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青梅
龙脑香科青梅属植物
广西青梅(学名:Vatica guangxiensis S. L. Mo)是龙脑香科青梅属乔木。其幼枝、嫩叶、花序、花被片及果实均密被黄褐或褐色星状毛,老枝及老叶近无毛;叶革质,窄长椭圆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花瓣淡红或稍带淡紫红色;果近球形。花期4-5月,果期7-8月。
植物学史
广西青梅是1976年林业工作者在广西那坡县调查时发现并于1980年发表的新种。分布于云南的版纳青梅最初被认为是一个单独的物种,但后来由于与广西青梅形态差异不显著而被并入广西青梅,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这两个物种在物候特征和系统发生上存在明显差异。
形态特征
乔木,高约30米。一年生枝条密被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星状绒毛,老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锥形,长6-17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灰黄色的星状毛,后无毛或下面被疏星状毛,侧脉15-20对,两面均明显突起;叶柄长约1.5厘米,被黄褐色的星状毛。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粗壮,长3-9厘米,密被黄褐色星状毛。花萼裂片5枚,大小略不等,镊合状排列,两面密被银灰色的星状毛,花瓣5枚,长1-1.3厘米,宽4-5毫米,淡红色,外面密被银灰色的星状毛或短绒毛,内面无毛或边缘上具疏星状毛;雄蕊15枚,两轮排列,花丝短,三角状,花药长圆形,药隔附属体短而钝;子房近球形,密被灰色至灰黄色的星状毛或绒毛;花柱长约1毫米,无毛,柱头头状,3裂。果实近球形,被短而紧贴的星状毛;增大的2枚花萼裂片其中两枚较长,为长圆状椭圆形,长6-8厘米,宽1.5-2厘米,先端圆形,具纵脉5条,其余3枚为线状披针形,均被疏星状毛。花期4-5月,果期7-8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广西那坡县南部六韶山。生长于海拔800米左右的坡地、丘陵地带。分布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7月平均气温24℃。一般年份,一月平均气温在11℃以上,几无霜日,仅在大寒潮南侵后,强烈辐射降温后才出现霜冻,但持续时间极短。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日照短,蒸发量小,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年有效积温在6000℃以上。土壤属山地黄壤,土壤疏松、湿润、肥沃,pH值在6.0左右。成土母岩是三叠纪平而关系砂页岩。
广西青梅是热带沟谷季雨林上层树种,常与沙拉木、沙劳竹、乌榄、猴面石栎、柄果木和大漆等树种伴生,还有刺果藤和扁担藤等层间植物。广西青梅属阳性喜光的深根性树种,但其幼龄阶段耐荫蔽,随着树龄增大逐渐喜光。
繁殖方法
通过播种进行人工繁殖。
采种
广西青梅2-3年开花结实一次。5月中下旬开花,花期整齐。果实成熟期也一致,7月底至8月初果熟时,由青绿色变黄绿色,此时原来淡紫红色的翅变得更加鲜艳,部分生在阴枝上的果翅则由青绿色变成黄绿色。果实成熟后自行脱落,一星期左右全部脱落。因此应抓紧在7月底8月初及时采种。种子盛装时要注意通气保湿,如需长期运输外地,要用润沙或苔藓贮藏,但贮藏时间不宜过长。果实千粒重782克,每千克果实1280颗左右。
育苗
广西青梅每个果实仅有一粒种子。种子萌发迅速,在林内种子落地4-5天即发芽,宜随采随播。种子发芽率高,一般在95%以上。每亩播种量15-20千克。
据文献记载,龙脑香科树种有外生菌根,育苗时宜以青梅林中土壤拌种或作基肥。容器育苗,其营养土按农家肥二份、草皮灰(或火烧土)三份、林中表土五份来配制。而在酸性较强的地方,宜酌量施些石灰。播种时,按株行距25厘米×15厘米,将去翅(不剥果皮)的果实倒置在苗床(或容器)上,覆土厚度以盖过种子为宜,然后盖畦面草。播后需搭萌棚。一年半生苗高达30厘米左右,可出圃定植。每亩产苗1-1.5万株。
栽培技术
广西青梅适宜在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上生长。因此可考虑在桂西南地区发展造林。造林地可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山坡下部和低山沟谷地。整地方式用块状或带状,使幼苗得到侧方遮荫,株行距2米×3米或3米×3米。容器苗可四季造林。苗床苗宜在冬春造林。幼苗主根较长。侧根少,起苗时要求多带宿上(或带土团)保护根系完好,并带有菌根,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根据广西青梅幼龄期耐荫的特性,在营造纯林时,造林地上的杂灌木要暂时保留,趁抚育时,逐步砍掉,或与速生树种如黄梁木、格郎央和任豆等营造混交林,借助于速生树种庇荫来促进幼树生长。
主要价值
广西青梅是广西新发现的热带稀有珍贵树种之一。常绿乔木,树高达35米左右,胸径在50厘米以上,树干通直圆满。木材淡褐色,纹理直,结构细致,材质重硬,耐腐性强,刨切面光滑,是造船、车辆、家具、桥梁和建筑等优质良材。广西青梅属石灰岩季雨林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17年,广西青梅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EN)。
2021年,广西青梅原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调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2023年,广西青梅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极危(CR)。
2023年,版纳青梅列入《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种群现状
广西青梅野生植株很少,曾认为在广西仅存1株母树,后来在附近又发现了2株。对于广西青梅,中国仅见广西植物研究所对其生态特征及种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少量研究和迁地保护。
濒危原因
过度砍伐和自然种群过小。
保护措施
鉴于广西青梅种群在野外仍属极小种群,已不能单单满足于现状,仅仅通过圈地保护让其自然生长,因为在广西青梅成熟母树结果盛期过后,有可能导致该种群个体进一步下降。因此,有必要对广西青梅采取进一步有效保护措施。
开展广西青梅遗传学研究。从遗传学机制上阐明广西青梅生态适应性及进化潜能,为该植物及其种群的科学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加强对广西青梅圈地保护小区的管理。通过人为干扰其它树种的方式,对乔木层林木进行人工“开窗”,从而为其提供相对充足的光源,以利于广西青梅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种群的更新。
在老虎跳保护区内开展近地保护。按照《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技术规程》(LY/T1819-2009)和《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建设技术规范》(NY/T1668-2008)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小区面积应在25公顷以上。而广西青梅群落圈地保护面积仅3000平方左右,并且圈地保护小区周边均已被利用为八角林。圈地保护面积过小这将会使圈地区内受到严重的人为干扰,导致保护效果不明显。成年母株正是结果盛期,因此,可在保护区内寻找生境条件类似的群落,对小苗进行移植保护,以达到同样保护效果的目的。
开展广西青梅无性繁殖技术研究。通过扦插或组织培养技术对广西青梅进行无性人工繁殖,以实现广西青梅的快速繁殖和离体保存。
参考资料
广西青梅.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15:35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