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斐迪南·冯·博伊斯特
奥匈帝国首相和外交大臣
弗里德里希·斐迪南·冯·博伊斯特(Friedrich Ferdinand Freiherr von Beust,1809年1月13日萨克森德累斯顿-1886年10月24日维也纳),萨克森首相和外交大臣(1858-1866),奥匈帝国首相和外交大臣(1867-1871年)。谈判建立奥地利-匈牙利二元君主政体,帮助恢复哈布斯堡王朝在国际上的地位。
生平
古代萨克森家族一支的后裔,高级裁判管K·L·博伊斯特的幼子,在格丁根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倾向于自由立宪主义,1830年完成学业后,在萨克森驻柏林和巴黎外交使团工作,开始其外交生涯,后任驻慕尼黑、伦敦和柏林(1848)使团团长。1849年出任萨克森王国国王约翰一世的外交大臣,是年5月,博伊斯特请普鲁士军队前来镇压德累斯顿民众起义,并谈判成立保守的萨克森和汉诺威联盟。1853年起成为内政大臣,他力求通过温和的内部变革发展萨克森的经济。他的外交宗旨旨在保存德意志诸小邦,作为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第三种力量。虽然萨克森的经济利益自然地倾向于普鲁士,但他的外交政策却使他越来越倾向于奥地利,与俾斯麦发生尖锐的对立。1866年普鲁士战胜奥地利及其盟国萨克森之后,博伊斯特在奥托·冯·俾斯麦的压力下辞职。1866年10月,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任命他为奥地利外交大臣,1867年2月任哈布斯堡王朝首相,他恢复立宪政体,通过与匈牙利和解,将奥匈帝国东部的领导权划给匈牙利人而暂时解决了最棘手的内政问题。但博伊斯特通过建立典型的自由主义政权以重新获得德意志民族同情的企图却注定要失败。他无法使奥匈帝国西部占统治地位的德意志民族的状况与臣服哈布斯堡王朝的民族特别是捷克族的要求相协调。他的外交政策终于被他所低估的,抱有民族野心的人们所击败。弗兰茨·约瑟夫和他都不愿接受1866年普鲁士打败奥地利的后果,即奥地利被排除出德意志联邦之外。博伊斯特充满复仇之心,满怀对俾斯麦的敌意,担心普鲁士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德意志领土。为此,他首先力图阻止南德思邦与普鲁士统一,想为日后重建哪怕是经过改变的奥地利昔日霸权创立条件。他执行与法国和意大利结盟以便把普鲁士困在东部的计划,表明他是俾斯麦的劲敌。虽然他的政策把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一场新的战争推向边缘,但他却采用现实主义态度不使奥匈帝国卷入普法战争。博伊斯特最终未能实现其政治目的,1871年他不得不承认,普鲁士领导下的,奥地利被排斥在外的德意志帝国已成为历史现实。1868年晋升他为公爵的弗兰茨·约瑟夫与1871年10月免去他的职务,由对德友好的安德拉希伯爵继任,此后博伊斯特出任驻伦敦大使,巴黎大使(1878-1882)。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3 17:41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