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秧歌运动是用秧歌的形式进行新的艺术创造的热潮,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开始按照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文艺方向深入生活和向民间艺术学习.在延安地区很快便形成了学习秧歌、研究秧歌、加工发展秧歌,并用秧歌的形式进行新的艺术创造的热潮,优秀剧目《兄妹开荒》。
中文解释
中国现代革命文艺史上一次向民间艺术学习的热潮.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开始按照毛主席所指出的文艺方向深入生活和向民间艺术学习.在延安地区很快便形成了学习秧歌、研究秧歌、加工发展秧歌,并用秧歌的形式进行新的艺术创造的热潮.不久便发展成为波及整个解放区的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由于艺术家的整理和创造,使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以其崭新的面貌出现.它在解放区作为宣传群众、鼓舞抗战、开展大生产以及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等活动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秧歌深受人民喜爱,优秀剧目层出不穷,如《兄妹开荒》、《白毛女》、《翻身秧歌》、《斗争秧歌》、《胜利腰鼓》、《打花鼓》、《龙灯》、《小车》、《旱船》、《挑花篮》、《张公背张婆》、《生产舞》、《运盐》等.解放区的新秧歌运动对国统区的爱国进步舞蹈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44年底重庆新华社为纪念创刊7周年举行庆祝会,延安的剧团演出了秧歌舞和《兄妹开荒》等秧歌剧.英国华裔舞蹈家戴爱莲和育才学校的部分师生及在重庆的一些文艺界人士受周恩来之邀,观看了演出,受其启发国统区的戴爱莲在育才学校的协助下演出了《边疆音乐舞蹈大会》。解放战争时期,随着解放大军的节节胜利,秧歌、腰鼓跳遍了中国大陆城市和乡村,几乎成了“胜利”、“解放”的象征.1949年,从解放区带来的《大秧歌》、《腰鼓舞》作为中国人民获得翻身解放和欢庆人民胜利象征的民间舞蹈作品,参加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演出,并荣获了特等奖.&&&&外国舞蹈
英文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