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闽王氏是指入闽三王:广武王—王潮、武肃王—王审邽、忠懿王—王审知的后裔家族集团,
开闽王氏其先源是琅琊王氏流脉,来自河南光州
固始县。据福建《忠懿王氏族谱》,公元885年王潮、审邽、审知三兄弟率领中原子弟入闽,至公元909年建立闽国,其三兄弟中的王审知又为
开闽王,被世人尊称为“开闽第一”。
起源
开闽王氏的祖源,或说起自太原王氏、或说起自琅琊王氏、或说起自草莽,众说纷纭。
以始祖审知公祖源,可以查得到的文物证据及史载有:
1.太原说
乾宁四年897泉州的《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的“仆射太原公”(此处仆射太原公指审知公长兄潮公);
“太原说”897年证据最早,至于上源支系考证。
2.琅琊说
天祐二年906泉州莆阳《莆山灵岩寺碑铭并序》的“仆射琅琊王公”(此处仆射琅琊王公指的是审知公);
天祐二年906及之后福州的《大唐福州报恩寺定光多宝塔碑记》、《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的“我威武军节度使相府琅琊王王公”(本人注:此二处仆射琅琊王王公指的是审知公,只是封爵);
《琅琊郡王王审知神道碑》:“其氏琅琊人也”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成书1060年):王潮,字信臣,光州固始人。五代祖晔为固始令,民爱其仁,留之,因家焉。
接下来的曾祖友名、祖玉、父恁
《闽中金石略·卷二》于兢《王审知德政碑》:“曾祖友名,赠光禄卿,王父蕴玉,赠秘书少监,父恁,赠光州刺史,继赠太尉。
《全唐文·卷八七五》陈致雍《
左威卫大将军琅琊太尉侍中王府君墓志铭》:“公讳继勋…始封闽王讳审知,族人尊之是为太祖,四世之祖因之追赠。故桂州阳朔县令,赠司徒讳玉,公之高祖也;司空,赠太师中书令讳恁,曾祖也;守泉州刺史赠侍中,追谥武肃王讳审邽,皇父也。福建管内三司发运副使检校司徒、赠太尉讳延祯皇考也。”此志于1987年出土于南京西善桥,继勋为审知仲兄审邽之孙。
《唐会要·卷卅五》(北宋王溥922·982撰):“神功元年697五月。上谓凤阁侍郎王方庆曰。卿家多书。合有右军遗迹。方庆奏曰。臣十代再从伯祖羲之书。先有四十余卷。贞观十二年638。太宗购求。先臣并以进讫。惟有一卷见在。今亦进讫。臣十一代祖导。十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五代祖骞。高祖规。曾祖褒。”
《新唐书》所说五代祖晔公,在王氏谱中为方庆公之子,接到方庆公,琅琊说的依据就很直接明了了。
《唐文拾遗·卷二十一》:天宝中奉义郎行仪王府兵曹参军张晏所著
《大唐清河张府君墓志之铭(并序)》 :“公讳 敫,字承宗,… 夫人琅琊王氏,祖方茂,伯祖方庆,唐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开元拾柒年柒月贰拾五日遘疾,终于东京寿安县之别业,亨年七十有二。…嗣子恒,前饶阳郡鹿城县丞,…”
3.草莽说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僣伪列传一》“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也。父恁,世为农民。”、“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
《册府元龟·卷二百十九·僭伪部》(1005年王钦若主修):闽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恁世为农民
《新五代史·闽世家第八》“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也。父恁,世为农。”
《资治通鉴·卷二八三》开运二年945乙巳二月条:仁达潜入福州,与继珣说黄仁讽曰:“今唐兵乘胜,建州孤危。富沙王不能保建州,安能保福州!昔王潮兄弟,光山布衣耳,取福建如反掌。况吾辈乘此机会,自图富贵,何患不如彼乎!”
作为王氏部属揭王氏老底,所言之事也是“布衣说”侧证。可谓用心险恶。
《唐会要》、《闽大纪》:闽人周朴,于黄巢义军入闽时.尝被搜获,问其能从义军否?
朴答云:“我尚不事天子,安能从贼。”遂被诛杀。
张浚帅闽,奏请庙额,曰“刚显”。
对于唐朝廷周朴是难得的忠臣,黄巢军离去后,就有人于福州乌石山立祠祭祀他。王氏建立闽国时,曾经大封境内诸祀,独独周朴不予议封。导致宋·张浚感叹地说:“处士死节,三百年未有庙额可激励当世。”从王氏不封抗拒巢军、为唐死节之周朴等,可见其王氏不以周朴为是、黄巢为非。或许也是侧面证明王氏出身草莽。
世系
福建在王氏三兄弟及后世两代人的经营之下,在文化和经济上都得到很大的发展。福建王姓更是以三王为文化祖先为荣,也因此产生了一个以开闽三王为文化始祖的新的王氏支系---“开闽王氏”。
派支
据各地支系大致有如下:
潮---- -延釭
潮---- -延望
潮---- -延康
潮---- -延休
潮---- -延义
审邽- -延起
审邽- -延彬
审邽- -延祯
审邽- -延美
审邽- -延最 审邽- -延达
审邽- -延嗣
审知- -延翰
审知- -延禀
审知- -延钧
审知- -延丰
审知- -延美
审知- -延保
审知- -延武
审知- -延望
审知- -延羲
审知- -延义
审知- -延喜
审知- -延政
审知- -延资
延政- -继成
延政- -继昌
延政- -继普
延政- -继达
延政- -继沂
延政- -继修
延政- -继勋
延政---继元
延政- -继重
1.潮---- -延釭
从现存继凤—梁材支系看
开闽6代王聘字待举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
开闽7代王巽xùn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元丰五年壬戌黄裳榜,吴与漳浦人。
开闽8代王梁材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
开闽10代王羽仪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进士
开闽11代王遇字子合,又名子正号东湖先生,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进士
从6代到11代六代人中五代人中进士而未见地方记载,甚可疑!
栋材支系及梁材支系对比11代吉才和11代遇五服堂兄弟居然相差一百四十几岁
而王吉才墓志铭:“宋建炎中(1127-1130),五世祖始迁于漳,祖徳元而上,皆居龙溪之施浦,父国子敎授,讳东之”显然吉才五世祖不可能是王巽。
2.潮---- -延义:
青阳谱:思义名延义,广武王少子,兄延望遇害(939年)更名潜逃,闽败与兄弟及偏支十人复来于泉。留从效据泉(947年)以公为军正,尝于青阳止舍,及陈洪进纳土于宋(978年),遂居焉。娶郭媪女,生六子,第二曰:大成,余名无靠。
潮公薨于乾宁丁巳年十二月廿四日午时(898-01-22)。即使潮公遗腹子出生也在898年到留从效据泉也已经50岁,到陈洪进纳土归宋则已经81岁,不知此公寿命多长,此处可疑!
如按谱支系看平均按每代30岁出丁到开闽7代懿则生于1018年,因为无后收三山王志道为子,(志道:三山王氏后裔入继,生宋神宗元丰辛酉1081,先光州固始,高祖环仕于蜀,蜀败沿江浮海入居福之闽清,曾祖禧,祖仲宁,父孝尊,仕为灵山令,卒于官,公怀先人诰命附舶来泉久,揭粮将归三山,闻大门懿公乐施造访,时懿公无嗣见其魁梧喜之遂留之为子,而为之冠,一日会族人以公出拜。或曰异日归宗奈何,公取诰命焚之)《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孔颖达 疏:“二十成人,初加冠,
此时志道按20岁算就是1100年,懿到八十几岁才收儿子,与常理不合。
3.审邽- -延起
此支系较少,发现于晋江及莆田,与史记延彬公为审邽公长子不符,后代生卒未详。
4.审邽- -延彬
延彬公支系生卒年代完整,只是代开闽6代出现北宋宰相王曾,王曾是北宋状元宰相,各种文献记载详细
曾祖王铎,累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越国公;曾祖母赵氏赵国太夫人
祖继华,累赠台式、尚书令、陈国公;祖母刘氏陈国太夫人;卫氏楚国太夫人
父王兼,字兼皇,官至著作佐郎,累赠太师、尚书令、鲁国公,母张氏燕国太夫人;何氏,鲁国太夫人,起居郎何宝枢之女,王曾生母。
仲父王仲元官至太子中舍,追赠工部员外郎,叔母严氏怀仁县太君
此处不知哪代后裔开了历史玩笑,把世居山东的王曾曾祖父王铎空降到泉州成了延彬公的儿子。
宝元元年(1038)十一月,宰相王曾去世,宋仁宗为此两天不视朝政以示哀悼。宋仁宗皇祐年间,也就是王曾死后十余年,宋仁宗亲自为王曾的墓碑篆刻“旌贤之碑”,又改其乡曰:“旌贤乡”,大臣赐碑篆,自王曾开始。
另有青州地方记载王曾八岁丧父即曾父该死于985年,与王氏谱记克公死于1024年,所说王曾八岁丧父不符。
曾,字孝先,生太平兴国三年(978),卒宝元元年(1038),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乡试,会试、廷试皆第一,连夺三元,成为北宋第27名状元。累官至参知政事,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资政殿大学士,枢密使,沂国公,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曰,文正。配享仁宗庙庭,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六十八·冢墓志》:“封沂国公王曾墓:在二十九都太和山。”宋仁宗亲自为他书写碑文,称“旌贤之碑”,墓葬之乡称为“旌贤乡”(一说“清濛”即取其“旌贤”的谐音)。
晋江县志所采用的出处是明代杂书《闽书抄》
另泉州自古至今没有“旌贤乡”这个地名,“清濛”闽南语音“凄忙qi-mang”和“旌贤”闽南语“gying-hian”两音完全是不同的发音,不存在谐音。
另明代《万历泉州府志》也没有王曾墓葬。
4.审邽- -延祯
此审邽- -延祯—继勋支系,见南京出土的王继勋墓志铭,福建没发现后裔。和《忠懿王谱》王继勋是决然不同的支系。忠懿王王继勋支系下面另说。
5.审知- -延钧
审知- -延丰
审知- -延羲
审知- -延义
审知- -延喜
审知- -延政
审知- -延资
延政- -继成
延政- -继昌
延政- -继普
延政- -继沂
延政- -继修
延政- -继勋
延政---继元
延政- -继重
延政- -继达
另有想公、彦英公、彦复公、务琨公、以及或多或少有亲族关系的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