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色树莺(学名:Horornis flavolivaceus):体长10-12厘米,是一种体型小的鸟类。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概呈橄榄绿褐色;腰羽绿色较显著;自鼻孔向后延伸至枕部有细而不显的眉纹,呈淡绿黄色;自眼先起,有一黑褐色贯眼纹;两翅和尾黑褐色,各羽
外翈羽缘橄榄绿褐色,与背同色。颏、喉、腹中央污白色,胸、两胁缀以淡棕,尾下覆羽淡棕色。
异色树莺雌雄羽色相似。鼻孔被长须所掩盖,上体呈橄榄褐色或橄榄绿褐色,眉纹细长,狭细不显,从鼻孔至枕、黄色或绿黄色,自眼先开始有一黑褐色贯眼纹。腰部更富绿色。两翅和尾黑褐色或暗褐色,
外翈羽缘橄榄褐色,因而使两翅和尾表面与背同色。下体颏、喉污黄白色,中央污白色,胸、两胁缀以淡棕色。胸、胁和尾下覆羽淡棕色,胸侧和两胁缀橄榄褐色,腹中部棕白色或黄白色。腋羽和尾下覆羽柠檬黄色。
虹膜褐色;上嘴及下嘴端部黑褐色,下嘴基部色淡;脚暗黄褐色。
共有6个亚种。指名亚种上体较多绿色;喉、胸较多黄色,两胁较淡;西南亚种上体较富于褐色,喉和胸的黄色较淡,但两胁较为橄榄褐色;秦岭亚种上体概为橄榄绿褐色;下体污白,胸和两胁沾淡棕色。
大小量度:体重♂8-11克,♀8-9克;体长♂115毫米,♀105-106毫米;嘴峰♂11毫米,♀11-11.5毫米;翅♂51-54毫米,♀46-48毫米;尾♂47-54毫米,♀42-49毫米;
跗蹠♂19-22毫米,♀19-22.5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于海拔700-3600米稠密灌木丛、竹丛、
蕨类植物、
常绿阔叶林和
针叶林中。繁殖季节主要于海拔2400-3600米的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下灌丛中。冬季则下降到700-2700米的稠密灌丛、竹丛或蕨类植物丛中。
主要为
留鸟,但有季节性垂直迁徙的习性,部分游荡或迁徙。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活泼而机敏,但较胆怯,总是躲躲闪闪、偷偷摸摸地在稠密的林下灌丛或草丛中跳来跳去,很少到暴露的地方活动,有时也跳到灌木和高草顶端,但一见人立刻又落入灌丛。很隐蔽,常常只听到叫声,难觅其影。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陕西(太白山)、山西(永济)、四川(屏山、甘洛、峨边、天全、康定、茂汶、万源)、云南(腾冲、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山脉)、西藏(南部偏东地区、昌都地区西南部)(
留鸟)。
繁殖期5-7月。筑巢于茂密的高草丛或灌丛中。巢成球形,开口于侧面,巢由草和竹叶纺织而成,内垫以干树叶,偶见有羽毛。每窝产3-4枚卵。卵呈长卵形。从淡色至深土白色,有的缀以栗色斑点。卵为长卵圆形,大小为17.0-18.5毫米×12.4-13.1毫米。雏鸟晚成性。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