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宝辉,别署空默、无为堂、泾汭居主人。八十年代生于甘肃泾川,定居北京。毕业于视觉传达专业、书法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员。泾川书协第二、三届副主席。著有诗集《画梦请留白》,书法合集《兵心墨韵·八〇后书家书法篆刻作品集》。
人物简介
康宝辉,别署空默、无为堂、泾汭居主人。八十年代生于甘肃泾川,定居北京顺义。毕业于视觉传达专业、书法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员。泾川书协第二、三届副主席。著有诗集《画梦请留白》,书法合集《兵心墨韵·八〇后书家书法篆刻作品集》。
先后参加中国书协教委北京首期书法家素质教育培训,空军书法创作骨干集训,空军文艺第二届文学创作笔会,空军书法家书三十六计创作,空军书法家“蓝天情·心贴心”下基层慰问等活动。曾担任中国硬笔书协宣传工作部副秘书长、中国书画展赛网总编、中国国学论坛总执行、《品味水墨》副主编等职务。08年被中国硬笔书协授予“全国优秀中青年硬笔书法家”荣誉称号。书作及文章发表于《中国艺术报》《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刊物。《军营文化天地》《空军报》《空军文艺》《购物导报》《平凉日报》《青少年书法报》《商务时报》《中国经济导报》《人口文化》等媒体专版专题报道。
作品荣誉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第一、二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第五届全军书法作品展览三等奖
第六届全军书法作品展览
第二届北京电视书法大赛一等奖
第三届甘肃书法专业奖“张芝奖”二等奖
第七届空军“蓝天文艺创作奖”银翼奖
首届空军“强军杯”网络军事文学大赛二等奖
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文艺作品征集二等奖
第三届全国教师书法作品大赛一等奖
第二届全军廉政文化书画展获奖
空军庆祝建党90周年美术书法展二等奖
空军蓝天风采美术书法展二等奖
北京军区空军成立60周年美术书法展一等奖
平凉市第二、三届 “崆峒文艺奖”等奖项
第二、四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
笔墨当随时代·北京书法精品展
首届甘肃中青年书法百家展
第五届中国·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马来西亚“马中文化周”书画展等展览
人物评价
用笔墨书写感动
——记空军青年书法家康宝辉
朱铁力/文
与八〇后书法界代表人物之一的康宝辉相识是件快乐的事。他谦虚含蓄,富有活力和自信。身为军旅书家的康宝辉,在艺术上,一方面彰显着鲜明的个性,另一方面有着超越本身年龄的成熟。康宝辉少年从颜体入手,后按书体演变过程,诸体皆下过苦功。康宝辉认为行草书最能达其性情,对“二王”一脉情有独钟,所以他的行草书作品面目清新,内蕴灵动。他的甲骨文追求契刻意味,又融入水墨元素,讲究墨色的生动变化。2006年他的甲骨文《今夕旧游六言联》选为BTV电视书法大赛的展播作品。他时常把金文的特点和帖学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水墨意蕴更浓的新意。
康宝辉还喜欢丰富多彩的战国文字,他说在战国文字里能够找寻的东西更多,能找自己喜欢的东西,找自己骨子里的性情,让人认识到真性情在书法艺术里的重要性。
耳濡目染,楷法“童子功”
1985年,康宝辉出生于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的甘肃平凉。家乡众多北魏时期的石窟长廊和西周青铜器书法更使泾河流域的书法文化熠熠生辉。厚重多彩的历史造就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也使得平凉人对文化有着特殊的尊重。这里无论穷者富人,家里都必定挂着字画。生于斯长于斯的康宝辉也是看着家里墙上的字画逐渐长大。环境的熏陶和骨子里的性情使他从小就对写写画画产生浓厚的兴趣。虽然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父母还是坚持把他送到文化馆学习书法,康宝辉也开始由随意涂抹转向艺术基础的学习。
在老师的指导下,康宝辉以颜体《勤礼碑》作为学书法的入门帖。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他一直以此帖作为日课,打下了深厚的楷书基本功。
北上求学,先学做人后学艺
2002年,成年的康宝辉离开家乡到北京深造视觉传达专业。这属于工艺美术类,包括素描、色彩、构成和艺术概论等。这些课程更与书法艺术息息相关,康宝辉也把精力逐渐放到学习书法上来。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京城众多的专业书法展览也吸引着康宝辉,大大开阔了他的艺术视野,使他吸收了很多精华。康宝辉在提高自己书法造型能力的同时更偏向传统,这时期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以古为先”的方向,使自己的书法基础更牢固,平稳地过渡到一个新的台阶。在京城,康宝辉访名师结益友,喜欢诗歌的他发表很多作品,结识了很多诗友。康宝辉虽客居京华,但非常关心家乡的文化发展,不断地与家乡的文人墨客文来诗往。他还利用寒暑假时间与家乡地域文化专家交流,由此使得后来他在《中国书法》上发表了一篇以家乡南石窟寺为主题的《被学界遗忘的〈北魏南石窟寺之碑〉》的研究文章,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三年的视觉传达专业很快就结束了,但康宝辉心中难以割舍的书法情结使他萌生了继续求学的想法。2005年他通过考试,顺利地进入了书法专业本科课堂。这里有着权威的书法课程和来自首师大、北师大的书法专业教授。传统严谨的治学思想让康宝辉耳目一新,也让他静下心来把书法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康宝辉投师于京城名流,博采众长,不管是书法理论课、还是书法实践,他都花时间悉心用功钻研,真正地进行系统地学习。康宝辉还给自己规定,学术初期尽量少创作,不急于参展获奖。当问到康宝辉在书法专业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说:“学习了专业书法,领略了老一代书家的治学风范和艺德,也学到了更多做人的道理。”
发扬传统,教学相长
在京求学期间,经友人介绍,康宝辉应邀到顺义名都园中国语言交流中心任书法讲师,过起了边求学边教学的生活。康宝辉当时主讲楷书和书法史论,看着外国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国人,康宝辉内心波动不已,一方面他努力使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同时也激起了他有志于继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心与决心。这期间,他撰写的教学研究文章《外籍学生书法教学初探》一文还发表于《书法报》。
从2006年开始,康宝辉在书法界崭露头角,并逐渐取得诸多荣誉。首先他的书法理论研究让人刮目相看,紧接着他摘下了北京第二届迎奥运电视书法大赛新人组一等奖的桂冠;后来作品获得甘肃书法奖,两次入选全国展,并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当时他年仅22岁。作为年轻的学书者,康宝辉在百度词条里被誉为八〇后书法界代表人物之一。
携笔从戎,书写光荣军旅
面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康宝辉没有任何骄傲的想法,而是进行更深的思考。为了回报社会和锻炼自己的意志。2008年,康宝辉携笔从戎。在部队里,康宝辉的书法才能也得到了用武之地,实现通过书法艺术为官兵服务的愿望。每年11月份是老兵退伍的日子,康宝辉曾参与为退伍老兵送温暖活动,他自费购置笔墨以书法形式创作了很多以军旅为题材的励志警句、嵌名联等作品送给这些退伍老兵。四川籍战士彭科发拿着“科学借力风帆举,发展牵情事业兴”的书法卷轴,高兴的嘴都合不拢。老兵们看到自己的名字撰成了联、写成了书法都觉得这是他们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礼物。康宝辉以书法的形式为老兵送温暖得到了部队首长的认可,参军三 年来这项工作从未间断。
如今,康宝辉在空军某部从事宣传文化工作。作为空军书法骨干的他,在部队的文化环境建设活动中,创作了大量军旅题材的书法作品,为部队节约了大量经费。他还经常应邀参加各种专业展览,在建党90周年之际他参加了第五届全军书法作品展,荣获了三等奖,受到了总政治部首长的亲切接见。对于艺术执着追求的同时,也唤起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激情,他曾先后发表50多篇诗歌散文,宣扬了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随着与康宝辉交往的增多,也让人感受到八〇后艺术家们在审美上强烈的个性追求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康宝辉自己非常喜欢这句话,“模仿着做文人墨客”,一身戎装的他掩盖不住自身的文人气质。骨子里的天赋和在学校、部队的磨砺,使得他落笔有神,不断书写心灵深处的那份感动,处处体现一个优秀年轻军人的人文情怀。
康宝辉:我是个“书法控”
一个有为军人的歌唱
——读康宝辉诗歌所想到的
樊晓敏/文
康宝辉是在外面我引以为豪的泾川老乡。
起初认识最早,是他的书法作品,洒脱细腻,清新自然,朴实迥异,引人入胜;他注重创新而不死板,奔放而有根可循,难怪在国展和全军多次入展获奖,但是认识他本人还是后来的时候。一个低个头而脸很白、喜眉笑眼的瘦削青年站在我的面前。一是因为他的帅,二是因为他的年轻,出乎我的意料,更因为他还是军人。
2012年初的一天,他突然给我寄来两组诗:《与蚊子偷欢》,叫我看可否在家乡的文艺刊物《西王母文艺》发表,我认真读他的诗,感觉一个怪异的诗星在抓住我的心,让我一口气读完,而爱不释手。这是我最早读他的诗,首先诗眼出乎我的意料,意境博大,想象奇特,意象叠加而很自然。这回让我着实感动,原来这个年轻的书家背后,还有超乎寻常的诗人情怀,让他把你引入诗歌的世界,所以就有了他的大量诗歌作品。这就不足为奇了。也让我进一步认识艺术是相通的。这次他要结集出版他的诗歌作品,那时候我还在春节期间的澳洲阿德莱德市,全家人和大女儿在一起过了一个团圆节。阿村(我们都称阿德莱德是村庄)艳阳高照,热浪滚滚,听到这个消息我好激动,欣然应允为他写点东西。好在网络隔不断我们的联系,我打开他的诗稿认真看起来。
宝辉的诗集共分四辑。第一辑是军旅生涯,因为宝辉生活在军营里,所以他的诗歌经营就是以军营生活为创作对象。我读《答案》:持枪的一代人/自己站起来拯救了自己/对于一支枪的自述,亦或是独白/光着头颅的士兵给出了最终的答案。这是一个有着军营生活的诗人的感悟。还有《飞行》:我在三月里飞行/侧着、倒着以及旋转/一会又在高空复归平稳/像一只鸟儿,踏着彩云缭绕/很多时候,我想到了/没有到过的大别山/想看看被拆散的“列宁”号/和1932年向西转移的亲人/以及100多亩的机场/是否还有掩埋的迹象……《冯如的基因》:百年前,一只大鸟腾空/在太平洋彼岸的异国,白人看到了/龙的影子穿越云层。一个有飞翔梦的/国度,当然有飞翔的基因/飞龙在天,自得天下……他以敞亮的方式活着,成为一种祭奠/生命依然完好无损地飞行。在这里他把革命者冯如的伟大,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融为一体,又赞美了革命者的永生。诗歌作品的力量,得到很大提升。诗人的独具匠心也见于此。其余关于军营生活的描写也使人难忘:这个高度令多少人仰慕/从睡梦里向外跳伞//离机开始,我们将属于天空……/我想,他们看到从天而降的景致/一定会赞叹伞花的能量/几秒地坠落,漫长。感恩星空/在蓝天里,我找寻自己的魂魄/《伞花》。《士兵:另一种美好》:更接近土壤,两杆枪扛起了担当/不断告别泥土的迷彩/一遍遍翻洗着传统/——泛白以及朴素/阳光下鼓足勇气/高远的天空里,化作/一个个舞者。这些美妙的诗句,把军人的胸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辑是生活感悟,也都是短诗。自《安慰这个世界》起,我开始安慰这个世界,在凌晨两点/繁华过后的死灰不过是暂时的/树叶还在低语,和风一块和着月色/我隐约听见不着调的公鸡开始打鸣。/我要代表祖国安慰世界,不要恐慌/流言蜚语改变不了初衷,我们向来和平/请接受一个大国发出的请柬。/我要安慰世界、安慰自己,我们的星球如此美好/我要安慰草地、江河、山谷,安慰牛羊、稻田、房屋和人类。……/其实,能说出来也是安慰/我要安慰这个世界。这个结论真是太好了。这个世界太需要安慰了。诗人捕捉住了这个大主题,真是难能可贵。还有《半梦半醒之间》《鼻子》《洞庭随想》《你不是》《无为堂手札》《钥匙》《把一只手牵成永恒的风景》《找寻一只流萤》《与蚊子偷欢》这些好诗像美酒,都是诗人经过人生的历练而酿造的,你要慢慢去品尝或者体悟。
第三辑是旅行杂记。从《毕业季》到《早就想来成都》,既有故土情结的留恋,也有新婚燕尔的甜蜜,从黄土高原到天涯海角,从内地到海岛,从清醒到醉酒,人生的过程都在诗人的笔下得到表现。旅痕所至,诗情所至,其实诗人都是清醒的,是在思考着的。在人生的旅程中诗歌一直是和诗人在一起对话。而且是十分认真的。
第四辑是艺术感悟。诗人本色是书家,从这一辑诗中可以印证。像《八大山人的境界》:一只鼓着肚子的鸟儿/把人生寄托于山林深处/鱼和鹰拼命地睁大眼睛/在眼眶的上沿翻着白眼珠/逸笔隐藏的石头/多是头重脚轻的倒立者/孤单的岌岌可危/树、草和花儿都没有根/禽鸟一只脚着地/落发为僧后又还了俗。这些诗中不难看出这些。《达利的眼睛》《莫奈色彩》《题徐渭〈墨葡萄图〉》《由“米芾拜石”想到》。这些诗句无不反映出只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书法家在研读,在修行,在按照自己设计的文艺专心修炼。无论风吹雨打,无论坎坷无限,都没有动摇他一往无前的坚强。
综上,我认为康宝辉的诗歌,无处不透露出他作为一个有为军人的坚定,他悟性的不同于别人的灵动,无处不诗的独特感觉。为此,我希望宝辉在诗歌形式和诗眼的提炼,在形象思维上再锤炼,就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和成熟的诗人。我期待着,更坚信着。
著作出版
《画梦请留白》康宝辉 著 (云海书丛)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 2015.1北京
名家寄语
十个英姿勃发的军人,十本书,迎面走来的是一个充满着希望和锐气的文学方队。他们大约都是八〇后,大约都有十年的刻苦写作经历。十个人,每人写了十年,总长度为一百年!这里面蕴含着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巨大力量,也锤炼着未来的空军文学之星!祝福年轻的朋友们!
——著名艺术家、空政文艺创作室原主任韩静霆
每一朵小花都在改变世界。天空是我们的,大地也是我们的,我们在心里播下文学的种子,开放在未来的天地之间。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军艺文学系主任徐贵祥
这是一种姿态,仰望星空的姿态。我们身在银河,我们的心灵和钢铁散射的光彩抚摸着稻花和玫瑰,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正在出发。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郭晓晔
一行诗连着一条路,在词语的丛林里,在精神的天空上……
——朦胧派代表诗人、著名作家简宁
书法篆刻作品集
《兵心墨韵·八〇后书家书法篆刻作品集》(中国艺术出版社2014年)
作者:马德芳 陈泓凌 李 卓 杨嘉伟
赵月秋 黄晓宇 康宝辉 谢 超(以姓氏笔画为序)
序:为八0后鼓掌
几位八0后的青年书法篆刻作者在网上举办书法篆刻联展,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可喜可贺!
年轻人是最有希望的!一是有责任与担当,作为年轻的一代,他们钟情于古老的传统文化,非常难得。同时,他们的作品中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能主动以自己手中的笔鼓与呼,弘道养正。二是作品整体水平较高,他们的作品都参加了中国书协的展览,说明我们年轻的作者正在走向成熟,他们的创作已经得到了专家和同道的认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三是他们善于学习思考,与时俱进,充分注意到现代网络传媒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重大潜力与意义。这次展览将为青年书法篆刻队伍起到非常好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希望他们能以这次展览为新的起点,沉潜传统,努力向更高的艺术之颠攀登,不负将来,为青年书法篆刻创作增添新的成绩。我为他们鼓掌,并乐为之序!
李 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笔歌墨舞写兵心
军营由铁骨与血性锻造,军人由忠诚与文化铸魂!
今天,我欣喜地看到来自陆海空军不同部队几位八○后的青年书法作者成长起来,他们的作品充满着朝气,充满着年轻特有的激情,年轻军人的血液里不仅激荡着对祖国与人民的忠诚,更有着描绘中国梦与强军梦的文化情怀,他们以自己手中的笔,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强军铸魂添彩,为豪迈的青春壮行。
我看过很多的展览,但这次展览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展览,我羡慕他们的年轻,更羡慕他们手中的活计与慧心。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队、不同的岗位,是书法篆刻艺术把他们团结在一起,交流艺术,砥砺人生!因而,他们的作品有着鲜明的军旅情结:一是富激情。当兵的人,从事艺术也会区别于他人,哪怕是一些细腻严谨的手法,也有着军人眼中精准与养成的意义。更多的是年轻军人特有的豪迈之情,谢超的放旷与厚重、赵月秋的灵动与朴拙、马德芳的沉着与宕逸,已然将军旅铿锵的旋律融入了他们的灵魂,因而他们的作品才有着这般强劲的雄风。二是得法度。对于年轻的作者来说,取法问题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方向性问题,显然,他们都是从传统的大道上执著前行。虽然他们取法各异,有的取法二王,有的取法秦汉,康宝辉沉潜帖学的精致,杨嘉伟注重碑帖的融合,三位以篆刻为主的作者在书法上也有着不凡的功力,陈泓凌篆刻着意于挺拔与清净,李卓篆刻宛转中厚劲,黄晓宇篆刻烂漫天真,都在书法篆刻传统的大道上执著前行,因而能不至误入歧途。同时,又能以开阔的胸襟关怀当下。三是有志向。在他们的作品和简历中,我们能感受到到一种年轻军人的的雄心,少年心事当拿云!他们爱好书法篆刻,不只是一种简单意义的喜欢,更是一种自觉的人生修为,他们明白艺术之路的艰辛,他们懂得书法之外的积淀,因而,他们读书、画画,主动从文化的高度提升自己,这一点我非常欣赏。
见说前头山更好,且留好句未须吟。祝愿他们书法篆刻展览圆满成功!
甲午春仲于石头城下大明庐晴窗
陈克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空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委员)
作品赏析
康宝辉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