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塔塔(Cantata),指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康塔塔源于意大利,后在德国盛行;其原意指声乐说唱的乐曲,后演变成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的作品。
范围界定
康塔塔和清唱剧是同时平行发展的两种体裁。康塔塔与清唱剧接近,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等,所不同的是其规模较小,多是些抒情场面的描写,也不表现固定的人物,情节也较简单,常常从序曲开始,以合唱结束。
早期发展
康塔塔事实上诞生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活跃于单声部歌曲创作领域的意大利教堂或歌剧作曲家之中。1609年至1623年之间,西吉斯蒙多·丁迪亚出版的五部《乐曲集》中出现了大胆的旋律跳进以及和声变化音。
1614年,卡奇尼在死后出版的《新乐曲》和《新作曲手法》中有着明确区别于独唱牧歌的分节歌曲形式——咏叹调。
发展历程
意大利情况
1620年,意大利作曲家格兰迪在其创作的独唱《康塔塔与咏叹调》中,首次使用了“康塔塔”这个名称。
1638年,
蒙特威尔第题献给皇帝费迪南三世的《军事牧歌和爱情牧歌》,在相当长时期以来,已被公认为“康塔塔”。
1630年至1640年,这一时期“康塔塔”一词是指在格兰迪基础上形成的独唱曲体裁,歌词抒情,有时带有戏剧色彩,音乐已明确分化为宣叙调与咏叹调。罗马是这一时期康塔塔艺术风行的主要场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由路易吉·罗西、马尔科·马拉佐利等。
17世纪中叶,创作康塔塔的代表作曲家是卡里西米、切斯第与A·
斯卡拉蒂,此时的康塔塔多由区别明显的宣叙调和咏叹调彼此交替而构成。A·斯卡拉蒂是当时重要和多产的康塔塔作曲家,他的康塔塔有近600首被保存下来,其中有五百多首是女高音独唱康塔塔。他创作的康塔塔大多由两首或三首返始咏叹调组成,每首前面加上一段宣叙调,这成为18世纪世俗康塔塔的一种标准格式。
同时代非意大利情况
在法国,马克-安托尼·夏庞蒂埃所作的世俗康塔塔为意大利风格。路易·尼古拉·
克莱朗博发表了5本康塔塔集,交替运用吕利风格的宣叙调和意大利风格的咏叹调。
德国作曲家约翰·哈塞最早将意大利室内康塔塔传到了德累斯顿,用德语写作。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还有菲利普·埃勒巴赫、赖因哈德·凯泽尔。
玛斯·库克和马修·洛克开创了17世纪末英国大型康塔塔形式。有代表性的作曲家还有
亨利·普赛尔,他所创作的康塔塔最主要由宣叙调构成,这种半朗诵、半旋律化的歌唱紧扣英语语调,音乐富有表现力。
路德教派
1660年后,康塔塔成为路德教派教堂音乐的最重要形式,它是包括多个段落的大型声乐作品。早期创作教堂康塔塔的作曲家由迪特里希·
布克斯特胡德及其弟子尼古拉斯·布鲁恩斯,弗里德里希·威廉·扎豪。扎豪的康塔塔样式繁多,独唱合唱都音响华丽、节奏强劲,预示了巴赫的康塔塔风格。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留存下200多首康塔塔作品,其中九成为教堂康塔塔,一成为世俗康塔塔。巴赫康塔塔的重要特点是:题材从
《圣经·旧约》和《圣经·新约》中汲取;作品篇幅越来越庞大;众赞歌以丰富的形式呈现和发展。巴赫众赞歌康塔塔的代表作为《苏醒》。巴赫的20多首世俗康塔塔为世俗节庆而作。世俗康塔塔不包含众赞歌,常以咏叹调或重唱结束,有的段落带有舞曲性质。代表作有《太阳神与牧神的斗争》《咖啡康塔塔》《农民康塔塔》等。
结构特点
从17世纪中叶开始,康塔塔有了明确的结构形式,即由两三对相互交替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构成,均为独唱加通奏低音伴奏。17世纪下半叶,康塔塔逐渐扩大,有时加有序曲,或在声乐部分加上炫耀技巧的乐句等。此后,康塔塔又加入合唱。
康塔塔与清唱剧一样没有舞台装置和戏剧动作表演,有所不同的是康塔塔重视宣叙调和咏叹调,规模小于清唱剧,通常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与合唱组成。
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