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吴宗教源流》是2013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第昊贤者。该书成书于分散割据时期,除了《娘若教法源流》、《拔协》等少数著作外,是保存下来的较早的藏文史籍之一,对于我们了解早期历史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内容
《弟吴宗教源流》的整体结构,根据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前言、第一总纲、第二总纲和第三总纲。前言部分为书首礼赞及誓愿之类的内容;第一总纲主要讲礼赞、誓愿的必要性及三世佛等;第二总纲共分三章,分别是佛的法、报、化三身,千佛传和佛陀释迦牟尼传。其中佛陀传又分为五节,第 一节为关于菩提发心的内容;第二节记述了佛语的 产生;第三节为十二功行之三转法轮的情况;第四节记述佛法在印度以外的地方流传情况;第五节为 “佛教在吐蕃的传播”,此节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本书中篇幅最长的部分。佛教在吐蕃的传播情况这一节,是由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的,其中第一、二部分只是礼赞、誓愿之类的内容,重点是该节中的第三部分,即“国王总相及世俗王传承史”部分,这是全书的主体,具体再分为四大块:一是世间王总相;二是“众人共奉之王”的后裔及其历史传说;三是“封 王之史”,主要讲述吐蕃远古的历史传说,包括十二 “旺增” 时期的历史传说、十二小 邦及四十二小邦的相关历史;四是有关聂赤赞普的三种历史传说。在这个标题下,作者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吐蕃史和佛法在吐蕃的传播情况等,其中分别在叙述完聂赤赞普的历史传说和整个吐蕃史后,简要介绍了现已失传的藏文古籍《五史册》的相关内容。紧接着在叙述完吐蕃史之后,作者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吐蕃后裔云丹和欧松两派的斗争、随后发生 的庶民起义、割据势力的形成及藏传佛教后弘期的 出现等情况,这部分内容应为真实反映了作者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的吐蕃社会。第三总纲,事实上就是该书的后记,篇幅不长,只是用了几句简短的话来表明作者著书的目的。
关于作者的争议
我们在整理编辑此书的过程中了解到的非常有限,犹如针眼一样。最近四、五年,我们拜访了尚健在的几位著名学者,收获甚微”。仅见廓诺·迅鲁伯的《青史》在记录希解派传承时提到:“索氏传给夏弥,夏弥传格西弟吴,格西传嘉瓦贡杰,嘉瓦贡杰传若拉”,使人无法了解弟吴贤者的生平与经历。此外《弟吴宗教源流》在第五章礼赞分类里面提到:“由何人敬礼,过去由精通明处(五明知识)的善知识觉本敬礼,由智者觉南木敬礼,后世人敬礼”。经过翻查资料发现觉南木出任过桑浦寺内邬托的轨范师,第巴·桑结嘉措的《格鲁派教法史·黄琉璃宝鉴》记载:“桑浦林麦的传承是:嘉木赞乃、桑波达玛俄、桑顿顿珠、轨范师觉纳木……”恰白·次旦平措综合《青史》、《红史》等藏文史料考证,认为:“《弟吴宗教源流》是智者弟吴于公元十二世纪中期写成的,公元十三世纪早期由智者觉纳木补注,同一时代由其他学者再加注”。
历史意义
一、对前吐蕃历史的记载
二、对松赞干布时期的政治、军事、法律制度的记载
三、对吐蕃时期修建一百零八寺的记载
四、记述吐蕃重大事件
五、认定新旧密法、记述藏族的礼仪方式
《弟吴宗教源流》保存了大量吐蕃史的内容,如松赞干布时期的一些政治、军事、法律制度等;记载了吐蕃时期广为流传的一百零八座寺院的情况;分散割据时期沃松、云丹世系等。这些史料可以与汉文史料相互佐证,以更好地了解研究藏族历史的发展。
《弟吴宗教源流》大约成书于分散割据时期,这一时期是藏族学术史上的重要转折期,其写作模式可谓承前启后。作为叙述佛教开始向吐蕃社会各个层面渗透时期的重要著作之一,此书可谓是我们了解分散割据时期佛教发展状况(即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发展)等的主要史料之一,意义重大。