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与电视技术》创刊于1974年,是由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主办的科技专业技术类期刊。
历史沿革
1974年,《广播与电视技术》创刊。
1981年,《广播与电视技术》刊期由季刊更改为双月刊。
1994年,《广播与电视技术》刊期由双月刊更改为月刊。
2014年12月,《广播与电视技术》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广播与电视技术》结合行业热点和决策需要,先后组编刊发了智慧广电、有线无线卫星融合一体化、广播融合媒体平台、TVOS2.0推广应用、大数据应用、IP化制播、光纤到户、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等热点主题文章。
《广播与电视技术》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原始性研究学术论文以及反映学科发展状况的文献综述和信息性文章。
新媒体:网络电视、IPTV、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的发展与应用
内容制播: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节目的采编播存管、集成播控平台建设
有线网络:三网融合、NGB、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网络新业态开发
无线覆盖:地面数字电视、数字声音广播、无线发射台(站)
卫星传输:卫星传输技术、卫星地球站
安全播出与监测:监测系统建设
《广播与电视技术》开设的栏目涵盖广播电视行业主要技术领域,包括“决策·管理”“特约刊载”“特别报道”“热点·论点”“大家之言”“快言快语”“标准规范解读”“融合·创新”“内容制播”“有线网络”“无线覆盖”“卫星传输”“安全播出与监测监管”论述·点评“行业聚焦”“业界纵横”等,并适时推出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光纤到户工程建设应用、广科院规划院学术交流会、地面电视全数字频率规划、广科院规划院设计院三院论坛等技术专栏。
人员编制
据《广播与电视技术》2020年第3期期刊内页显示,《广播与电视技术》编辑部共有编辑3人、发行1人、美编1人。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20年5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广播与电视技术》出版文献共14253篇。
据2020年5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广播与电视技术》文献量为10861篇,基金论文量为186篇。
影响因子
据2020年5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广播与电视技术》总被下载471442次、总被引14022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107、(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050。
据2020年5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广播与电视技术》被引量为12330次、下载量为116262次,根据2016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广播与电视技术》影响因子为0.64(高于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刊均影响因子0.46),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名第2548名。
收录情况
《广播与电视技术》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录,是北京大学《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的来源期刊。
荣誉表彰
《广播与电视技术》编辑部曾获全国实施法定计量单位先进集体奖。
《广播与电视技术》先后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广电系统唯一入选的科技期刊)、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广电系统唯一获奖的科技期刊)、广播电影电视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优秀科技期刊四通奖等奖项和荣誉,并进入“中国期刊方阵”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好的“双效”期刊阵容。
文化传统
精神理念
《广播与电视技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内容质量建设,并通过创建“广电猎酷”新媒体平台,积极推进传统期刊纸媒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广播与电视技术》依靠和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优势,跟踪中国国内外新技术的发展,并借鉴和学习中国国内外优秀的行业运营管理模式和经验,报道中国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挖掘行业热点,收集内外信息,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科技发展,架起中国国内外同行交流的桥梁。
投稿须知
1.原稿必须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发表的论文。该刊严禁一稿多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种重复投稿。一旦发现上述情况,稿件将按退稿处理。
2. 稿件审查结果在三个月内通知作者,在此其间,作者不得将稿件投往他处。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作者决定改投他刊或退稿,请通知编辑部后,再进行处理。编辑部决定录用稿件后,将及时通知作者。
3.在稿件的修改过程中,若超过稿件修改时限30日,编辑部将以作者返回修改稿日期作为投稿日期;超过30日,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出退稿处理。
4.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技术性、文字性修改,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以进行实质内容的修改。
5. 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于编辑部所有(包括上网的版权)。编辑部将给予一定的稿酬,同时赠寄当期杂志1册。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