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站(Guangzhouxi Railway Station),原名西村站,位于中国
广东省广州市,是广茂铁路上的一座
货运火车站。该站始建于1907年,隶属于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肇庆车务段管辖。
历史沿革
广州西站,修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为修筑黄沙—江村段铁路时始建,位于广州市西村,原名西村站,民国36年(1947年)改名广州西站。
建国前,广州西站为
粤汉铁路的四等站,站内有2股半道,其中2股长度各为600米,另半股长120米;站房面积40平方米,一半为运营办公室,一半为候车室;站房前有80米长的月台。当时车站主要办理客运,旅客到发量每天100人左右,多为源潭、新街一带村镇入城销售生猪、牛、三鸟等牲禽的乡民。民国36~37年,开始办理牲禽整车的卸车业务,每月到达量为20辆~30辆。
建国后,根据广州市城市建设规划和广州铁路枢纽的整体布局,广州西站成为北煤、北果南运,南菜、南果北运的货运终到始发站,省、市城乡副食品供应的贮运站。从1952年起停止办理客运业务。
1953~1957年,广州西村发电厂、广州水泥厂(1960年起改在广州北站连接)、
广州市煤建公司、广州市冷冻库、广东省冷冻库、广东省石油公司、
广州市蔬菜公司、广州市煤炭公司等共8 条专用线陆续建成。此后,广州铁路局路内4条专用线(广州车辆段、广州车轮厂、第五工程公司机修厂、富民公司)也在该站接轨。
该站设有制冰厂及冷藏车加冰线。1955年6月13日,制冰厂竣工投产。厂内装有4万大卡压缩机3台,制冰池1座,冰库6座,日产冰量15吨。
1960年10月1日,广州珠江公铁两用大桥建成,广三铁路由三眼桥站至广州西站之间修通联络线,广三铁路的可不需经过石围塘靠轮渡接驳黄沙车站(原广州南站,粤汉铁路的起点站),可由广州西站转入黄沙车站。
1964年,西站增加23万大卡压缩机1台,日产冰量提高到40吨。
1973年,新建冰池1座,更新20万大卡压缩机2台,1984年更新21万大卡压缩机2台,日产冰量达70吨。结合专用线建设,该站站线也进行改建和扩建。
1989年底,站线共有10股,其中到发线4股,存车线1股,货物装卸线4 股,集装箱装卸线1 股。货场总面积2.4万平方米。该站办理广南、三眼桥、广州、棠溪四个方向的列车接发作业,日均达40对,配有
调车机车2台,担负广州北—广州西小运转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和专用线作业车、冰台加冰车、站内作业车和车辆段检修车的取送作业。
从1976年起,该站办理3吨
集装箱货物运输,设有550箱位集装箱货场。1985年,改为办理5吨箱,1988年发展为办理10吨箱。货场内设有16吨汽车吊2台、10吨门吊1台、16吨门吊2台。
广州西站最辉煌是在1985年到1991年,广州西站当时是广州地区的集装箱办理站,所有集装箱业务都必须在西站办理;1991年以后,集装箱业务转移至广州东站,西站业务慢慢下滑。
南岸路的煤厂建起了大型楼盘之后,中煤线也被取消了。西站货量最多的主要是大米、煤、部分冷冻品,以及少量水果。
从1998年起,广州西站在
春运期间作为临时客运站,以分流节后到达广州地区旅客,减轻
广州站的客运压力。
2004年3月1日,广州西站划归
广东三茂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管理。
2005年,全线裁撤铁路分局建制实行站段直管,广州西站划属肇庆车务段管辖,为二等站。
2014年2月4日至17日,广州西站共有185趟临客到达,为广州站分流到达客流近35.5万人次。
2016年2月12日至24日,广州西站共有74趟临客到达,为广州站分流到达客流14.2万人次。
自2017年2月14日22:00起,
广铁集团已停止广州西站分流模式,原广州西站终到、始发的加开列车已全部恢复正常运行。
车站位置
广州西站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站前街道流花社区站前路;在
广茂铁路上行距离
广州站3公里,下行距离
茂名站358公里。
业务状况
客运:不办理客运业务;
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整车货物承运前保管。
交通换乘
接驳公交
地铁线路
临时车次
未来发展
在建
广湛高铁将改造既有
广茂铁路广州站-
佛山站段,其中
广州站-广州西站将利用既有
广茂铁路通道改建双线,
广州白云站-广州西站将利用既有
京广铁路III线通道改建双线,广州西站-
三眼桥站段利用既有广茂铁路改建为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