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梦醒,号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一介布衣,既无显赫身世,又乏贤达奥援,所以生前死后,均少人知。待道光年间,
阮元主修《广东通志》,其集已难寻觅。他一生潦倒,在文学上却颇有成就。
廖燕著述颇丰,收辑为《
二十七松堂集》,共十卷,包括论、辩、说、记、序、文、尺牍、传、
墓志铭、杂著、疏、书后、词、诗等。共计文370篇(含卷一自序),诗551首。代表作是《
金圣叹先生传》。廖燕多才多艺,善草书,如古木寒石,能戏曲。《
三编清代稿钞本》收录其诗作25首。
廖燕的散文充满强烈的批判社会的精神:对
程朱理学,他持批判态度,揭露统治者“以梦愚天下后世”;对
科举制度,也持批判态度,认为这套制度是为统治者钳制思想言论;他呼吁文章用世,提出布衣与人主平等,这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他的人物传记往往能写出传主的精神气质;山水游记情景结合,表现自己的个性;小品文随心所欲,纵横自如。他对自己文章与统治者的矛盾有充分的认识,并看到这是才是他所追求的价值所在:“不遇之文,其文必佳,……佳者必传,是天将传吾文也。”近代以来,廖文的思想内涵越来越受研究者的重视。
同治元年(1862,日本文久二年),《二十七松堂集》流传到日本,引起日本汉学家的极大兴趣,为之刻刊。盐谷世弘在序文中称赞说:“廖燕文以才胜,文章能继承明代文风,可说是明代文坛的大殿军。”又说他一生未作过清朝的官吏,是因为他是明代的遗民,清朝统治者对他不放心,不敢使用他。光绪十年(1884,日本明治十七年),日本人伊豫近藤元粹也将廖燕列为中国明清文坛八大家之一,赞其文章雄瞻杰出,笔有奇气。并认为廖燕并非是甘心隐逸的高士,而是毕生不得志的潦倒布衣。依田百川说:“柴舟(文)的峭刻古奥,几符乎介甫(
王安石)。”廖燕的文集曾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过贡献,这在粤北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其遗诗入选清朝国诗,被列为“广东诗粹”。
2:
袁行霈(袁本)《中国文学史》第七编三章评廖燕: “史论文《汤武论》《高宗杀岳武穆论》《明太祖论》等,推翻陈说,无所蹈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