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品遍无性(梵vipakṣa-nāstitā,藏mi-mthun-phyogs la-med-pa)】
所谓‘遍无性’,‘遍’者全部之意,‘遍无性’是说所有的宗异品都与因法不发生关系,因为凡宗的异品应该都是因的异品。由于此异品遍无性是用来从反面制止因法之滥用,所以要求宗的异品必须全部不具有因法的性质;如果不是全部宗异品同时都是因异品的话,那就不能制止因法的滥用。例如说︰
铜是固体;(宗)
系金属故;(因)
凡金属均系固体,如铁;(同喻)
若非固体,定非金属,如水,……水银。(异喻)
‘铜是固体’,这是一个真实的命题,但‘金属故’因却是似因。亦即从因第一相看,‘金属’因大于宗上有法‘铜’,符合遍是宗法性;从第二相看,‘金属’中大都是‘固体’,所以符合同品定有性(如宗同品中的‘铁’,就兼有因法的性质,证明因法与宗法确实在外延上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但如果用第三相从反面再来检验的话,就会发现,在宗的异品里居然存在具有因法性质的事物,如水银。水银虽然是非固体(宗异品),但水银却是金属的一种(因同品),这就不符合第三相‘异品遍无性’的规定。第三相正是这样从反面指出‘金属’因原来只是一个‘不定’的似因。……‘金属’因原来并未全部包含在‘固体’法中,而只是与‘固体’法部分重合,构成交叉关系;它的另一部分则与‘非固体’构成交叉关系。这样,‘金属’因就成了兼及宗同品与宗异品的‘不定’之因。
由此可见,如果因的第三相不要求‘遍无’,就不能真正起到‘止滥’的作用;而只有规定所有的宗异品都不得具有因的性质,才能制止因的滥用。事实上,作为一个正因,其外延必然被宗法所包含,构成属种关系;这样,某物既是宗的异品,就必然也是因的异品。所以《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强调说(大正44·108a)︰‘异品止滥,必显遍无,方成止滥。’(沈剑英)
[参考资料] 《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末);《因明论疏明灯抄》卷二(末);《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三。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