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运动
丁文江于1929年提出的运动
广西运动(Guangxi movement)由丁文江于1929年提出,代表在华南普遍存在的泥盆系与其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所指示的一次构造运动。
发展历史
通常认为,广西运动体现了加里东运动在华南的响应和具体表现,对华南大陆的演化和再造具有深远的影响。
基本信息
中国西南地区志留纪末和泥盆纪初的地壳运动,与欧洲加里东运动相当。广西早泥盆世洛霍考夫阶下部莲花山组与前泥盆系间角度不整合,见于贵县、邕宁、武宣、蒙山、桂平、容县、修仁等地。莲花山组以及大致同时的磨拉石相地层,直接盖在龙山群今称防城群,时代为罗德洛世—普里道利世所的许多地层单位之上,各地下盘最新地层的时代差别很大;上盘最老地层呈现穿时现象,这都意味着广西运动所依据的是貌似单一的大角度不整合,并非一次褶皱运动所造成。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相关证据,对广西运动的起始时间、推进过程和影响范围缺少准确深入的认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旭院士等通过研究认为,赣南和粤北地区的奥陶系地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近年来由他带领的团队在该地区开展了大量针对性研究工作,并举行了若干次多学科的野外现场讨论会,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赣南崇义-永新地区的奥陶系以连续的黑色含笔石地层为特征,其上与泥盆系不整合接触。但是,奥陶系的这套黑色碎屑岩系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划分和对比问题。陈旭等对其中有关的重要笔石属种进行重新研究之后,发现陇溪组为晚奥陶世桑比期的沉积,其上覆的、由不同研究者建立的石口组和花面垄组实属氵韩江组的一部分,时间相当于晚奥陶世凯迪期早期。在重新厘定崇义-永新地区奥陶系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陈旭等提出陇溪组黑色含笔石地层与其上氵韩江组巨厚碎屑岩系之间的生物相和岩相的剧变,正是广西运动在赣南启动的表现,表明这一构造运动始于晚奥陶世凯迪期初。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09 12:43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基本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