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GXUN)是
广西民族大学二级学院。
办学历史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64年。
2005年1月,学院自治区党委确定为“东南亚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基地”。
2007年,学院被确定为广西“中国—东盟博览会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
2008年,学院的非通用语种群被评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9年1月,学院亚非语言文学学科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列入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2013年,学院获批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全国民族院校和广西高校中唯一的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
2014年12月,学院越南语、老挝语、泰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度尼西亚语和马来语等7个东南亚语种专业从外国语学院分离出去,成立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
2017年12月28日,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新闻传媒中心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根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大学英语一系、大学英语二系、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中心、英语教师教育及职业发展研究中心、外语实验教学中心等7个系(部、中心),有英语、法语、翻译3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根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行政和教辅人员9人。高级职称26人,其中教授9(柔性引进2人)人,副教授20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1人,有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法语专业教学团队(2013年)
教学建设
根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建有大学素质教育优秀通选课1门,广西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2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广西自治区级优质专业;获得区级教学成果奖2项,教改项目《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开放式培养》2005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有7个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和1个同声传译实验室,1个笔译实验室,1个模拟同传会议室,8个多媒体教室。
广西自治区级优质专业:法语(2007年)
校级特色专业:英语(2012年)、法语(2014年)
广西省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精读
学科建设
根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翻译专业硕士、学科教学(英语)
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根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3个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
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重点研究基地、翻译重点研究基地、西方语言文学重点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根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教师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影响较大的有张旭教授的《中国英诗汉译史论》、《近代湖南翻译史论》、《林纾年谱长编》,范宏贵教授的《越南语言文化探究》等;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
学术资源
根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有英语、法语资料中心,中外文藏书合计40850种,91642册;拥有中外期刊45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60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10种。
文化传统
院徽
院徽以汉字“外”为主要造型元素,其中蓬勃向上的人和层叠的书本象征着外国语学院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学子的成才腾飞。舞动的飘带则彰显着外国语学院拼搏、团结、向上的精神。院徽总体呈现了奋发向上的趋势,表现了外国语学院厚积薄发的深厚底蕴以及不断创新的坚定理念。
院训
厚德励学,中外融通
“厚德”出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指宽厚的心性和品德。“励学”勉励师生勤奋求学,勤于自勉、刻苦磨砺,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创新思维,反映的是修身自省、发奋学习的高尚境界。“中外融通”则体现外语人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扎实学识,中外相融相通的优秀品质。“厚德励学,中外融通”的院训不仅与学校“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一脉相承,同时更体现外语人心怀祖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崇高追求。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黄弢
院长:张旭
党委副书记:罗玉莲
副院长:粟芳、刘雪芹、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