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中,西德一些作家发表文学作品描述战争灾难给人们留下的一片瓦砾和心灵创伤。如伊特·艾希的诗《盘点》、鲍歇尔特的广播剧《大门之外》等,被称为“废墟文学”。
文学作品因为人们的语言在战争中僵化,因此战后的德国文学也是寻找语言的文学。这一时期的
文学语言明显生硬,缺乏活力,人们在努力找寻流失的
语言特色,然而,作品中语言却依然显得呆滞刻板。战后的废墟文学主要反映战争生活的痛苦,内容几乎全部来自现实的生活。很明显,这一时期的文学内容重于文字,遭受战争痛苦的人们勇敢地拿起了笔,坚决地把他们内心的苦闷和压抑付诸于纸上,用即使是僵硬的语言把这失落的一代人繁复的内心世界表现的特殊而特别。如约翰孙的《对雅阔布的种种揣测》(1956)、伯尔的《9点半钟的台球》(1959)、博歇尔特的《面包》(1946)、格拉斯的《铁皮鼓》(1959)和瓦尔瑟的《间歇》(1960)等。这些长篇小说或清算本民族最近那段悲剧的历史,或揭示
资本主义商业经销机制对人的压抑,或描写民族分裂的不幸,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在叙事方式和手段上,也有相当大的拓展,普遍采用了梦幻、怪诞、象征、
意识流、蒙太奇、内心独白、时空倒错等手段。
废墟中的德国文学在艰难的寻找着语言,在艰难的过程中又有突出的文学成就。社会造就了一代作家,造就了一代文学,这段特殊的历史时间也就造就了特殊的一代作品。站在21世纪的大路上,我们还要回首那段辛酸的废墟时期,从那些饱受折磨而创作出不朽作品的作家身上学习历史,反思历史。也许,往事不堪回首,但是,在我们文学的灵魂深处一定要印刻上往事的回忆和反省,让历史引领我们走向未来,走想更高的文学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