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科尔帕克奇(1896一1961),犹太人,1961年苏联大将。在俄罗斯军事学院2002年评定中,位列战时最杰出的33个集团军司令的第23位,在维斯拉-奥德河战役和
柏林战役中表现最佳。
生于基辅。1916年应征入俄军服役。十月革命时为赤卫队员,参加攻打冬宫。1918 年加入俄共(布)党和红军。1920年在沃兹涅先斯克和敖德萨地区参加对白匪的作战,先后任连长和营长。1928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后历任步兵团团长、步兵第二师参谋长、步兵第八师师长兼政委。1936年曾作为
国际纵队领导,参加
西班牙内战。1938年3月回国后任步兵12军长、1940年12月成为哈尔科夫军区参谋长。
卫国战争开始时为第18集团军少将参谋长,在
南方面军编成内作战,10月18集团军在顿巴斯地域进行防御作战时,集团军司令斯米尔诺夫战死,他接管部队继续战斗,并参加了11月击败克莱斯特坦克集团的
罗斯托夫战役,1942年5月苏军南方战线总崩溃后,他收容残兵组成大本营预备队第7集团军,经过加强后7月改称62集团军开赴斯大林格勒前线,虽顽强奋战,但没能阻止德军突破斯大林格勒外围防线,8月撤职待命。 11月被重新任命为
西方面军第第30集团军司令、1943年初参加勒热夫一维亚济马战役,收复
勒热夫。
4月第30集团军改称近卫第10集团军,而他则调任
布良斯克方面军第63集团军司令、7月参加
奥廖尔战役,在他的干练领导下,协同方面军其他集团军,重创德军坦克第2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各兵团,且战且进约150公里,8月5日收复奥廖尔,并于8月18日日终前进至奥普图哈河,就地转入防御。9月的
布良斯克战役中,担任助攻任务,强渡杰斯纳河,连克特鲁布切夫斯克和斯塔罗杜布两城,协同坦克第1军和第48集团军收复新济布科夫,10月初,进至索日河,并进入白俄罗斯作战。
戈梅利—列奇察战役中,率领集团军在中央方面军编成内,向戈梅利以北和日洛宾方向实施进攻。战斗前进约130公里,收复了白俄罗斯东部部分地区。 1944年2月中旬,集团军被撤销。改任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第69集团军司令,参加
卢布林—布列斯特战役、11月因胜利晋升上将,1945年进行参加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且战且进400余公里,突破德军永备筑垒防线,强度奥得河,于4月6日获苏联英雄称号。在
柏林战役中。集团军由屈斯特林陆场发起进攻,保障了方面军突击集团的左翼安全。突破敌防御阵地后,参加歼灭柏林东南被围集团。
战后任巴库军区司令、第40集团军司令。1954一1955年任北部军区司令。1958年任陆军军训总部长等职。1961 年5月5日获大将衔。5月17日因所乘直升机坠毁遇难。这时离他成为大将才12天,他成为任期最短的苏联陆军大将。他的死令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大为伤心。他被安葬在莫斯科新处女公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