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是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33家,2002年3月公布,和
安徽黄山属同一批),南起资源县城,北部、西北与湖南省
新宁县交界,南北长33公里,东西沿
资江及资江两岸分布,宽3-9.6公里,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
丹霞地貌为特点。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桂林市东北部的资源县境内,距离桂林市区约10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8 110°47,北纬26°02 26°19。南起资源县城,北部、西北与湖南省新宁县交界,南北长33 公里,东西沿资江及资江两岸分布宽39.6公里,总面积达125平方公里。
地质构造
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最主要的地质资源为丹霞地貌。是因广东韶关的丹霞山地形地貌,十分特殊。早在1928年由中国地质学家
冯景兰发现并由我国地质学家陈国达于1939年命名为丹霞地貌。其形态类似岩溶,故也有人称之为红色溶岩或假喀斯特。
丹霞地貌实际上是一种
红色砂砾岩的侵蚀溶蚀地貌,一般专指中生界和新生界的厚层、产状平缓(或直立岩层)。由于这类石英砂岩质坚且脆,易发生垂直节理,在地层近水平的情况下,受地表流水风化作用,易发展为垂直裂隙,其逐渐扩大,伴之崩塌流失,常形成壁陡顶平、挺拔直立的方山林峰,峰林间常有溪流环绕。钙铁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层,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红色砂岩方山陡崖、峭壁以及峰丛、石柱等造型地貌和形象景观,呈现一片鲜艳丹红的峰林,这就是丹霞地貌。
发育简史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华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绣锦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地貌景观
地质公园所处资源县境内最高海拔2141.5米,最低海拔320米,八角寨主峰海拔814米,相对高度400米,复杂的地质结构和独特的气候条件成就了公园丹峰壁立、碧水丹崖的独特景观。公园地貌景观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
(1) 丹霞寨型山(被深谷和陡崖分割的平顶高地,规模较大),如八角寨、降龙寨、雷打寨、神仙寨等是寨型山的典型代表;
(2)丹霞峰型山(犹如塔状或金字塔状或角锥体状或螺丝状的红色砂岩石峰),如八角寨景区的群螺观天景点,就是丹霞石峰中最具个性最富特色的例子;
(3)丹霞石柱及丹霞石(呈柱状的红色砂岩石峰,其规模不大),如眼睛石、玉女峰等,资江风帆石是最典型代表;
(4)丹霞一线天或称丹霞巷谷(是沿垂直裂隙侵蚀下切形成的,长度远大于宽度巷谷),一线天地貌是丹霞景观中的特色,在资源有多处,如降龙寨的人字天,神仙寨的东、西一线天;
(5)丹霞龙脊或龙角(龙脊是丹霞山体相互连接的脊形通道,龙角则是寨型山向外伸出的脊状体),如八角寨的龙头香和降龙寨西部的龙脊;
(6)丹霞洞穴或带(
红色砂砾岩为钙质胶结和含石灰岩角砾时,受地下或地表水的溶解作用形成的洞穴),资源红色砂砾岩中钙质含量较低,因而洞穴的规模较小,直径和深度小于1 米,没有人为活动但,在天柱峰与崆峒岩、神仙寨与白蛇寨等山谷两侧的丹崖赤壁上布满着无数的小洞穴时,也让人产生进入崆峒谷的感觉;
(7)霞丹迷宫(在丹霞群峰中蜿蜒曲折的小溪和山谷),如八角寨景区群螺观天的群螺峰密布的区域就是典型的迷宫;
(8)丹霞壁画(在丹崖赤壁的裸岩上,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形成犹如文字和画面的景观),如八角寨崖壁上“川”和“山”字,天门沉香寨的“将军骑马过天门”的大型壁画等。
水体景观
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雨量充沛,地表水资源丰富,清泉、飞瀑、溪流纵横交错,汇流成江河。
资江漂流
资江和漓江是姊妹江,同发源于2141.5 米的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资江穿地质公园而过,流经湖南而注入洞庭湖,属长江水系,公园境内流长22.5公里,下45个滩,拐31个湾,天然落差1432米。资江既有长江三峡的雄伟奇峻,又有漓江的优雅秀丽,还独具清纯幽静、灵动飘逸的特点,资江流域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良好,具备水体类旅游“风景河段”和“漂流河段”的全部条件。
宝鼎瀑布
当河流流经呈悬崖式河床时,一种河水倾泻、飞流直下的动感景观现象称瀑布,规模较小的叫跌水。瀑布有很强的掏蚀作用,在长期作用下,可造成坎坷的溯源后退,形成峡谷、壶穴等地形。瀑布按跌水次数分为单级瀑布和多级瀑布。宝鼎瀑布发源于华南第二高峰宝鼎山,从瀑顶到瀑底,落差700 米,由于山势交错出现陡坡和平台而形成一瀑九折,是典型的多级瀑布。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宝鼎瀑布后赞“悬崖飞瀑,长如布,转如倾,匀如帘”。
温泉
公园内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各类
基岩裂隙水及碳酸盐岩中喀斯特水三大类。当含水层出露地表或因构造断裂等形成通道时,地下水便涌出地表形成泉。公园内清泉随处可觅,沿资江——新宁断裂带旁则裂隙上升的车田湾温泉,流量大,温度适中,很适宜开发成温泉度假村。
生物景观
公园内的百卉谷、老山界原始森林以及银竹老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里,古树参天,森林内人为破坏极少,至今尚保存厚生植被类型,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初步调查,园内有原生植物164 科1120 余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
资源冷杉、鹅掌揪、元宝冷杉等9 科9 种;三级保护植物有
南方铁杉、白樟树、天麻等7 科13 种。此外还有方竹、罗汉竹、银竹等十多种具有很高价值的竹类。境内有熊、猴、娃娃鱼、獭、黄琼、白鹇等十余种珍贵野生动物及100 多种昆虫。植物种类繁多,公园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中草药品种多,质量好,有杜仲、厚朴、黄柏、天麻、茯芩、金银花、五倍子等药用植物140 多种,是开展森林旅游、科学考察等一系列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人文景观
公园内人文景观丰富多样,包括宗教文化、节庆事件活动、少数民族风情等。
佛教圣地
八角寨的天空寺、龙头香等佛教圣地,香火鼎盛,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香客和游人前来朝拜和游览。特别是始建于宋元时期的天空寺,每逢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都会举办庙会活动,香客游人,熙熙攘攘,很为热闹。另外,位于八角寨的一角,由于山石陡峭,地理位置特殊,像一条巨龙远望前方,人们认为这是一龙抬头的好地方,所以每年也吸引了许多虔诚的香客,冒险爬到龙头的地方,烧龙头香祈求。
节庆活动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到七月十五,是这里乡民最重要的节日。这几天来自四面八方的乡民们齐聚县城参加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有顶竹竿、斗鸡、斗羊、耍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有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俗文化展示等各种民俗活动,到了晚上,礼花齐放,万盏河灯照亮整个资江,这就是资源最具地方特色的“七月半河灯歌节”。
少数民族风情
公园里居住有汉、苗、瑶等11 个少数民族,其中以苗族、瑶族居多。这些少数民族在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的同时,他们还保留着自己特有的民族特色,独特的饮食、婚嫁文化、淳朴的民俗、民族建筑和丰富的民间文化等,是宝贵的
人文旅游资源。
此外公园里还有在晓锦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梅溪的清代开采锡矿活动遗址、
红军长征时期翻越老山界红色旅游文化遗产等。
开发建设
在资源,旅游配套设施还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在旅游交通方面,连接资源和桂林两地的只有一条省道,为一级路,路程约107 公里,但行车要2 个小时;从资源县城到八角寨景区45 公里,其中二级路33 公里,另外12 公里为无公车路段;到资江景区,漂流起点距县城2.5 公里,漂流终点距县城25 公里,其中二级路22 公里,无公车路段4 公里,位于漂流终点至主公路;到天门山景区25 公里(位于资江漂流终点),其中二级路22 公里,无公车路段4 公里位于漂流终点至主公路;到五排河景区,漂流起点距县城33 公里、距车田苗族乡3 公里、距乡村公社600 米,终点距县城50 公里,无公车路段18 公里;位于漂流终点至主公路;至宝鼎瀑布景区12 公里,全程为一般柏油路。在旅游饭店方面,至2006 年底,资源县城共有两家星级宾馆,其他的都是一些宾馆、招待所和公寓等,能提供2000 个左右的床铺,年接待能力在16 万人次以上。在旅行社方面,全县有像青年旅行社这样的旅行社一家,此外还有大大小小旅行社数家,总体来说,规模不大,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