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卢卡斯
美国黑帮头目
弗兰克·卢卡斯,1960到70年代美国纽约最重要的黑帮头目之一,是一名非常有传奇色彩的罪犯,拥有着多重的身份,包括海洛因走私犯、居家好男人、杀手、民间领袖等,电影《美国黑帮》就是根据他的事迹改编的。但听过他名字的普通人不算多,相比之下他的手下名气比弗兰克要大很多。原因很简单:弗兰克·卢卡斯相当低调,是个又有头脑又沉得住气的头目。而且,一直以民众领袖姿态出现的弗兰克,很多时候给人的印象都是慈善家而不是黑帮老大。
人物简介
弗兰克·卢卡斯出生在南方一个小镇上,他的家庭很贫困,靠着妈妈一人抚养长大。然而弗兰克聪明机警,要不是在6岁时候亲眼目睹自己当民选官员的表哥被三K党无端杀害的惨剧,或许他的人生就不会变成后来那样。然而,表哥的死造成其性格的扭曲,弗兰克从小就开始行窃,而1946年到了纽约之后,跟了当时黑帮教父级人物埃尔斯沃斯·约翰逊(这个人物据说是弗兰西斯·科波拉著名电影《教父》的原型),在其手下“工作”了20年深受器重。然而在弗兰克成为纽约毒品王之后,在与警察里奇·罗伯兹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又发生了奇怪的事情,毒王弗兰克竟然到最后成为罗伯茨的污点证人,两人一起合作不仅扫清毒害,还将原本就警风败坏的纽约警局以及贪污受贿的军方一举扫荡。而弗兰克本身被判终身监禁,但服刑几年之后由于行为良好,最终减刑到12年,与1990年代初出狱,从那至今,弗兰克过着逍遥的日子。
家庭情况
数十年来,弗朗辛·卢卡斯一直想方设法隐藏自己父亲身份的秘密,毕竟,承认自己是纽约黑人住宅区大毒枭的女儿需要勇气。但是,随着英国著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最新上映的《美国黑帮》——描述“黑人教父”弗兰克·卢卡斯传奇人生的影片,弗朗辛·卢卡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同于父亲的犯罪,她目前正在全心全意帮助那些父母都在监狱中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女儿眼中的“慈父”
因为电影《美国黑帮》的上映,美国纽约黑人住宅区大毒枭弗兰克·卢卡斯一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他隐姓埋名的女儿弗朗辛·卢卡斯也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目前,她正在申请建立一个全国性组织,为那些与自己有着相同经历——父母都在监狱中的孩子们——提供财政支持及自尊心上的“援助”。她希望这个组织能够尽快得到批准,并以自己印象中记忆最深刻的“黄砖路”为名。
弗朗辛回忆说:“我一次次幻想来到黄砖路的尽头,问问那个男巫,我的父母什么时候回来。”弗朗辛对于父母的早期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是记得他们花钱很大方,给她买1万美元的火车玩具套装。弗朗辛解释说:“简而言之,一切我想要的,父亲都会给我买回来。在我眼中,他是一位慈祥的父亲。”
买大房子照顾老母亲
弗兰克找到财路之后,买了一栋“白宫”似的房子,把住在简陋棚屋的家人从北加州搬迁到HARLEM区。老母亲看到草地山坡上的大房子,兴奋不已,看到儿子为自己准备的成套家具,她只得连说“漂亮”。这位大毒枭将一直生活在贫穷中的家人亲戚带入了他的毒品贸易。
他只爱一个女人,她是他在舞会上唯一盯着看的美女。影片对他的感情生活没有太多的渲染,一个拥抱和一件礼物便把事情说完。跟警探里奇的私人生活相比,弗兰克看起来还蛮纯情。
个人特点
臭名昭著的大毒枭
但实际上,卢卡斯是“乡村男孩”的领袖。“乡村男孩”是纽约黑人住宅区一个凶狠的贩毒团伙,控制着东南亚到纽约的绝大多数海洛因交易。尽管卢卡斯只有初中文化,但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他建立了独特的毒品交易方式。据当时越战中的美国士兵透露,卢卡斯的这些毒品是在越南丛林中交易得到的。为了将毒品运到美国本土,他把毒品藏在装有士兵尸体的棺材中,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尸体运输”方式。卢卡斯曾自我炫耀地称,街头贩卖毒品让他聚敛了大量的钱财,他每天可以赚取100万美元。有些钱甚至被藏在弗朗辛的玩具娃娃和家里的滚筒烘衣机中。
隐姓埋名压力巨大
1975年,在弗朗辛只有三岁的时候,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突然闯入她家,将弗朗辛从父亲的胳膊中抱走,随后将卢卡斯送入监狱。卢卡斯1981年被释放,但三年后再次被捕。同一年,弗朗辛的母亲朱莉也在拉斯维加斯一家旅馆中被逮捕。9岁的弗朗辛不得不被送到外婆那里,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弗朗辛说:“我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童年生活,成为一个‘小大人’,我总是担心有人发现我身份的秘密,我总是偷偷摸摸的。人们总是认为小孩子没有什么压力,但是我有。”
帮助相同遭遇的孩子
高中毕业后,弗朗辛获得了波多黎各大学公共关系学院学位。现在,她与丈夫以及他们的两个孩子居住在亚特兰大,她已经慢慢与过去划清界线。
2001年,当卢卡斯将根据自己一生改编的电影出售后,弗朗辛说:“我本不必出现在公众视线中,但是我决定这么做。因为我找到一种方法,将父母都在监狱这个问题提出来,以此帮助其他的孩子。”她希望“黄砖路”能在美国所有大城市中建立分部,为孩子们解决放学后的生活照顾、监狱探访等事情,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以确保“每个小女孩都能有人为她梳头”。
相关电影
弗兰克·卢卡斯较为完整的传奇人生故事出现在媒体上是2000年《纽约杂志》记者马科·雅各布森(Mark Jacobson)所写的,这篇报道让不少人注意到这个有着多重身份的黑帮老大。然而制片人尼古拉斯·皮莱吉则从这报道中看到了电影的影子,他于是就去找了马克·雅各布森商量将故事改编为电影的可能。马克将尼古拉斯引荐给已经在过逍遥日子的弗兰克·卢卡斯。而这是,出品过《美丽心灵》等许多部带传记色彩的经典电影的制片人布莱恩·格雷泽也开始注意到弗兰克故事的价值,布莱恩加入马克与尼古拉斯的阵营,一起与弗兰克商量拍片事宜。此时,环球影业已经拍板,准备投资这部电影了。
布莱恩·格雷泽原本是让马克·雅各布森负责编剧的,然而第一版剧本出来之后,原本已经交付给当时这部电影的导演安东尼·福奎阿,这个凭借《训练日》将丹泽·华盛顿送上奥斯卡影帝宝座的黑人导演找来丹泽·华盛顿和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当主角,准备在04年开拍。但是在电影开拍前一个月,安东尼·福奎阿收到环球影业通知,说关于预算方面还有问题,于是拍摄计划就搁浅了。
剧本辗转又过了几个导演之手,也经过多人的修改,最后落到雷德利·斯科特手上,这个拍摄过《角斗士》等经典片的导演立刻喜欢上这个故事,于是他找来自己长期合作的搭档,奥斯卡影帝拉塞尔·克劳,与丹泽·华盛顿一起演这部电影。此时的剧本,已经由《辛德勒名单》编剧史蒂文·泽里安修正过了。泽里安为了做这个剧本,找来弗兰克·卢卡斯以及已经转行做律师的里奇·罗伯茨,经过几个月的探讨之后才将整个故事脉络理清,写出剧本的。而在后来拍片过程中,丹泽·华盛顿与拉塞尔·克拉也时不时跑去跟弗兰克与里奇聊天,拉塞尔甚至还录下里奇的讲话,模仿他说话的方式和口音,由于两位明星三番四次“打扰”这两位传奇人物,于是弗兰克与里奇干脆做了他们的顾问。
马克·雅各布森完成的名叫《蝴蝶归来》(The Return of Superfly)的文章,里面描述了一个复杂的故事,开始于一个贫穷绝望的小人物,他来到纽约哈莱姆黑人区,缓慢而迂回地绕开了那种通常会有的猜疑--像他这种有如“暴发户”的新生力量,是否有资格和能力统领纽约的毒品王国。在被越战所带来的颓废和恐慌笼罩着的街道上,卢卡斯将纯度更高却更便宜的毒品贩卖给几千名瘾君子,以此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合计达几千万,最终,他引起了执法部门的注意……不过卢卡斯并没有一直推动这个对于国家来说违法甚至是致命的物质,因为在那10年间,他还作为一名热心的商人而得到了很多赞誉,甚至大多数人更愿意将他称为企业家。
出生在南方一个小城镇的卢卡斯,一直都过着非常贫困的日子。1946年,他来到纽约,以他自己的话说,那时候的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小混混”。在随后的20年里,卢卡斯一直在埃尔斯沃斯·约翰逊(Ellsworth Johnson)的手底下工作--他就是70年代黑帮电影中的黑人“教父”的灵感之源,并成为其最得力的左右手,直到约翰逊在1968年死去……约翰逊一死,卢卡斯抓住了这个机会,他通过改变毒品的进口渠道,而修改了毒品世界的所有游戏规则。很快,卢卡斯就在纽约只手遮天,甚至能用枪指着任何一个胆敢反抗他的家伙的脑袋。
受到马克·雅各布森这篇传记文章的启发,曾获得奥斯卡奖的制片人布莱恩·格雷泽将这部作品的改编权带到了想象娱乐电影公司,同时还亲自与尼古拉斯·皮莱基、弗兰克·卢卡斯进行了会面,讨论了应该如何将黑帮的元素添加到整部影片当中。格雷泽最近参与制片的很多部影片都来自于真人真事,而且受到了极大的赞誉,从《8英里》、《周末午夜光明》到《美丽心灵》、《铁拳男人》,凭着自己丰富的经验,格雷泽更多的是将这个描述卢卡斯的真实经历的故事看成是一个暗喻,直指白领阶层的资本主义的贪婪和自私,而且他开诚布公地表示,自己以前从未听说过类似的故事。
布莱恩·格雷泽同时还表示,影片将会是一个充满了警示和告诫的传奇寓言,代表着一个另类美国梦的实现:“有一个男人,他发现了一条发财致富的捷径,那就是通过与亚洲东南地区的个别人进行交易,以更便宜的方式引进毒品--这一切将他带到了纽约地下毒品金字塔的最顶端。当他拥有了这个供货渠道时,他就和美国军官做了一笔交易,利用在越战中阵亡的美国士兵的尸体运送毒品……在我看来,这已经有点惊世骇俗了,所以我就想,也许对于一部影片来说,它也是一个不可避免却又非常有趣的内容或主题。”随后,格雷泽又找来编剧斯蒂文·泽里安,让他根据这篇有关弗兰克·卢卡斯的报道,撰写出来一个剧本。
曾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斯蒂文·泽里安在电影工业的地位是伴随着名导+名片建立起来的,除了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那部《辛德勒的名单》,还有马丁·斯科塞斯的《纽约黑帮》。为了这部影片,泽里安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与弗兰克·卢卡斯以及他之前的追踪者里奇·罗伯茨待在一起--现在的罗伯茨是一名律师,他们三个共同努力将这个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慢慢地有形化,毕竟它的时间跨度已经长达几十年了。随着对其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泽里安自己也对这个建立在有千万身家的黑帮头子与后来变成检举人的警察之间、那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关系感到无比地着迷。泽里安将那些被打碎了的细节重新拼凑起来,而他的剧本最终关注的也并不只是卢卡斯生涯中的起起伏伏,还包括与之平行的那位警察、后来成为他唯一天敌的罗伯茨。
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里奇·罗伯茨一直在纽约的艾塞克斯地区做警察,正是这个人,最终拉垮了那个想当于民间英雄的弗兰克·卢卡斯。布莱恩·格雷泽和斯蒂文·泽里安也认为,这个故事之所以具有如此耀眼的光芒,并不仅仅因为它浓缩了卢卡斯的一生……还有罗伯茨,正是这个人,把一直隐藏在暗处对毒品交易进去操控的卢卡斯逼至绝境。泽里安在剧本中将这位警官描述成了一个类似于万人迷的形象,总是挣扎于将自己的生活拖回正轨的矛盾之中,而且他一直相信,为了维持法律的公正与正常运转,适当的暴力和高压政策是被允许的。那个时候,没有执法的警察是不收受贿赂的,但罗伯茨却抵抗住了这种金钱带来的诱惑,所以他需要面对的不只是同事对他的排挤,还有黑帮老大欲除之而后快的危险。
个性
当时少有的清廉警察。1970年代的美国,警察内部贪污腐败猖獗,里奇是少数的几个清廉警探,见最信任的同伴也被黑帮收买,他要求秉公办事,导致同伴跳车逃走最后被黑帮杀害。纠结民间力量打击毒贩。他要打击毒贩的想法一直很执着。在不知道谁是“叛徒”的时候,纠结一帮自认为信得过的“民间力量”似乎成为他的唯一选择。用民间力量的好处,除了因为他们本身对黑白两道都有较多认识,还因为不容易被黑帮发现并收买人心。
缺点
自控能力差私生活混乱。里奇的家庭生活很糟糕,除了因为查案废寝忘食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抵受不住美色,时常出轨。影片里表现他出轨的情节并不多,但有一幕很容易说明问题:在和妻子打官司期间,他能够在法庭内小声跟美女律师说“楼上有个休息室”发出暗示。里奇作为一名警察再好,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至少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3 07:19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