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徒手秧是流传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也是当地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徒手秧歌是庆阳秧歌的一大特点。演员赤手空拳,不拿任何道具,这种表演形式难度较大。19世纪30年代曾在解放区流行,后来为陕北秧歌所代替。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秧歌,起源于北方,是产生于农田里的一种歌舞。因劳动强度大,需长时间弓背弯腰,为了消除疲劳、疏松筋骨,休息时人们就在天地里扭起来。为防止踩坏秧苗,就见空插脚,于是出现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跃的时期。每遇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扭秧歌。这一时期秧歌的动作和歌词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庆阳市文艺工作者把革命斗争的内容和民歌、小调也融入了秧歌,大大丰富了秧歌的内容,出现了秧歌剧、秧歌小演唱等。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很有艺术价值的秧歌文艺作品,如秧歌剧《
兄妹开荒》《
夫妻识字》《新十绣》《王麻子变工》《减租》《改造二流子》《四季歌》等。在边区
新文化运动中,
新宁县湘乐镇南仓村村长刘志仁,将秧歌这种表演形式融入当地社火之中,大大丰富了社火内容和表演形式,增强了社火的观赏性。1937年刘志仁开始创作新秧歌剧,他在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中,注入解放区全新的革命斗争内容,用简洁明快的群众语言,热情歌颂共产党和边区火热的革命生活,深受农民的欢迎。他自编自演的第一部新秧歌剧《张九才造反》,演出后群众当场给他披红戴花。1944年11月,刘志仁被推选出席了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大会,荣获“特等艺术英雄”称号,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延安《解放日报》以大篇幅介绍了他的事迹和经验,陕甘宁边区政府给他颁发了“新秧歌运动的旗帜”的布质奖状,毛泽东主席给他赠送了一条毛毯。庆阳县三十里铺社火头黄润,1943年9月到延安参加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演出新编的秧歌剧《减租》,受到延安群众和大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秧歌为群体舞,由许多身穿彩服,扮演成各种人物角色的中青年农民列队组成。秧歌的扮演者都是些不出声的“哑巴”,不是靠唱腔,而是靠造型和表演去感染人。他们或手执扇子、手帕、彩绸道具而舞,或徒手而舞。庆阳的秧歌就属于后者。舞有定式,并伴有音乐。在秧歌队列中,还杂有一对丑公丑婆,就如饭菜中的调料,使秧歌更加有滋有味。丑公,群众呼为骚老头,头戴毡帽,后跷一根细毛辫,脸上涂以豆腐块装饰,手执蝇刷或长杆烟锅,动作以“风骚”为其特点;丑婆,又名害婆娘,头发梳成一根短棒,上插大红花,双耳垂吊红辣角或红纸炮,脸涂以厚粉,上点几颗雀斑,手舞棒槌,动作以“辣”为其特点。二人或在队尾,或满场子乱跑,作出各种滑稽动作,逗人发笑。庆阳秧歌在去沈阳参赛时,要不要去丑公丑婆,争论不下,后来一槌定音,要去。结果,独有庆阳秧歌有丑公丑婆,而且大受欢迎,成为庆阳秧歌的一景。
秧歌在表演形式上,分为大场与小场两种。开始与结尾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又名过场,是全体演员列队边走边舞的一种集体舞。舞有定式,主要要走出扭麻花、满天星、缠绵花、扎四门、龙摆尾等十几种变化丰富的队形图案。在舞的过程中,用锣、鼓、钹3种打击乐器伴奏,鼓点有“老虎大洗脸”、“鸡啄米”、“雷神鼓”等。小场子,又名踢场子,是带有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根据出场的人数,又可分为“二人场子”、“三人场子”、“四人场子”等等。
舞蹈动作有扭步、十字步、凤凰单展翅、二起脚、劈叉等等,乐器伴奏以锁呐、笛子、二胡、板胡为主,曲牌有《状元游街》《绣荷包》《尖尖花》《银扭丝》《大摆队》等。
庆阳的秧歌有两种,一种叫秧歌舞,一种叫秧歌剧。秧歌舞只舞不歌,俗称“扭秧歌”始终突出一个“扭”字。有原地表演的,也有在进行中表演的。原地表演要变换各种队形,聚散分合,动静有序,看起来使人眼花缭乱,妙趣横生。秧歌舞表演人数,可多可少,有男有女,双排偶数。人物化妆多式多样,有工人、农民、军人、学生,还有老汉、丑婆、大头娃娃等。秧歌剧与秧歌舞不同,它虽也以“扭”为主要表演特征,但它是载歌载舞,而且有故事情节,只不过是剧情线条比较单一罢了。
徒手秧歌是庆阳秧歌的一大特点。演员赤手空拳,不拿任何道具,这种表演形式难度较大。也有拿手帕、扇子、烟斗、花朵、镰刀、斧头的。腰中多束红绿彩带,扭动时如花海翻浪,异常耀眼。当年陇东解放区流行的《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代表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秧歌这种文艺表演形式广泛流传。人们用秧歌歌唱翻身解放后的喜悦心情,歌唱人民领袖和社会主义新事物。每年春节、国庆节和其他重要节庆活动,都有秧歌队出现,秧歌队成为街道文艺活动的主流和亮点。2002年,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庆阳的秧歌更是盛况空前,是国内外宾客大开眼界,特别是徒手秧歌,使来宾大饱眼福。他们说:“像这样数万人的秧歌队伍,在国内真是少见。”也就是在香包节期间召开的民俗研讨会上,
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庆阳市为“徒手秧歌之乡”。
为了传承民间舞蹈“徒手秧歌”,庆城县文化馆曾于2008 年举办了全县徒手秧歌骨干培训班,参加培训的100多名来自不同岗位的人员,接受了为期10天的系统培训,为传承和发展“徒手秧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针对每年的春节文化活动之际抽出专业人员对各乡镇及县直单位的社火、秧歌也进行业务指导培训,重点培训者达8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