涌镇东江北干流,接黄埔水道,南至南沙区龙穴街道汇入伶仃洋,是广州市与东莞市的界河。因水道中有大虎、小虎二岛而得名。虎门水道是东江全部径流,西江与北江部分径流的出海通道,为珠江口之门户,大虎岛炮台曾是鸦片战争海战的最后一道防线。
23.百丈飞涛[Bǎizhàng Fēitāo] 位于从化区东北部,为落水形成的瀑布。1936 年初冬,中山大学校长邹鲁游览此地,见泉水仿若银河落九天,仿效苏轼名句“百丈飞涛泻漏天”书刻于石上,题款“丙子初冬,选百丈岩,袭东坡诗句书石”,故名。主瀑布高约 200 米,顶宽约 10 米,最大落差约 50 米。
24.增江[Zēng Jiāng] 位于广州市东部。也称增江河。《寰宇记》:“增水今名增江,源出增城县东北”。因位于增城,故名。是珠江水系东江支流,原来可直接流入珠江口,自增江龙门县城区段珠江三角洲平原形成后成为东江支流。增江发源于新丰县七星岭,流经广州市从化区东北部时转入龙门县西北部,再折向南,为广州市增城区、惠州市龙门县的界河,全长约 203 公里,流域面积约 3160 平方公里,沿江有众多古村落,有太子坑、蕉石岭等八个森林公园和自然生态保护区,还有曲水流杯、鹤之洲湿地公园、百湖水乡以及南山风塔、白湖文昌塔、南山古庙、北帝古庙、洪圣大王庙等风景名胜。
25.方壶洲[Fānghú Zhōu] 位于增城区荔城街道辖内。因塘中碧水萦回,林木蓊郁,望之宛若仙境,故名。明洪武五年(1372),黎氏始祖到此定居,初名新村,后因发展改称新街、夏街。“方壶怀古”为增城夏街古代八景之一。
26.铁扇关[Tiěshàn Guān] 位于增城区正果镇辖内。为增城与龙门两地的分界线。因两边高山夹峙,谷底迂回弯曲,像一扇铁门把关,故名。山隘南北走向,东西山岭海拔高度约 200-250米,谷底海拔约 50 米。是增(城)龙(门)公路的重要隘口。
27.白水寨[Báishuǐzhài] 位于增城区派潭镇辖内。东南邻石人相望,东北至惠州市龙门县南昆山。因山顶有一盆地,雨季积水成湖,湖水由缺口流出,形成一小瀑布,似股白水,飞流直下,故名。山体东西走向,最高点海拔约 822 米,长约 0.73 千米,宽约 0.35 千米,面积约 0.22 平方千米。山体由花岗岩、褐石岩、页岩构成。白水寨瀑布为知名景点,由河流遇断崖跌落而形成。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6 14:32
目录
概述
编制说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