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慈
中国佛学院原副院长
应慈(1873~1965),俗姓余,名铎,号振卿,法名应慈又名显亲,安徽省歙县东台安丰人。中国佛学院原副院长。1965年圆寂于上海慈云寺,享年92岁。
人物生平
应慈(1873~1965),俗姓余,名铎,号振卿,法名应慈又名显亲,安徽省歙县东台安丰人,出身盐商之家,幼时天资聪慧,入私塾攻读四书五经,曾考中秀才,后弃儒学商于扬州,因悟生死无常,萌离俗出家之念。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朝礼普陀山,遇明性禅师,晤谈甚契,遂披剃出家,随明性至南京三圣庵,研究《维摩经》《法华经》,参研禅宗明心见性之学。次年,在宁波天童寺依敬安禅师受具足戒。以后到处参学,先后到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常州天宁寺,师从众名僧,学习禅法数年之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后,与师兄月霞同至江苏僧侣师范学堂、安庆迎江寺、武昌通宝寺、汉阳归元寺等处游学,学习华严教法。民国14年(1925年)应常州清凉寺静波和尚之请,前往创办清凉神学院,讲授《华严经》,1939年与蒋维乔、李园净居士发起组织《华严经疏钞》编印会,校勘出版全书,抗日战争时期,应慈在南京、上海等地讲经弘法,日伪多次逼其出面主持法会,他以民族气节为重,均断然拒绝,1943年,他在僧侣抗战史料《奋迅集》的再版序言中写道:“八·一三”抗战军兴,凡我中华志士,莫不奋臂挥戈,共卫祖国,斯时也,佛教明眼知识,首有僧侣救护队之组织,当国家清平之时,自应隐逸清修,一且有事,仍当作狮子奋迅以赴。”晚年,安居于上海慈云寺,息影潜修,一心从事《华严经》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应慈一如既往,以弘扬华严教义为已任。1954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57年以85岁高龄在上海玉佛寺讲授《华严经》,同年被推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62年改任名誉会长,兼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1965年圆寂于上海慈云寺,享年92岁。
主要作品
著述有《心经浅说》《正法眼藏》《八识规矩颂略解》等流传于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8 13:4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