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哲学范畴的异化,其基本含义为,主体自我外化为客体,并演变成与自己相异的存在,反过来与自我相对立;异化也指统一整体外化出其部分,其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疏远、分离和对立。异化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
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
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在异化活动中,人的
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
物质力量或
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
全面发展,只能
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在
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异化在一定历史阶段同对象化与物化有关。但是,异化不等于或归结于对象化与物化。对象化与物化作为人的
社会活动,将与
人类社会一起长存,而异化活动则是短时期的
历史现象,随着
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异化必将在
社会历史上绝迹。真正消除异化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任何人都不会被局限在特定的劳动分工领域内,而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异化理论。异化现象早在
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但是把这种现象提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却是近代的事情。词源的考察表明,异化的
德文词entfremdung是英文词alienation的翻译,而alienation又源于
拉丁文alienatio。
从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及它后来的深化来看,
实质性的异化在于权力、资本、媒体和机器彻底控制了人,使人不仅要充分发挥生产力,变成高速运转的生产机器,还必须形成“
消费力”,变成高速运转的消费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